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都那麽寬厚博大嗎?
文章來源: 舒怡然2015-05-09 13:18:41

母愛,都那麽寬厚博大嗎?

怡然

 

當我還在童年的時候,就一直被這個問題困擾著。不是因為我母親,讓我對母愛的博大寬厚產生懷疑,而是我鄰居一家的故事,使我逐漸意識到了,世界上不是所有的母親都懷有那麽多的愛,都願意將她的愛給予每一個孩子。不是的,至少我所看到的真相,讓我領悟到還有這樣一種母愛,也可以稱作異類母愛吧。

我的鄰居家裏有幾個孩子,曉霞排行老二,她和我姐姐是同學。曉霞還有個長她三歲的姐姐,下麵還有弟弟妹妹。曉霞是個很自卑的女孩,她自認為長得不如姐姐漂亮,從來不敢和姐姐爭搶好衣服。春節時幾乎每個孩子都會有套新衣服,可曉霞卻沒有。她心裏委屈,哭著跟我姐姐說,我媽嫌我醜,穿新衣服是白白糟蹋了,就隻給我姐姐妹妹買,沒我的份兒。

我媽媽是個心直口快的人,聽了曉霞的哭訴,很為她鳴不平。偶爾和曉霞母親閑聊天時,就誇幾句曉霞的長處,說這孩子嘴笨不會說好聽的,可心眼兒實在。不聲不響地幫父母幹了好多家務事,才那麽小個孩子,挺不容易的。曉霞的母親聽了,卻很不以為然。她最煩曉霞的正是這些旁人看到的“優點”,她覺得曉霞就是那種不能給她爭氣的孩子,和她姐姐簡直沒法比。姐姐人長得高挑靚麗,是學校籃球隊的主力隊員,給她臉上添了不少彩兒。我媽媽聽了她的話,忍不住感歎道,“唉,手心手背都是自己身上的肉啊,偏了哪個都不好吧。”霞母那時根本聽不進我媽媽的話。搞得我一直誤以為曉霞的母親肯定是她的後媽。

不給曉霞買新衣服,倒也罷了。曉霞因為不會來事,經常無緣無故地挨母親的罵,這些也都沒什麽大了不得的。最嚴重的一次事件,卻是險些要了曉霞的命。

有一年冬天,曉霞得了重感冒,好幾天沒去上學,一個人躺在家裏發高燒。曉霞的父母每天忙著去上班,沒有理會她的病情。還是曉霞的班主任見她幾天沒來學校,就派我姐姐去她家裏詢問。我姐姐見了曉霞,簡直給嚇壞了。隻見她的臉和脖子腫脹得象顆葫蘆,嗓子疼得說不出話來。姐姐回來跟我媽媽描述,我媽媽說曉霞準是得了扁桃體炎,應該趕快去醫院才是。這一次霞母聽從了我媽媽的建議,把曉霞連夜送進了醫院,結果曉霞被直接推進了急救室。醫生連連抱怨說,怎麽對孩子這麽不關心呢,扁桃體炎本來不是大病,可都快封喉了才來醫院就診,這樣的父母也太少有了。

曉霞的母親也許隻是個極端的例子。對於多子女家庭來說,父母對於每個孩子的關愛程度存在差異,用句通俗的話講就是偏愛,這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不同,父母對他們的關注理解自然不會一樣。父母也是人,與孩子交往時難免也會表現出自己的喜愛和偏好,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但這些似乎不該成為父母不愛孩子的理由。

幾年前,兒子在學校寫一份讀書報告,他覺得那本書不錯,就推薦給我看。書名是《The  Sibling Effect》(我把它翻譯成《兄弟姐妹的影響》),作者Jeffrey Kluger  (傑夫瑞.克魯格)是《時代》周刊科技報告部的資深編輯。克魯格在這本書中,著重闡述了多子女家庭中兄弟姐妹彼此間的互相影響。他也用了相當的篇幅寫了“父母偏愛”這個問題。

克魯格幽默地寫道,我敢說百分之九十九的父母都有他們寵愛的孩子,或不太喜歡的孩子。而那百分之一矢口否認的,顯然是在撒謊。然而,也大可不必為此背上負疚感。因為對於未受到父母寵愛的孩子來說,這也可能並非完全是壞事。當他們麵對現實世界時,會多一些對於自我的理性判斷,而少一些矯情和虛妄。而那些受慣父母寵愛的孩子,恐怕一時還無法接受現實世界對他們比較客觀的評價,他們的臉皮還太薄,沒有為麵對真實世界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

克魯格的這些闡述是中肯的有道理的。記得作家三毛就曾抱怨過自己的父母,說他們太喜歡姐姐,因而從不顧及三毛的感受。連找男朋友這檔事,都可以如是說,嗨,姐姐看不上眼的,那就給陳平(指三毛)試一試吧,把她當成了垃圾箱。父母對姐姐的這種偏愛,讓年紀不大的三毛很受傷。足見父母若對某個孩子過於寵愛,無疑是對另一個或幾個孩子的一種傷害。

每每談及母愛,人們總是不假思索地把它同無私寬厚博大這樣一些美麗的詞匯聯係在一起,於是母愛也在不知不覺中被神聖化了。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母愛都擁有那樣的特質,那隻是母愛的最高境界。現實中的每一位母親都是真實的活生生的人,她們有著各自的心性和人格,她們有著各不相同的生活境遇,她們有著自己的喜怒哀樂。總而言之,她們也是凡人,而不是聖母或聖女。所以說,世間有多少母親,就有多少不盡相同的母愛。我們可以神化母愛,卻無法神化母親。

說過來,母愛也隻是人類親情關係中的一種。除了有無法割裂的血緣聯係,母愛的深度則要取決於母親和兒女雙方的作為,母愛的質量更能考量出母親與兒女各自的人格品質。

愛是一種能力,母愛也不例外。所以我們才會看到,有的母親愛子濃烈,傾其所有也在所不惜;而有的母親愛自己更多,母愛便也有了保留和分寸。還有的母愛走向偏執,象曉霞的母親。

直到晚年,霞的母親才幡然醒悟。她不幸得了腦血栓,臥床不起。是曉霞和她的夫婿,從早到晚地照顧陪伴她,讓她安然度過了難耐的日子,直到老去。她見到我母親,便忍不住提起舊事,很後悔自己當年對曉霞那麽不盡情理,更感念霞的不計較過往。她常常感歎,“唉,真不知哪片雲彩有雨啊!”

我媽媽聽罷,無奈地搖搖頭。心說,你還是沒有走出誤區啊,不管有雨沒雨,她都是你的女兒啊!我慶幸,自己有一位如此通情達理的好媽媽!

祝願母親們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