維也納,古典音樂的殿堂
文章來源: 石庫門2011-04-22 15:02:30



在維也納的四天裏,有三件事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     國家歌劇院聽歌劇。
*     西班牙皇家馬術學校看馬術表演。
*     Plachutta 餐館享受了一頓維也納美餐。最後一晚在Palmenhaus的晚餐也非常不錯,環境優美,但是Plachutta的更佳。


就先說說在國家歌劇院聽歌劇吧。

很久以前聽過一場歌劇,蝴蝶夫人,聽得我雲裏霧裏。謝幕時,大家鼓掌,我也跟著鼓掌,但實在是不明所以。那以後,再沒聽過歌劇,說我下裏巴人也好,說我不懂享受也罷,反正我不喜歡歌劇。

去維也納之前,朋友特地打電話來說,到了維也納一定要去聽一次歌劇,否則你會遺憾的。在作準備時,旅遊書上特立一個章節介紹維也納的歌劇院,說這是世界頂級歌劇院之一,在這裏演出的節目都經過嚴格篩選,能上台表演的都是藝術水準極高的藝術家和表演家。而劇院本身也是一件建築精品,參觀歌劇院的最好方式就是坐在裏麵聽一場歌劇,雲雲。雖然我對歌劇不感興趣,但還是決定訂兩張票。

說起訂歌劇票,還有個小插曲。去維也納是半年前就定下了,機票,旅館都訂好了。但是歌劇票卻直到出發前一個月才訂,村長倒是提醒我早點訂票,但我自認為票子不會那麽緊張,提前一個月足夠了(我常常這麽毫無理由的自以為是~~)。沒想到,歌劇票這麽緊俏,等我想訂的時候早就訂光了。怎麽辦呢,無奈之下,隻好standby,或者訂站票。和村長說了,村長說堅決不站著聽歌劇!想著也是,聽歌劇,享受這麽高雅的藝術,卻是站著,的確說不過去。這麽等了兩個星期,standby 一點音訊也沒有,難不成真買站票?趕緊上網重新查看,發現晚兩天,另一場歌劇還有不多的幾張票剩餘。不管三七二十一,買下再說。然後再調整早已定好的日程,把聽歌劇的日子改到最後一晚。總算沒有站著聽歌劇!非但沒站著,還是非常好的座位,第六排,中間,就是票價有點貴。村長說貴就貴吧,難得的~~。

在維也納最後一晚的那場歌劇,徹底打翻了我以往對歌劇的印象,原來歌劇是這麽好聽的!原來歌劇也能感動人的!原來詠歎調是這麽優美的!原來維也納歌劇院是這麽有魅力的!原來……我不是下裏巴人~~~~


1. 歌劇院正麵



維也納歌劇院是典型的十九世紀建築----新文藝複興風格:拱形的窗,半截圓柱,傾斜的銅屋頂。她建於1869年,幾乎所有歌劇“明燈”都在此駐足,一些著名的音樂指揮家都曾出現這個舞台上,許許多多的經典歌曲從這裏流傳出去。


2. 側麵




3. 歌劇院旁邊人行道上的“星光大道”



4.大廳



5.




6.




7.




那晚,我們聽的是Lelisir D'amore, 中譯名“愛之甘醇”,或“愛情的靈丹” 。是意大利藝術家Donizetti多尼采蒂的作品。這是部喜歌劇,故事很有幽默感。窮小子內莫裏諾為了得到愛情,用最後一塊錢從江湖醫生杜卡馬拉手裏買來了“愛情靈丹”服下,可是他喜愛的姑娘卻和他賭氣準備和別人結婚了。內正抱怨靈丹不靈,自己命不好時,他姑媽去世了,他繼承了巨額遺產,一下子內成了姑娘們熱門貨。本來要和別人結婚的女孩終於不賭氣了,傾心於他。江湖醫生便理直氣壯地說,他的靈丹起作用了。

故事幽默,情節輕鬆,音樂明快,灑脫。男主人公的詠歎調“一滴眼淚”,唱出他對愛情的想往和對自己窮酸潦倒處境的哀歎,婉轉動人。一曲下來,觀眾聽得如癡如醉,我也徹底改變了對歌劇的偏見。



8. 歌劇院內




9. 看到吧,後麵當中很多人的地方就是站票的地方。幸好沒買站票,近兩小時站下來,還哪有心思聽歌劇~~




10. 歌劇院上下共有六層




11.




