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劇說演員
文章來源: 曉青2021-04-28 08:02:42

最近出來一部新劇《絕密使命》。這個絕密和使命湊在一起是不是不通順?現在的作家還是編劇的,給這些影視劇起的名字都不太好記,感覺他們的語言是不是有點非常網絡:)

這部劇說的是國共內戰時候的故事,非常好看。

裏麵有一個主角潘雨青,是地下黨交通員,這個角色是演員張桐演的。

前些日子看了《覺醒年代》,裏麵他飾演了李大釗,演得非常好。

看了幾個他的訪談,了解了不少他的經曆,挺不容易的。

真的,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非常的不容易,不管你想做什麽,你在做什麽的或者什麽都不做,都是一樣的不容易。

張桐是80後,天津人,當年考上了南開大學計算機專業。這本來是一件非常值得高興的事兒,但上了一年的學,他不想念了。他喜歡表演,想進演藝圈。

張桐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當然反對他去搞表演。於是他決定去法國讀表演。

張桐的父母估計也是沒轍了,賣了房子,當時的房子並不值多少錢,隻賣了幾萬塊,不夠啊,於是四處借錢,他終於去了法國。

兩年的法國留學生活,讓他嚐盡了人生的苦,家裏的資助有限,想打工又不允許,最後他吃不起飯了,就隻能吃狗糧。

回來後的他,開始了北漂,同樣經曆了種種不容易,沒有人要他,他的簡曆上的法國留學經曆也沒有帶給他什麽真正的好處,反而別人說,哦,法國回來的,用不起之類的。

他說,演員能演劇有兩種情況,一個是接到劇組電話,主動找你去做演員,再一個就是自己找,叫生紮。

他的第一部劇就是生紮得來的。但也並不是因為他有法國留學的經曆,而是因為他會武術,比劃了幾下,讓他進了劇組。

他從此開始了演繹生涯。

他曾經跟李幼斌演過《亮劍》那時候也沒有注意過他,其實他並不顯眼,如果不是《覺醒年代》恐怕我還注意不到他呢。

他的演技還是不錯的,起碼越來越好。

但因為他這些經曆和個性,做演員的路上也遇到了不少坎坷,得過憂鬱症,進過精神病院,休息了三年才算恢複過來了。

其實一個人的健康跟心態跟自己的性格是有著很大的關係的。

從他考上了南開大學半路輟學,到讓父母早過賣鐵欠債滿足他去法國修表演,以及因為一部劇導演讓他怎麽演,他非要按自己的感覺演,最後精神崩潰,都能看得出來,他不是一個普通人,也可以說,有點不正常。

當然了,天才、精英、有特別才華的人多數都有點這樣那樣的問題。對咱們來說是問題,對他們來說那就是特點、長處、聰明所在,智慧的結晶。

最近也在看《小舍得》,難以想象張桐知識分子的父母,當年是在怎樣的心境下答應他去法國讀書,還要砸鍋賣鐵欠債去供他讀書。

今天的張桐已經給父母買了兩棟幾百萬的房子,每年要求父母嚴格體檢,保證身體健康。自己也有了小家庭。妻子是演員,但跟他結婚後就退出了娛樂圈了。

張桐還很年輕,演藝的路還很長,希望他越走越好吧。

現在的演員非常辛苦,張桐有時候一年要推掉5部劇,否則就得天天拍劇。

難怪現在劇這麽多,拍得那麽快,他們已經找到了竅門了,每個演員把自己的戲拍完就走,不像以前要在一起拍很久了。多產才能多收益,這樣的情況下拍劇成了商業運作,能看到非常理想的劇自然也就成了奢望了。所以,咱也別對好劇寄予太大的希望了,看著消遣吧。

人生就是在不斷的選擇中度過的,走哪條路,也許是命中注定的,其實如果張桐能在南開大學讀完計算機專業,說不定現在也在美國工作生活呢,或者在國內也有不錯的工作。但他喜歡表演,所以,按自己的選擇走也沒有錯,隻是帶給他父母的就是那場提心吊膽,這是他成功了,如果失敗了呢。

沒有一點不管不顧的精神的人,也許就是平庸的人吧。沒點毛病的人也許都是俗人多。

期待他更多的好劇,也希望他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