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娶外邦女子為妻”— 趣談澳洲和巴西的一個區別
文章來源: 山哥2011-07-17 21:35:48

網友昭君自巴西歸來,寫了幾篇大受歡迎的遊記,也垂詢了山哥一個問題:巴西是否與澳洲很像?在我看來,兩者同處南半球,夏天過聖誕節,國土麵積和緯度相似,也同是近代歐洲人開發的新大陸殖民地,資源豐富,環境優美。但根據最新CIAWorldFacts數據,兩者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去甚遠:澳洲2010年人均GDP6萬美元(官方匯率),而巴西隻有1萬美元。即使按所謂購買力平價(PPP),兩者也相差4倍,差不多相當於中國大陸與台灣南韓的差別。

其實最主要的差別之一應該是人口和文化的差異。巴西2.1億人口中,歐裔白人50%多,約40%為混血人種,而澳洲人口隻有21百萬,歐裔白人達92%。亞洲人6%。混血人種似乎因比例不高沒有列出。

多年前就有學者指出,澳洲主流的盎格魯-薩克森文明與巴西所屬的拉丁文明在開拓海外殖民地時有一個明顯的區別:前者趨向於實行種族隔離,後者則趨於人種混合。看看南北美洲,情形就特別明顯。美國加拿大混血人種不占主導,而拉丁美洲則混血得十分嚴重,不但是歐裔和印第安人,還有像巴西的歐裔與非洲裔黑人之間,都混血得很嚴重。加拿大也有少量歐裔和印第安人的混血的麥迪斯(Metis)人,多數發生在拉丁文化的法裔與印第安原住民之間。

為什麽兩者會有如此巨大的差異呢?盎格魯-薩克森文明的內核當屬新教文明,與拉丁文明的內核天主教在對《聖經》的領受上存在明顯差別。從《創世紀》亞伯拉罕時代開始,舊約聖經裏多次強調“不娶外邦女子為妻”。因為一旦娶了拜偶像的外邦女子,信奉耶和華神的猶太人就會受到異教誘惑,其子女就更易偏離神的正道。以色列曆史上的偉大君主所羅門王晚年也不遵守耶和華神的誡命,娶了多房外邦公主為妻妾,結果他死後便惡果顯現,國家出現南北分裂,最終均被異族奴役。而正統的猶太聖民,三千多年來都保持猶太血統和猶太教信仰,直至今日。這也是猶太民族數千年亡國不滅族的的秘訣。新約聖經裏福音已經傳人外邦,也沒有不與種族上的外邦人通婚的規定。新約時代的"外邦人",便是信仰和文化意義上的了。新約《哥林多後書》對基督徒的婚姻作了如此忠告:你們信與不信的人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這恐怕就是新教文明的婚姻觀了。

本文的目的不是為了簡單反對異族通婚,而是試圖對中華文明以外其他世界主要文明之間的差異進行探討。所發表的看法是針對主流社會的分析,不包括各自的例外。歡迎大家指教,謝絕侮辱與漫罵式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