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打兒子。。。原來是母親的錯
文章來源: 廢話多多2011-11-27 07:24:26

由【廢話多多】

在北京時很少看電視,原因是時差倒不過來。白天忙著吃喝玩樂,晚上則一邊吃飯一邊打瞌睡,更別提看電視了。假期過了三分之二,才能晚上不犯困。打開電視,卻看到一個讓我半天順不過氣來的節目。

節目是個解決家庭矛盾的,長話短說地總結一下:父親是海員,長年不在家。兒子上初中後,不願意去上學,母親勸他不聽。於是父親一回家就罵兒子,不聽就打。有一次兒子被父親打急了,撿起半塊磚就要拍下去,被母親拉住。兒子曾到警察局、法院告父親虐待兒童,都讓人當小孩起哄給支出來了。因母親認為父親不應該打孩子,兩人經常吵架,於是父親威脅要離婚。經過節目中專家們的調解,父母和兒子三人抱頭痛哭,重歸於好。

虐待兒童的事情到處都有,不然各國政府也不用立法保護兒童了。讓我順不過氣的原因是當今社會對虐待兒童的認可。節目中台上坐著一位全國著名心理學家,一位全國著名律師,一位全國著名知心大姐,一位全國著名教育專家,整個節目自始至終隻有一個人說了一句“打人犯法”。說完大概後悔了,又找補一句:“打的厲害了。”其餘大家異口同聲:打人固然不對,但是打兒子為了兒子好。

更有甚者,那位全國著名律師,大講他如何打女兒的經曆。說時手舞足蹈,兩眼放光,重新享受以強欺弱時的快感:“我一腳就把她踹倒在沙發上了!”真是不能理解一個看上去也是受過教育的人,怎麽能在大庭廣眾之下公然吹噓打女兒。全國著名律師說女兒挨打後回屋插上門不出來,他沒辦法隻有道歉:我打你不對,但是你不聽我的,我打你是為了你好。那位全國著名教育專家讚道:你是一個很好的父親,於是台下觀眾掌聲如雷。

全國著名教育專家轉身對著母親說:我很為你的兒子擔憂。這話說到了我心上,我也為兒子擔憂,這位女士不愧是是全國著名教育專家,從兒子的成長看問題。隻聽全國著名教育專家對著母親語重心長地說:他打孩子是為了孩子好,你這一擋,不僅擋住他打孩子,也擋住了他對孩子的教育,擋住了他對孩子的愛。於是台下又是掌聲雷動。那位可憐的母親,被說的誠恐誠惶地點著頭,一付做錯了事的樣子。我則越看越糊塗,母親不擋怎麽辦?看著父親打?給他找皮帶去?還是跟著打兩記太平拳取樂?

節目看完之後得出三個結論:(1)誰也不知道,也不關心,兒子為什麽開始逃學。(2)老子打兒子是為了兒子好,母親去擋是錯誤的。(3)老子打兒子,原因是母親管教不嚴,所以錯在母親。

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打人是施暴者的問題,錯誤不在兒子,也不在母親。可整個節目從始至終,全國著名人士們都在用“老子打兒子是為了兒子好”的借口為父親開脫,從來沒人提及父親應該如何控製自己的暴力傾向。雖然最後父親說不再打兒子了,可兒子逃學的問題還是沒解決,很難想像父親從此接受兒子不去上學的現實,如果兒子不聽勸,很難想像父親從此棄絕暴力。

打人犯法,這是一個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卻不知為什麽一說打孩子,連全國著名人士們都覺得合理。在暴力環境下長大的人,遇到問題難免會用暴力去解決。可是暴力解決不了問題,隻能導致更多的暴力。雖然弱肉強食是動物的本性之一,但隨著人類文明的進展,體力不再是唯一決定勝負的條件,今天的弱者可能是明天的強者,而今天的強者可能是明天的弱者,所以拋棄暴力,講理或者講法成為社會行為的準則之一。用暴力教育孩子實際上是在培養不容於社會之人,絕對不是什麽“打你是為你好”。

打孩子的人是無能的人,這種人沒有能力用理智的方法去解決問題,隻會用暴力來發泄感情。打孩子的人是愚蠢的人,孩子做錯了事,或是從家裏大人那兒學來的,或是從外麵大人那兒學來的,打孩子無濟於事。打孩子的人是懦弱的人,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大了,打不動了。其實是:大了,有還手的能力,不敢打了。引用一句在網上看來的話:欺負自己的孩子,算什麽本事!

家庭是社會組成的基本單位,在家庭暴力被社會認可時,社會暴力便不會減少。所以真正要建設和諧社會,應該從杜絕打孩子開始。



«我編編,你看看,法律責任我不擔。你轉帖,我無怨,廢話多多擁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