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精英忽悠“傻子”說起
文章來源: 舒怡然2010-08-14 13:21:26
從精英忽悠“傻子”說起

 

在今年五月十七日鳳凰台的《鏘鏘三人行》節目中,主持人竇文濤提出了一個命題,希望大家來個全民公投,看看“中國人是不是多數都是傻子?”,這個命題聽起來挺雷人,我乍一聽都險些給雷倒了。

其實文濤先生也不是平白無故地想起來給大家出這麽個題目,他也是受了電影界某名導的啟迪。時下的國內娛樂界,甭管是電視劇還是電影,追求的就是個收視率和票房價值。形勢雖然如此,卻也不是每一個編劇和導演都能夠與時俱進的。所以,隻有那些審時度勢看透了的編劇導演們才能大把地撈鈔票。有位名導說得好,“中國人就是傻子多,我們拍戲就是給那些傻子看的,隻要能把傻子忽悠進電影院,就是成功了!”這話聽起來有點露骨,但實際上確實是道出了問題的精髓。

我十分困惑,中國人為什麽會是傻子多?特約嘉賓杜平從社會跟風現象凸顯“羊群效應”給出了他的解說。他認為,當大家都喜歡某個東西,而你不喜歡,人家就會認為你是傻子。這種效應在文化領域產品市場上尤顯突出,比如象歌曲,書籍,電影和電視劇等等。一首歌流行了,街頭巷尾放的就全是那個調了;一本書流行了,男女老少人手一本,你不看好象就被out出去了。正因如此,小沈陽一夜走紅,翻唱著“大海啊,大海”,賺“傻子”的錢沒商量。我都懷疑,我自己若是在中國,是不是也會手拿熒光棒去當那追星族,當了“傻子”還渾然不知。

其實,這種社會跟風效應不隻是在娛樂業有市場,它的威力滲透到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麵。比如全民食療養生,舉國上下齊喝綠豆湯,直把個綠豆喝到了十塊錢一斤,喝得好多人血壓低手腳發涼,究其原因,全是養生專家張吾本給忽悠出來的,什麽“廚房就是你家藥房”,“隔壁菜市場就是最好的醫院”等等。可令我感到奇怪的是,這些可笑的歪論竟然會有那麽多人相信,而且還形成了市場規模。中國人真的是傻子多嗎?

如果僅僅以跟風效應就輕易地來下這樣的結論,那就未免隻停留在了問題的表象。說到底,社會跟風現象還是源自於人的盲從,而盲從就不單是中國人的特質了。聯想到西方的民主競選,盡管整個過程是比較透明的,但是其中也不乏政客們以各種手段和方式忽悠選民的成分,現代的政客首先得是個絕好的演員。正如在節目中竇文濤舉的英國大選的例子,英國新任首相卡梅倫為競選作秀,為了增加自己的親民形象,就騎自行車上班,坐火車去作演講,但實際上那僅僅是作秀而已。可是經媒體一傳播,無形中造成了忽悠選民的客觀效果。事實上,西方國家大選最終的選舉結果,很多情況下也難說不夾雜著選民盲目跟從的因素。

節目中的另一位特約嘉賓徐子東,引用了康德在總結法國啟蒙運動時說過一段話,尤其發人深省,康德說:“人跟人的智力差別巨大,財富差別巨大,能力也差別巨大,但是這種差別再大,也不能大到一個人有權決定另一個人的命運。”正是這句話,奠定了我們現代文明社會的基礎,就是所謂的“一人一票製”。這意味著愛因斯坦的一票與一個普通農場工人的一票是等價的,這也改變了隻由社會精英書寫曆史的曆史。

想想在中國,退回到魯迅那個時代,少數社會精英們的作用就是倒騰出來一個東西或曰一種精神產品,希望啟蒙普天下的“傻子”,他們似乎肩負著一種喚醒蒙昧狀態下的多數“傻子”的責任。

再看社會發展到了今天,精英們的作用已經由啟蒙變成了忽悠,啟蒙是以自己的意誌去影響改變他人的世界觀;而忽悠則是揣測他人的意願並將其發揚光大推向極端。分辨出了兩者的區別,也就明白了當今社會的態勢。

所以,無論是在經濟領域還是政治領域,要想成功地扮演精英,就必須學會和懂得如何忽悠大多數的“傻子”,讓他們買你的產品,包括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讓他們認可你的政治主張,買你的帳。因為,這個世界已經不再隻是精英的世界,傻子也有權決定自己的命運了,傻子的集合甚至能夠決定精英的命運。

如果你說中國人多數都是傻子,那無疑是在說世界人民多數也都是傻子。因為,我們已經走出了那個一切由精英主宰的時代。在今天的社會,你又能說清楚,到底誰是精英,誰是傻子呢?

2010 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