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北京女孩!
文章來源: 舒怡然2014-03-21 19:04:26

哦,北京女孩!

怡然

 

我生命的緣裏好象注定要結識許多北京女孩。大學班裏二十幾個女生,有三分之二都是北京女孩。工作後單位很大,北京人並不算太多,大家都是來自五湖四海。但是,與我住在一起的左鄰右舍,卻幾乎全是北京女人做家庭主婦,使我不由得就想起來那句俗話,叫作“近水樓台先得月”,諾大個北京城,北京女孩成為外地男孩近水樓台之月,本來就是不足為怪的事兒啊。

現在回想起來,我對北京女孩的第一印象是什麽呢?是純樸。純樸並不意味著人的氣質不洋氣,純樸是說人內在的品質。記得我第一次在宿舍遇到的第一個北京女孩,她剪著齊耳短發,穿一雙平底方口黑麵布鞋,那是八十年代初北京女大學生的典型裝束。她見到我很有禮貌地抿嘴一笑,就那一笑,讓我有一種回到家裏的感覺。我宿舍裏的三個北京女孩,雖然性情各不相同,但卻有個共同特點,就是待人都很真誠。

那時我們宿舍最熱鬧的就數星期一了。到了吃午飯的時候,三個北京女孩便爭先恐後地拿出從家裏帶來的好吃的。都是些什麽呢?印象最深的有肉末炒雪裏蕻、咖喱蛋餃、涼拌腐竹、炒素雞、薺菜餃子,當然怎麽著也少不了肉絲榨菜。可別對這些美味不屑一顧,對我們這些整日不得不靠吃食堂的大鍋飯過活的餓鬼來說,那絕對算得上是上等佳肴。本來人家是拿來做一個星期打牙祭的,可常常是不到周三就被我們一掃而光,隻剩下幾隻瓶瓶罐罐空空地站成一排,跟哪兒發呆。我心裏經常覺得難為情,可三個北京女孩是真心實意讓我們吃的,推謝不如從命呢。

北京女孩都很能幹。職場上,北京女人作為一個群體,自是不甘示弱。回到家裏,她們總是演奏鍋碗瓢盆交響曲的主角。我導師的太太就是一位能幹的北京女人,她算得上是地道的老北京了。每次去她家做客,她總能變著花樣整出十多個菜來。雖然都不是什麽名菜,但讓我佩服的是,那些看上去簡單的原料,經她的手一打理,一下子就變成了堂而皇之的美味佳肴了。而且她做飯做菜的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常常是一眨眼的工夫,十幾道菜就擺上了桌子。

而我的鄰居小麗就更是一位神人。剛剛還在單位慶“三八”時裝表演大賽的舞台上走著貓步,回到家轉眼之間就換上了鄰家女孩的裝扮,隨意自然。隻見她匆匆忙忙衝進水房,又是洗米又是洗菜,還得照看圍著她團團轉的三歲小女兒。這會兒,你可是一點都看不出來,在鎂光燈下小麗展現給眾人的風姿綽約。這就是常常被男人們讚不絕口的那類女人,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象小麗這樣的北京女孩可真不少。

北京女孩表達情感的方式一般都比較直率,不做作不拿捏不拐彎抹角。她們喜歡言語交流,也擅於言辭表達,心裏有話憋不住。用西方人的話說,就是“open-minded”。我這樣說是不是有點絕對呢?當然,例外總是有的。直率應該說是北方人的共同特點,但是,北京女孩的直率卻有著一股別一樣的味道,她們是“率”在先,“直”在後。這既有別於東北女孩,也不同於山東女孩。

想起來一個有趣的北京女孩,她和我的一位同事一位北京男孩談戀愛,倆人上午才初次見麵,還沒等熬到下班,我的這位同事實在坐不住金鑾殿了,就打電話給那位北京女孩,問她能不能今天下班後再見上一麵。他原以為女孩會婉言拒絕,哪想到,電話那一頭的女孩也小聲告訴他,“我正想給你打電話呢!”。半年以後倆人和和美美地喜結良緣,說起他們的初相識,女孩臉一紅,“當時就感覺我們太合適了,都顧不上矜持了。”瞧,這就是北京女孩,多麽直率明快!

其實,我還是想不出更準確的語言,來描述我心中對北京女孩的全部印象。每每想到我的朋友,那些北京女孩,一張張鮮活的臉,明朗的笑,陽光的眼神,還有許多難以言表的美好情愫,就象天邊飄過的雲一樣,在心田掠過,美好的印記,沉於心底。

哦,北京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