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清的感言想到的
文章來源: 曉青2019-08-01 12:42:37

最近,快要被人們忘記了的影視劇演員海清,幾乎成了網絡上的熱點。因為她在青海西寧電影展閉幕式上的講話。

 
海清的講話我看到了,當時也覺得說這些幹嘛。沒想後來成了熱點,而且很多網友給與了負麵的評論。演藝圈被整頓了,一時間恐怕投資人少了,所以,原來那些身價比較高的演員接戲出現了問題。
 
在過去的一些年裏,電視劇火熱,而有一批演員,演技好也好,一般般也罷,好像他們也是有圈子的,隻要有某人的劇,差不多的那麽幾個基本都在一起,海清那段時間跟吳秀波經常一起演劇的,是不是吳秀波出事兒後她也受到了影響,因為他倆合作的比較默契,跟別人也許還差點。
 
海清的劇,看過不少《蝸居》、《心術》還有幾部,但說心裏話,我不大喜歡她,她演的不那麽實在,總是給人假乎乎感覺。
 
有些演員需要好本子,但前提是要有演技,演技不怎麽樣的再好的本子和角色給了你,也難演得好。現在的演藝圈人才輩出,老戲骨不倒,新星不斷湧現,雖然咱們不是都喜歡,但很多演員都看得出來,演著演著就成功了。
 
王誌文、柳雲龍、張嘉譯、胡歌、靳東、王凱,還有很多很多的演員,開始演劇的時候真都不怎麽行,但現在都成了明星。我看過他們剛剛演劇時候拍的電視劇,覺得特別招笑。同時也明白了一個道理,人都需要成長的,需要時間來完成這個成長,演員也是一樣的。但也有些演員跟普通人一樣,怎麽都成長不起來,或成長的過於緩慢。要知道演員,尤其是女演員,是吃青春飯的。很少有演員從年輕一直能演到老的。那些老演員,尤其是女性的,很多都是半路殺出來的。
 
這種現狀導致中年女演員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海清現在這樣的困惑。她還有幾個當年的紅極一時的演員,現在也有戲拍,但基本都是配角了。這對於心氣很高的演員,能上不能下的來說,心裏的不平衡也很正常。
 
要說有些時候,女人還真不能跟男人比,衰老過程和狀況尤其是。有的男演員說女演員:“本來一起演情侶的,過了沒兩年,她就得演我媽了。”這話,雖然聽著挺別扭的,但細想想還真是。
 
當然了,不是說中年演員就不能演年輕人了,有些演員還是可以的,但多數時候我覺得應當找合適年齡的演員演合適年齡人的角色。這個對一部劇來說非常重要。
 
蔣雯麗是我特別喜歡的一個演員,她的劇我看的特別多,但這兩年再看她的新劇,就覺得她選的角色有點偏年輕,這樣挺影響她在觀眾心目中的形象的。當然,演員也要生活,不接戲,不賺錢沒法維持原本的生活水平,這對他們來說也許是很殘酷的。
 
回想蔣雯麗跟王誌文演的《黑冰》,再看看她演的《幸福來敲門》,都是她選擇的角色特別合適。從《幸福來敲門》之後的劇,蔣雯麗選擇的角色有些就覺得特別不適合她。
 
王誌文的演技一直不錯,但結婚複出後又演的就不如以前了。他不像陳道明,陳道明從《黑洞》之後拍了不少劇,雖然也是一看就知道這是陳道明,但都很好看,《中國式離婚》算是他的經典。那時候左小青好像還沒那麽有名氣,那部劇裏左小青演得也非常出色。
 
左小青的劇我看得挺多的,很喜歡。她複出後的劇依舊非常好,不得不說,她演技非常好,而且水平穩定。她演稍年輕點的角色就不覺得怎麽不合適。
 
演員其實跟普通人一樣,咱們身邊的人仔細看看就知道,有些人20多歲顯得不年輕,人家到了40多歲還那樣,有些年輕時候漂亮的,到了一定的年齡突然就老了,臉一下就好像被什麽抹了一把那樣,鬆懈了下來,這樣的變化就會讓人覺得特別明顯地見老。
 
最近在看《人到中年》被人稱為新《人到中年》其實是2009年的一部老劇。馮遠征和陳衝演的,陳衝的實際年齡隻比馮遠征大幾個月,但劇中他們演夫妻,看著就覺得陳衝比馮遠征大不少,外貌還是很重要的,陳衝的臉明顯衰老了,雖然馮遠征也比以前老了不少。這是十年前的劇,可想現在如果讓他們再一起演就會覺得差別更大了,因為馮遠征這十來年沒有更大的變化,而陳衝還是更見老了。
 
海清不屬於年輕顯老而後來顯年輕那一類的人,她屬於比較顯老的。近看她的臉也已經跟演《蝸居》時候完全不一樣了。相比之下左小青就沒有那麽明顯的變化。所以,每個人是不一樣的,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自己的角色。
 
其實咱們那種一個職業做到頭的觀念應當改改了。海清說,她們除了演戲別的都不會,隻能逛街。其實不會可以學習,有了足夠的經濟能力,可以選擇其它職業重新開始的。何況演戲還是沒有演得很好,怎麽能有資格要求導演、要求編劇給自己機會呢?
 
