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詩配畫《月夜·劉方平》
文章來源: 廢話多多2012-03-04 07:59:53

當太陽位於黃經345度時便是驚蟄十分。古人把一年分為四季,每季三個月,稱為孟、仲、季。驚蟄是在陰曆仲春時,陽曆3月初。今年的驚蟄是35日。

民間說法,驚蟄時分開始打雷,雷聲將冬眠的蟲蟲驚醒。實際上昆蟲除了螞蟻和蜜蜂冬眠外,其它則以卵或蛹的形式過冬,當日照時間變長,氣溫轉暖,蟲卵和蟲蛹開始孵化為成蟲。在農藥發明之前,莊稼人沒什麽防蟲治蟲的好法子。所以要在驚蟄日祭雷公,或“炒蟲”:炒黃豆或爆米花,然後將其吃掉,以保一年中不受蟲害。

《月夜》一詩是唐朝詩人劉方平所作。劉方平,天寶洛陽人,應試進士不中後隱居田園,終生未仕。在唐代眾多詩人中,劉方平 長於山水畫,他的詩不光有詩情,而且還有畫意。 比如《月夜》一詩,前兩句寫光:夜半更深時,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寵罩在夜的暗影中,天上的北鬥和南鬥星都已橫斜,更襯托出了夜的靜謐。就在這安靜的夜裏,窗外卻傳來春天的蟲鳴。暖暖的春氣和冷冷的月光,靜靜的夜空和幽幽的蟲鳴,對比之下更顯出了春回大地,萬物複蘇的的氣象。正好用來描述驚蟄時光。




《我編編,你看看,法律責任我不擔。你轉貼,我謝絕©廢話多多擁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