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與天才
文章來源: cliffhan2013-10-07 19:50:17


前些日子看了兩篇博文,一篇寫剩女,另一篇寫天才,現在決得他們之間有某種聯係。前一篇是講中國國內的剩女多過剩男,不僅如此,剩女多是高學曆的。我不是要說剩女是天才,然而如果他們有高的學曆,她們的智力應該是在平均之上的,有研究證明學曆與智力有密切的關係。她們剩下的原因之一是男人傾向於選擇學曆比自己低的女士為伴。殊不知男人的這一擇偶傾向不僅使他們止步與同等學曆的女士,可能也會降低他們後代的智力,因而也使整個社會的天才比例下降。改變高智力剩女的現象於己於公都是有好處的。

現代科學的研究證明,人的智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遺傳決定的。人類的基因序列有三十億個堿基對,其中任何兩個人都有百分之九九點五的相同。那一小部分的不同就決定了每個人的不同。這些不同也包括了人的智力差異。決定智力的基因的變化還沒有完全弄明白。有一點可以肯定是智力象身高一樣,是由許多個基因位點決定的。每一個位點都可以有多種變化,有的導致較高的智力,有的則相反。另一個現象如高個子的父母會有高個子的子女一樣, 高智商的父母組合在一起,會有高智商的子女。多數子女的智力與父母相仿,少數的會較高或較低。當然,父母總是想讓自己的孩子有更高的智力。從智力的遺傳來講,對於個人,找一個比自己更高智力的為伴是更好的選擇。這樣你的孩子有更大的可能有比你有更高的智力,然而生活在一群更高智力的人中間未必是件幸福的事。對與一個社會而言,父母間的智力的平衡是最好的。這樣一個社會有更大的可能性有更多很高智力的天才,同時也有更多弱智的人,因而形成一個智力上梭型的社會。一個社會的創造力更多地決定於一個社會的最聰明的人有多聰明,而不是平均的智力水平。天才不僅是遺傳的,他們需要後天適當地培養而表現出來。後者可能是國內的父母更需要學習的。但是這不是本文的主題。

前麵提到的另一篇文章講的是比較各個國家天才的多少。我認為它的方法是有偏見的,結果也不太準確的。簡單的講是英國人認為英國有更多的天才。中國可能有同樣多的天才。如果人們選擇配偶時以建立平等的關係為目的,中國會有更多的天才。
 
平等的婚姻關係不僅產生更多的天才,也使夫妻關係更融洽。在傾斜的婚姻關係中,主導的一方尋求的是權力的滿足,另一方求的是依附的安逸。這裏的尋求大多是潛意識的,是前輩們潛移默化地影響的結果。 在傳統的社會中,女人沒有多少機會在社會上有一席之地,最聰明的女人看上去也比男人低一頭(更可能是她們學到了順服而悅的能力),依然不會剩下。在雙方對傾斜關係認可(更多是默認)的前提下,這種婚姻可能是更穩定的,也可以是默契的。但是它的害處是以安逸為代價犧牲了一方的能動性。相比之下,平等的婚姻有更多的尊重與快樂。我更想說的是平等的婚姻會給社會帶來更多的創造力 - 這包括夫妻中的百分之五十和未來更聰明的一代。 而平等的婚姻隻能來源於自由與相互尊重地兩情相約。由此產生的相悅的兩情不僅是情感上的,也肯定是智能上的。普及這種平等的婚姻觀念要有很長的時間,可能不止一代人的時間。現在的剩女不要去等,如果你想結婚,可以做兩件事去尋求你的歸屬。一是不要想找個更強的男人,去尋個相當的伴侶。二是增加自己的順性,順性是任何長期關係的基礎,平等的關係很多的時候是相互的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