再說,跟胡歌比便宜和好用,這顯得很沒水平,不在一個水平線上,怎麽能相比呢:)胡歌的演藝生涯剛剛開始,他已經火了,所以他說的便宜與別人認為的還不是一回事兒。有胡歌的劇一定好看,但有海清的就不一定,這就是差別吧。
 
現在的劇裏年輕演員特別多,不是導演們喜歡年輕演員,而是年輕演員剛剛步入演藝圈,會用心去演,聽導演的話,更重要的就是他們一定最便宜。幾萬一集和十幾萬甚至幾十萬或更高一集的支出,是不一樣的。
 
演員要能做好角色轉換,海清的角色轉換做得非常不成功。要說角色轉換,我覺得凱麗挺成功的,她從《渴望》裏的劉慧芳,一下演了很多的惡婆婆,而且都很成功,說明她角色轉換的能力強,演技好。她現在依舊很活躍,但不讓人討厭。這個很不簡單。
 
別人不提就得了,海清自己還強調,她們基本沒有傍大款,這個基本是怎麽回事兒?從小苦到大,是所有演員,也是其他人的人生之路,演員們也沒什麽特別的,都是職業不同。就像陳道明批評年輕演員說的,在水裏演個戲還得說吃苦了,演員就應當吃苦。
 
得說,後來的很多演員本身素質也有待提高。這是真的。
 
演員,是等著導演們選角色的,要讓導演看到劇本就想到你才行,要讓編劇想著為你在劇本裏編一個專門給你演的角色才行。這樣的演員不是沒有,而是比較少。而且很多演員越演越不用心,以身價為基礎,以身價為自己定位,這其實就跑偏了。也就會影響到自己的職業壽命。
 
觀眾對演員們的挑剔,是因為越來越多的好演員的不斷湧現,演藝圈裏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也屬於正常現象,能保持自己地位不倒,保持自己不過早地過氣,還得靠自己。傍大款能進入劇組,但走紅還得靠自己。看多了影視劇,有些演員一眼就看得出來,是帶資進來的,不管是傍大款的,還是有人脈的。
 
有句話叫,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在這裏我們應當說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也不是你演劇、有電視台播就一定有人追你的劇,更不見得你就一定走紅。紅起來靠運氣、靠機會也靠能力和實力。
 
期待更多的優秀演員塑造更多的好角色,期待更多的優秀影視劇!
 
下邊是中青報對海清的一個采訪,分享過來。
 

7月28日晚,FIRST影展閉幕式上,海清頒完獎沒有下台,而是突然叫住周冬雨別走,又邀請姚晨和梁靜上台,然後看著手機發表了一長段關於中年女演員被邊緣化,希望行業消除成見,給予更多機會的演講。
 
海清要說的問題非常明白,也非常中肯,很多人為她的勇氣點讚,但是同時,由於她的這段講話中還有諸如“我們一直在堅持,基本上沒有傍大款”“我們一定會比胡歌便宜,也一樣好用”等等表述,引發很多解讀,使得這番演講最終發酵成一場由“中年女演員感言”引發的娛樂事件。
 
7月30日中午,海清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被問到此事來龍去脈時,海清反問“你怎麽看?”然後不知是說給記者還是說給自己,她很小聲地念叨:“挺衝動的哈。”她告訴記者,講這段話之前自己並未與同台的其他女演員溝通過。
 
對話:
 
話在心裏憋得挺久的,其實當時很緊張
 
北青報:為什麽會想到在那個場合發表這樣一段話?
 
海清:這個電影節的氛圍很自由,是很多年輕導演私下交流的地方,我們一直在說創作上更加勇敢,我本身也是比較衝動,因為我真沒想到會是這樣的……這話是我心裏憋挺久的,我想說的,我就說了,就這樣。
 
北青報:現場你是拿著手機讀的這段話。講話內容事先跟其他同台女演員溝通過嗎?
 
海清:(笑)就是臨時坐在底下,想說,就打在手機上的。當天胡歌開場特別精彩,你知道演員特別容易被點燃,一下就有表達的欲望了。我們幾個(女演員)有個群,我在群裏跟她們說一會兒叫你們上來。其實我也很緊張。
 
可能方式比較衝動,但希望大家聽到我的聲音。
 
北青報:有沒有想過引起這麽大反響,或者說一個人人都懂的道理為什麽卻演變成爭議?
 
海清:我原先想的是,電影節像電影人的家,是一種類似家庭聚會的場合,我有這樣的想法也很久了,私底下也跟很多演員交流,我覺得不是我的話別人也會說出來,隻是碰巧是我。
 
至於不同的聲音,我曾想到過就像水裏扔一塊石頭,不可能所有的漣漪往一個方向走。這也是我扔石頭的目的,我提出問題代表了一種聲音。可能方式比較衝動,但我希望大家能聽到我的聲音,就會有更多人思考這個問題,期望對行業創作產生好的作用。
 
除了媽媽的身份,女人其他麵我接劇本時看不到。
 
北青報:不同聲音之一就是有編劇提出,中年女演員並非沒戲演,而是都不願意演媽媽,因為那樣會失去“少女感”,這種狀況直到《我的前半生》這類作品出來後才略有轉變,你怎麽看?
 
海清:我覺得這使問題跑偏了。其實從“國民媳婦”到“國民媽媽”,我這條路是非常順風順水的,我不愁戲拍,大把這樣的劇本,而且說實話我不排斥,我不覺得演媽媽有什麽丟人的。但是反過來,這些年拿過來的劇本,真的比較單一——女人在這個社會上除了媽媽她應該有很多身份,而且她不僅僅麵對子女、家庭,也要麵對社會,麵對自己的人生、情感。這類創作,就是除了媽媽的身份,女人的其他麵兒,挺遺憾,我接劇本時看不到。
 
北青報:很多人覺得你的演講不應該“扯”上另外幾位女演員,僅從個人角度出發就夠了,你當時為什麽會選擇這麽做?
 
海清:我的出發點因為我們都是女演員,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可能是早晚的問題吧。其實我不太在乎對我個人的評價,也不是借這個事情炒作自己。我關注的點是大家對這個問題的思考。(編輯 邢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