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油與醋
文章來源: 廢話多多2012-08-01 05:18:16

對我來說,做科研最頭疼的是讀文獻,尤其是似是而非的文獻。

比如說,某日走在大街上,突然悟到了一個假說。暗喜之餘,先要讀一大堆文獻,確定不是別人已經證明了的理論,自己孤陋寡聞不知道。然後再看其它人的理論對自己的假說有什麽幫助,支持假說的,可以借鑒,省了好些事。不支持假說的,更要仔細研究是否有理,否則費了半天勁,卻證明了自己的假說不成立。

讀的過程中,往往要遇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文獻,讀起來費的力便不是一般二般。這些文獻有的是受時間和條件的限製,有的是故意含混其詞,還有的是命題不清。稍不用心便被繞了進去。

比如醬油與醋的關係。

醬油與醋有很多相似之處:二者均由穀物發酵而來,二者均為液態調味品,二者均常用與中式烹飪,等等,等等。

醬油和醋也有不同之處:醬油是鹹的,醋是酸的

有人會說,這麽簡單的事誰不知道。

然而,在網上經常看到,甲方在闡述醬油是鹹的,乙方在證明醋是酸的。雙方各持己見,慷慨激昂,沒詞兒了便帽子滿天飛,髒話滿地滾。原因是雙方理論都正確,隻是目的各不相同。

又有人會說,天下複雜的事多了,不可能都這麽簡單。其實任何複雜的事情都是由數個,數十個,數百個。。。簡單的部分組成的。好像愚公移山,一座山分開來不過是一快一塊的石頭,一筐一筐的土。碩大的世界,不過是由119個化學元素組成的。

比如最近有關奧運會開幕式的爭論,簡單來說是兩個。一個爭論是有關開幕式,一個爭論是有關政府。二者當然可以合二為一的論,隻是在談開幕式的帖子下談政府,或在談政府的帖子下談開幕式,如同在闡述醬油是鹹的帖子下證明醋是酸的,跑題了。

在維基百科看到了一個有關爭論的方法的金字塔,建議爭論時待在金字塔的上三層。其中切中要害的爭論法在金字塔的頂部:明確反駁其主要論點。也就是說,看到闡述醬油是鹹的帖子時去證明醬油不是鹹的。





《我編編,你看看,法律責任我不擔。你轉貼,我謝絕,©廢話多多擁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