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如花,男人則似玉(原創)
文章來源: 東方邪2009-04-27 19:45:54
女人如花. 對大多數女人來說,最燦爛的年齡是年輕的時候, 因為花應季而開,開的時候,美豔動人.

 
但是花期短,容易凋零.所以,女人在自己最燦爛的年齡,一定要盡情的怒放,卻一定不要過早的開放,早開的花,一定不會結果.

美豔的花朵,耀眼而脆弱,經不起風霜雨雪,紅顏薄命,往往一語成讖.我喜歡讀紅樓夢,而且一讀很多遍,這本書,對女人命運的描述,反差實在太大,美的耀眼,凋零起來,卻是分外的殘酷.讀到最後,都覺得有些不忍心再看下去.

男人,則如同玉石, 需要歲月的打磨,方能成器.男人的成功和優秀,是屬於社會性的,沒有知識和曆練,男人不可能優秀.艱難困苦,玉汝與成,大器晚成,都是這個意思.百裏奚幫助秦國成就霸業,薑子牙輔佐文王取得天下,他們出山的時候,都已經70多歲了,前半生,一直是窮困潦倒,劉邦起義的時候,48歲,少時卻是無賴.而晉文公當上國君的時候,也是將近60歲的人了.大概這就是很多男人的命運.

女人的美麗,則是屬於自然性的和生物性的.

一塊璞玉,和一朵鮮花,則是極容易錯過的.因為玉沒有打磨之前,也許就是一塊醜陋的石頭,而花,在最好的季節,一定是最美麗的.

男人有誘惑力的年齡,是在他們成熟之後.

不要指望,一個男孩子,在女人如花的年齡,就很優秀.男人的優秀,需要時間.所以很多人說,婚姻就象買股票,發現潛力股,需要眼力的.所以,男女之間,錯過就不可避免,女人找年齡比自己大的男人,既有生理上的合理,更有社會意義上的合理.

對於女人來說,花季隻有一次,但是生命卻可以有二次,因為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進入中年之後,見證了不少美女的命運.尤其是大學同學聚會,感慨更深.中年以後,有些女人反而比年輕的時候更漂亮,更有魅力.那她們一定有幸福的婚姻和成功的男人.我見了一個女生,驚訝於她現在的漂亮自信,甚至想不起從前有這個人.後來一聊天,才發現他老公很成功. 大概女人的美麗和男人的魅力一個樣子,得自信,得樂觀,至於她現在讀不讀書,我不知道.後來我仔細想她上學時候的樣子,大概姿色平平吧,而且我敢說,當年還略帶自卑. 這就是命.

而當時的班花,係花,則往往淹沒在紅塵之中.

大學同學聚會,我們班當年的學習最好的女生,也是當年的學生會主席,現在留校,當了研究生導師.跟我提起了低我們一屆和低我們兩屆的兩個最漂亮的女生,說是都離婚了,都是因為男人有外遇.我半天無語,因為我們中學時候,班上最漂亮的女生,也是因為早戀,生活的平淡平常.

 我說,漂亮既是份禮物,也是份詛咒.紅顏往往薄命,因為美麗的時候,誘惑太多,取舍的標準,又帶有很大的社會性,而年輕而美麗的年齡,不可能有那麽準確,深刻的眼光的.也許,這是種宿命加無奈.接著,我又說,懷才往往不遇,因為不善於守拙.

一個好的女作家,她的文字好,情感細膩,就可以稱之為優秀.

而一個好的男作家,一定是要關注社會的. 因為在比感情的細膩上,文字的溫婉上,男人永遠比不上女人.

所以,一個沒有言論和思想自由的社會,是不會出現偉大的作家的,這就是四九年以來,中國沒有出現一個真正意義上偉大作家的原因.

而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的春秋戰國時代,則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的基礎,因為那個時候,每個人都可以自由的思想,自由發表言論的.人才是可以自由流動的.而很多的國君,也是以吸引人才,任用別國的人才為榮的.

思想禁錮了,道德就一定下滑,而道德下滑了,社會就會一定奢靡與頹廢.

皇帝都會設諫官,而一個社會,不允許反對和批評意見的存在,則是最荒謬的事了.一個存在糾錯機製的社會,才有機會完善.否則,如何來完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