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新史 之 南陽女生
文章來源: 席琳2006-06-30 15:20:37


南陽盆地,是河南省的四川,曆史上人才輩出。南陽曾是漢光帝劉秀的龍興之地,以二十八宿武將聞名,後來有號稱是諸葛孔明的故鄉。所謂文學史上的豫軍,也以南陽人為主導。

然而讓我更為驚歎的,是出現在南陽盆地的兩個現代小女子。

第一個是張玉勤。文革後期,在反對鄧小平的智育回潮中,南陽發生了一件震驚全國的馬振扶公社中學事件,唐河縣馬振扶公社中學初中二年級學生張玉勤,以死來拒絕英語期末考試。

1973年7月,張玉勤在英語期末考試時在考卷背麵寫了擲地有聲的六句話:我是中國人,何必學外文,不會ABC,也當接班人,接好革命班,埋葬帝修反。班主任楊天成立即找她談話,講了學外語的重要性,並讓她在班上做檢查。張玉勤拒絕做檢查,校長羅長奇7月12日在全校不點名地批評了她。張玉勤當日離校後沒有回家,至14日才在張玉勤家附近的水庫中找到她的屍體。

地圖上的馬振扶公社

1973年9月,南陽地區革委會文教局和唐河縣革委會文教局組成聯合調查組,到馬振扶公社中學進行調查。調查組把該事件上升到修正主義教育路線回潮造成的嚴重惡果的高度,聲稱馬振扶公社中學事件有一定的代表性,要求地委將《調查報告》批轉全區各級學校,以刹退這股右傾回潮妖風。12月15日,唐河縣委對馬振扶公社中學事件做出組織處理,撤銷該校黨支部委員、革委會副主任羅長奇的職務,開除班主任楊天成公職,留用察看兩年。

1974年1月,江青同誌從《人民日報》一個內部情況中看到《唐河縣馬振扶公社中學修正主義教育路線回潮所造成嚴重惡果的調查報告》這個材料,派遲群、謝靜宜到馬振扶公社中學調查。1974年1月31日,中央及時地轉發了遲群、謝靜宜的“現場調查報告”(即中發[1974]5號文件),把這件事稱為修正主義教育路線進行複辟的典型。河南省委接到中央文件後,當即派30名幹部在馬振扶公社中學舉辦大型學習班,追認張玉勤為革命小將、優秀共青團員,重修了張玉勤墓,並給她立了碑,碑文是:胸懷朝陽戰惡浪,敢把青春獻給黨。

從這一點上來說,張玉勤同學無疑還算是幸運的,她遇到了知音。她的死,引起了轟動,也得到了社會的重視。可謂死得其所。

江青這個人,很多的人說她的壞話,可是在馬振扶公社中學事件的處理上,我覺得她無疑是很高瞻遠矚的。

無獨有偶,第二個小女子是蔣多多。2006年6月,南陽市臥龍區毛莊鄉羅塚村一個19歲的高考女生蔣多多,是南陽八中的學生,也是一個有天份的小女孩,酷愛寫作,有百萬字的小說手稿。因為學習壓力大對高考製度不滿,遂決定向現行的高考製度挑戰:在2006年高考試卷中故意違紀,使用雙色筆答卷,並在高考試卷的空白處,抒發自己的不滿。四科考卷的主觀題部分,全部用來寫自己對高考弊端和當前教育製度的指責。

蔣多多在試卷中寫道:星星隻有在自由的天空才能發光,到了地上就成了冰冷的隕石,和普通的石頭沒有兩樣……學校隻關心學生的分數,對學生心理和思想的了解卻幾乎是一個空白……。

蔣多多對記者說:現在都有人因為高考自殺和殺人。我向教育部門建議,不要讓學生把高考看得太重,目前很多教育方法都有問題……。

結果可想而知,蔣多多的高考成績,隻有114分。其中的文綜,因為違紀,被判為零分。

蔣多多的文綜,因為違紀,被判為零分

兩個小女子,一個以死來拒之,一個以自己個人的前途來抗議,難道還不說明問題嗎?

對於前者,目前的說法是,張玉勤做了四人幫和中國政治的犧牲品。對於後者,同學和老師都說蔣多多很傻很怪,河南財經學院教育心理研究專家宋新譜教授則說蔣多多同學的心理不健康。

一個社會的責任,讓兩個還沒有長成的女學生削瘦的肩膀去承擔,不知道怎麽樣的心理才算是健康。

大人先生,老少爺們們,少一點指責,多一點行動和呼籲,盡快廢除現行不合理的考試製度,救一救孩子們吧!

206-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