12. 樂隊還沒到齊




13.




14. 這家餐館就在歌劇院的building裏麵,我們本來打算在這裏吃晚餐然後聽歌劇,比較方便,但是對他們的菜單不是很滿意,就改了到上麵提到的Palmenhaus餐館。




15.節目開始前的酒吧,大部分人都回座位去了




16.




17.





在維也納歌劇院聽歌劇乃是人生一大享受也!

我不確定以後還會不會再去維也納,但是我很確定,如果去,一定會再去聽歌劇!





------------------------------------------------------------------------------------------------------------


在維也納的四個晚上,我們除了聽一場歌劇外,還聽了一場莫紮特室內音樂會和一場在金色大廳舉行的音樂會。


室內音樂會的所在地是莫紮特的故居,弦樂四重奏,莫紮特的作品。票子是出發前一個月在網上訂的。


18. 莫紮特故居

 



音樂會就在一個小小的廳裏舉行,廳內隻能容納五十六個座位,但是裝飾得卻十分華麗。四周牆壁和天花板都繪滿了彩繪,顯得古典而浪漫,拱形的屋頂,使得音響效果很好。關上唯一的一扇門,小廳變得隱蔽而靜謐,坐在裏麵,感覺就像是參加一場小型的宮廷音樂會。平心而論,這場音樂會的質量不是很高,尤其是一提,琴聲不夠圓潤,婉轉,大提琴倒是不錯。但不管怎樣,我們還是很享受,感覺很溫馨,在莫紮特的音樂中度過了一個美妙的夜晚。


19.


20.


21.




--------------------------------------------------------------------------------------------------------------------



維也納音樂廳,就是大家熟悉的金色大廳Grosser Saal,它在中國名氣特別響,除了因為這裏每年舉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以外,宋祖英在這裏舉行過獨唱音樂會,電視台一播再播,幾乎家喻戶曉。但是旅遊書對此隻是一筆帶過,沒作詳細介紹,去網上一查,原來這裏隻是維也納眾多的音樂會場所之一,沒什麽特別之處。而且在那裏演出的節目的藝術水準不能和歌劇院的相提並論,當然有些還是很好的,但篩選並不嚴格。你出錢,他們幫你排日程。因此,我並沒有安排去那裏聽音樂會。


那天傍晚,我們去參觀Karls教堂,順便就到了金色大廳的所在地。村長問我今晚有什麽安排,我說沒什麽特別安排,就是閑逛。村長說,那就在這裏聽音樂吧。走進售票處,碰到一群中國人,國內宣傳的結果,嗬嗬。一問,今晚是小號獨奏,管風琴獨奏,女高音獨唱,不是我喜歡的,但是,聽聽也無妨。買了兩張一樓包廂的票。

名氣響當當的金色的大廳相當華麗但已非常陳舊,就像一個過時的貴婦人,雖然儀態端莊,服飾考究但是終究家底敗落,年老色衰,遠不如電視裏看到的這麽光鮮美麗。音樂會的質量還算不錯,但是管風琴從頭到尾,貫穿全場,顯得有點單調。不過與我到也是個很好的經曆:我從沒正式聽過管風琴演奏,而且我不知道管風琴是可以用腳彈的~~。



22. 金色音樂廳的外貌
 



23. 離演出還有的時間,我們在劇場的酒吧裏淺酌。
 



24.




25. 巨大的管風琴




26. 金人們
 


27.




維也納不愧為音樂之都,每晚,城市的各個角落都在舉辦各色音樂會。隻要你願意,每晚都可以享受到美妙的音樂。我想,如果我再去維也納,皇宮也許不會再去參觀,但是歌劇,音樂會一定會去欣賞!




謝謝觀看,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