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除了確診病例飆升還有啥
文章來源: 曉青2020-10-17 16:14:08

最近除了確診病例飆升,大選也轟轟烈烈。

我們這裏病例常常突破千人,市長說了,接下來的一個月出門就得戴口罩。早這樣就好了,現在不知道效果咋樣,反正比不規定強吧。

艾瑪,自己好好防護吧,估計很多人這耳朵聽那耳朵冒。疫情不容樂觀。

原來看見網上吵架,就覺得咱們習慣了,很多人說是因為十年的光景造就出來的,我覺得也不能這麽肯定,人生很多個十年,再說那十年裏走過來的人,現在都剩的不大多了,很多人義憤填膺的,都是說,我媽媽聽姥姥說,我聽我爺爺奶奶說... ...

就算餘毒未清,根深蒂固吧,這一晃在網上暢遊的多數人,也來到應當有美國幾十年了。

經常看見大家在討論怎樣融入美國社會,怎樣走入上層社會。這個融入和上層社會的定義雖然沒有啥清晰的標準,但大方向應當是在追求進步,希望多受新文化的熏陶、感染,希望被人接受,等等的。是不是這樣的?

可是回過頭來咱再看看,經曆了這麽多年,別人不說,就說我自己,在網上一晃也駐足了十多年了,這會想想,十多年的時間,並沒有人有啥改變,不是因為別的,而是沒有人願意改變自己。

我覺得《在一起》裏靳東的台詞道出了真諦:能改變自己的是神,想改變別人的是神經病。

所以,無論多少個十年都很難改變別人的,雖然很多人鍥而不舍,很多人語重心長,很多人嘮嘮叨叨,很多人嬉笑怒罵。

其實,人都是差不多的,別看很多人說,這人咋這樣,那人不咋地 都是因為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識人的結果。

當你看不上某人你就會用不客觀的眼光去審視別人,當你自己感覺到了傷害,往往是要報複回去,這是人的本能,正常。

自從加入了鄰居網,真長見識,對美國,對美國人了解的更多了,因為他們在明處而我在暗處:)有點諜戰的味道,偷偷地學習。

收獲不小。

原來覺得美國文化跟咱們最突出的區別,是父母不會一直關愛孩子,該自立就自立,兒女也不會為老人親力親為地養老。

其實,那是咱們的想象和有限的了解。

我不是說大選如火如荼嗎?在鄰居網上也看到了。

有人支持的人的牌子插在園子裏,常常被人拔了扔掉,即便你在網上警告說要報警 這樣的的事兒依舊發生。

也有人對持有反對意見的人很不客氣,很不友好,甚至寫紙條指責,話說的很難聽。

當然,誰都有支持者,也是一片支持聲,通過這樣的交流很多意見一致者成了好友,慢慢開始交流生活,分享家事。

有個美國人,媽媽今年已經過了100歲了,患有老年癡呆。她貼身照顧媽媽已經5年多了,當然不是她自己 有醫生、護士、護工,但她在媽媽身邊媽媽就覺得安全。

有網友說,應當送到專業護理的地方去。她說,我媽媽還記得我,她隻記得我自己,護士護工都說她媽媽就要找她。她說,媽媽是曾經是為我而存在的,我也要為媽媽存在。

好幾個網友說自己是做護理的,也有人說照顧過老年癡呆的媽媽,如有需要可以聯係她們,說得非常真誠。

還有一個網友說,她是專業護理人員,希望抽出一小時兩人見個麵,她要指導她正確的護理方法。

場麵溫暖而感人!

我想了想,這位媽媽已經一百多歲了,這個女兒應當年紀也不小了,她說家裏沒有任何家人幫她,估計同輩兒的家人都不一定在了。

看到好幾個網友說媽媽是老年癡呆,我就想,哎呀,這病女的比男的多吧?

有時候看著看著,就不知道自己在哪個網上了,隻是讀英文和中文的差別。

對了,經常看看英文博客還能提高英語,因為都是家常話,包括打架。

這裏還有很多生活信息,都很有用的。

所以,當你真正走入普通美國人的圈子,你會了解更多的美國文化,也會發現,人都有共性。

在這樣民主自由的國度裏,選總統不需要這樣針尖對麥芒吧,不能默默地選自己喜歡的嗎?

你可以推薦你喜歡的候選人,可以說他的優點,別人也一樣可以。為啥非要大家讚同你呢?還做些小動作。唉!

這是不是階級鬥爭?哈哈。

我做飯大張旗鼓地,別的都默默地。不喜歡別人幹擾自己的判斷,怕被洗腦。我隻想我需要的生活,隻選我看著行的,不行就不選。

所以說,哪兒都一樣,大同小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