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序新博士錯在哪裏?
文章來源: 山哥2009-10-24 12:56:04

海龜博士塗序新在杭州浙大“因病跳樓”自殺身亡事件震動了海內外華人
學者圈。近年來每年有4-5萬中國留學人員海龜的大潮之下,塗案隻能
算是一朵浪花。
斯人已逝,來者可追。反思塗博士的海歸和自殺事件,從中獲取有意
的教訓,對更多的海內外學人,尤其是那些準備海歸者,應該會有所
裨益。

塗序新最大的錯誤在於匆忙走上絕路,了結了自己32歲年輕的生命。
最近40年最偉大的中國人非鄧小平莫屬。鄧小平雖然15,6歲就和周恩
來等一起赴法勤工儉學,24歲就領導左右江起義,成為紅軍主要領導人
之一,可他對中國的主要貢獻卻是在他70多歲以後翻文革案和撥亂反正,
領導中國改革開放。
鄧小平其所以能成就這番偉業,前提在於他能夠經受王明路線,文革和
反擊右傾翻案風三次遭清洗,關押的嚴酷打擊。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是絕對錯誤觀點,“好死不如賴活著”才是硬道理。
無論是在海外還是中國,人要活著,好好地活並不容易,要死亡卻非常
容易。儒家“不知生,焉知死?”是一個大有疑問的說法。“不知死,焉知
生?”才是人間真理。中國出生的學人尤其是理工科學人,多數對哲學和
宗教不甚了了。隻有活著,才有糾正錯誤,重振旗鼓的機會,因此,自
殺是塗序新最大的錯誤。

塗序新的第二個錯誤是不了解中國學術圈,尤其是高校。
中國學術界近年來已有極大的發展。無論是規模和成果,進步令人矚目。
可是繁榮的背後卻有許許多多的弊端。
最大的弊端是權力主導,學術界行政化。說的刻薄一點,當下的中國高
校和研究機構,基本上是黨政領導下的奴仆。如果你有權力靠山,那就
可以呼風喚雨。如果沒有權力靠山,那就要有學術靠山,或者學術上夠
格自立門戶。
其次是學術界“武林化”越演越烈。塗雖然就學於清華,西北大學兩所中美
名校,可他在國內尤其是浙大毫無根基。像浙大這樣的學校,那些學術
掌門人自己的徒子徒孫一大批,一個海龜新人擠在其中,又不夠“長江學
者”之類頂級人材條件,受氣遭羞辱的事情難以避免。除非願意熬上5年8
年,把教學關,人事關,科研關統統過了,才會有出頭的可能。他那個
資曆回去3個月就指望轟轟烈烈,那是10年前的行情了。

塗的第三個錯誤是不了解他的目的地浙江杭州
浙江經過高校合並,由原來的浙大,杭大,浙醫大和浙農大聯合成了新
浙大這個巨獸。造成了高校資源向浙大一家集中,而除了浙大以外,浙
江已經沒有其他像樣的老牌大學。這就是為何塗太太雖然擁有美國博士
頭銜,卻成了海帶(海待)。
更要命的是房價。杭州的房價高達2萬一平米,緊隨京,滬,深之後,而
工資卻遠低於三地。所以可憐的塗博士隻能棲身一間50平米的公寓,而且
花掉一半工資。剩下的2000元要養育一家三口,生活自然十分困難。

塗的最後一個主要錯誤是不懂得“狡兔三窟”
塗一心一意海歸到一個自己並不熟悉的城市和和單位,卻未曾利用自己良
好的條件找好海外和國內的候選去向,實在天真簡單得可惜。在麵臨人生
重大選擇之時,總要考慮好“上中下”三策,以及進退自如的周全之策。

作最壞的打算,爭取最好的結果,理應成為我們的基本態度。

塗序新悲劇錯誤的根本原因在於他以往過於順利,沒有經曆過多少挫折。
高中畢業保送清華,大學畢業順利留美,博士畢業後也沒有經曆找工困難。
因此,他對海歸後困難挫折缺乏基本的免疫能力,非常可惜的隕落了。博
友得勝認為每個人都需要神的救恩和了解生命的意義,實在是至理名言。

願大家珍惜生命,經受磨煉,得享平安和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