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酒啦
文章來源: 石庫門2010-03-19 11:50:51



前年冬天,閑來無事,決定自釀葡萄酒。一來,自喝送人,二來,在漫長的冬天找點事做。正好有朋友會釀酒,於是拜師當學徒。邊看邊學邊做,竟也釀成功了,而且味道還相當的不錯。一個 kit 可 釀三十瓶, 本以為三十瓶酒慢慢喝,可以喝一段日子了,結果半年不到,送的送,喝的喝,竟隻剩四瓶了。趕緊再釀一次,第一次釀的是 Cabernet Sauvignon ,這次是 Merlot 。

第一次釀酒時跟在朋友屁股後麵,他怎麽說,我們就怎麽做,像個機器人似的,不動腦,還手忙腳亂出差錯。這次我們決定自己動手,不再做機器人了。動手前仔細閱讀了說明書和自己做的筆記,除了剛開始時詢問“老師”一個細節外,從頭至尾都是自己做的(自我表揚一下)。

其實,自己釀酒不僅僅是為了喝酒,釀製的過程也很有趣,我和村長都蠻 enjoy 這個過程的,也算是一個家庭活動吧。

動手之前先把需要的材料和工具買齊了。這些東西可以在網上訂購,也可以在當地的 wine supply 商店購買。我們是在店裏買的,稍微貴一點,但是可以和老板或店員谘詢交流,得到不少信息。 Kit 有不同種類,可以根據自己喜愛選擇,有紅葡萄酒,白葡萄酒,果汁酒等等。紅葡萄酒再分 sauvignon, merlot …… ;白葡萄酒又分 chardonnay , zinfandel ……;果汁酒有黑莓,杏子,草莓……。





工具有配套的,但還得添一些。真做起來,大玻璃瓶需要兩個,大塑料桶也需要兩個。

那個深色的方盒子是葡萄汁,那些小袋子們是 yeast, oak 屑等等,都是一個 kit 裏包含的。我們偷了點懶,省略了葡萄榨汁的步續。聽說這個工作很複雜繁瑣,而且工具設備也得多添許多,我們就挑了個相對簡單一點的,買個 kit , 直接從葡萄汁開始。

木塞器。我一直認為,無論做什麽,工具很重要,好的工具省力又省事。木塞器有幾種不同品種,這種質量比較好,用起來也最省力。






釀酒一般分五個步驟,每個步驟之間相隔七天至二十八天不等。每個步驟動手前都得消毒當天需要的工具。



步驟一,
第一次發酵。


把葡萄汁倒入桶裏。





倒入橡木屑,攪拌。我們把電動螺絲刀接在 mix-stir 上攪拌,省力很多(偷懶的辦法)。





撒上 yeast ,讓 yeast 浮在葡萄汁表麵,不要動,蓋上蓋子,插上 air lock 。 24-48 小時後 air lock 就開始“咕嘟,咕嘟”冒氣泡啦,也就是開始發酵啦。




這個過程要七天。




七天後。步驟二,過濾,第二次發酵。

過濾前先用 wine thief 和 hydrometer 檢查葡萄汁裏的酒精度,如果沒有達到規定的要求,就還得等一二天才可以過濾。


開始過濾。把桶裏的葡萄汁過濾到大瓶裏。桶底的沉澱物倒掉。




插上 air lock ,等十天。






十天後。步驟三,穩定和沉澱。

再一次檢查酒精度。然後倒入焦亞硫酸鈉和山梨酸,這些都是買 kit 時附帶來的。

再次攪拌均勻。插上 air lock ,等八天。






八天後,步驟四,第二次過濾。

把葡萄酒從一個大瓶流向另一個大瓶,注意不要把底部的沉澱物也流過去。

                                       



過濾完畢,等二十八天。





二十八天後。步驟五,裝瓶,打塞。

裝瓶是最複雜的一道工序,我們是家庭手工小作坊,工具簡陋不是?一不小心酒就灑出來。這就需要兩公婆配合了。一個擋瓶,換瓶,一個掌管 siphon 。記得第一次時,雖有朋友在一旁指點,但還是手忙腳亂,酒灑出好些。有了上次的經驗,這次雖也灑了一些,但好多了。

      



還是墊個鍋子吧,有點灑出來,也不會弄髒地板。

     



打塞啦!

      



                     
 


成品!




裝瓶後就儲藏在這裏,至少半年後方可開瓶品嚐。到時,大家別客氣,過來嚐嚐啊,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