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搬新家 上集 尋屋記
文章來源: 珊瑚礁2009-02-05 01:52:08


這篇字老早以前寫的,因為要寫下集,先上這個,給墊墊底~~

  
        這兩天忙,班也不上,網也不上。一天到晚跑商店,買東西,搞衛生,因為爸爸媽媽快要般進給他們租的小公寓了。

        這個搬家,真可謂一波三折。

        爸媽動搬家的念頭是今年初的事。他們決定搬去華埠住,離親戚、朋友、診所、醫院、成人學校、圖書館、以及唐人店鋪比較近,可以比較獨立自理。於是我們開始在華埠以及外圍尋找。

        先找到一個快將完工的老人公寓。格局、大小、朝向、地點、租金都蠻好,就是離華埠遠點,要坐好幾站的捷運(快速火車/地鐵的組合公交工具)。左右猶豫,交了定金。不過最終在聽取了幾個朋友的意見之後,爸媽決定還是不去住了,租金遂如泥牛入海。

        過後有天,和一個朋友聊天,說起這件煩心事。朋友說她哥哥剛好有間房子要出租。房子在華埠,很新,雙臥雙浴,帶地下停車位,環境不錯。就是租金貴點,兩老人住也有點大,問我要不要考慮一下。我說好啊,一天下班後帶上爸爸媽媽跟朋友去看了。那房子坐落在一條濃蔭掩映的安靜街道上,建築模仿大都會的高級公寓,寬大氣派的門庭,樸素但簡約時尚的大堂,,寬敞快速的電梯。特別吸引人的是廚房裏的整套不鏽鋼廚具非常高檔完備,廚房的設計很方便美觀合用,讓人一走進去,就有家的感覺。而且那個單元就在中庭 Courtyard之上,綠樹扶疏,青色入簾,推窗可見。

         當下就告訴朋友要租這套房子。爸媽心痛租金太貴,比上一個老人公寓貴一倍有餘。我對他們說,你們省下來的車費、來回坐車的時間、耗費的精力體力,相比之下,值拉!他們想想也是,這事兒就算拍板定下來了。可巧我那陣正準備回國,於是跟朋友說,回來就搬進去。朋友說正好,因為她哥哥正想做些修繕改造,給 2,3個星期恰恰好。於是我就安心的回國去了。

        從國內回來,馬上找朋友確認搬家日子。朋友說好啊,地方已經好了,隨時可以進去。那天是星期五,說好了下星期一簽租約,搬進去。於是我們很開心的商量購物/收拾大計。

        經驗告訴我們,每當事情看起來太好太順利,往往就是要出問題的時候。唐人埠的好公寓不那麽好找,而且朋友應承租給我的價錢一般隻可以租得同等檔次的一房一浴公寓,It's too good of the deal 拉!

        兩天以後的星期天晚上,朋友打電話過來,東拉西扯,支支吾吾了一陣子。我盡量表現得不在乎的說,阿小R,你有事?直說吧,沒關係的。電話裏見不到小R的臉,不過可以想像得出她尷尬的樣子。原來她哥哥要她轉告我,她嫂嫂的一個親戚,住在遠處的一個小城的,剛剛被診斷患了重病,要天天上唐人埠看中醫,針灸,所以那所房子可能得先給親戚用,不可以租給我們了。

        聽了阿小R的話,我半天沒緩過氣來。不是都已經說定了麽?定者,定也。定了而能隨意更改,何定之有?但這種話說了無益,畢竟那不是小R的房子,理論上她隻是個傳話人。

        。。。。。。於是又開始了一輪尋找之旅。爸媽天天翻中文報紙地產廣告版,看到合適的就打電話過去,約好時間就叫我下班開車帶他們過去看。

        要知道,三藩市灣區各地,治安品流良莠不齊,隔一條馬路可以是天堂和地獄的分別。史丹福大學所在的Palo Alto是傳統的富人區,和住滿貧窮的黑人/拉丁人,罪案不絕的東Palo Alto, 相隔僅一條101公路。爸媽不熟悉各個地區的情況,有時找到地方是大白天你都不敢開車經過的slum。

        好在情況沒維持多久。很快我在craigslist上看到一個廣告,招租一個新Luxury  Condominium,就在唐人埠裏。馬上打電話去預約。接電話的是一個說話有板有眼,彬彬有禮的人,自稱管理公司的經理。一聽之下又喜又憂,喜的是聽起來滿靠譜滿可靠的。憂的是,那不會是個便宜的地方,因為多了一層經管的人,多一重開銷。

        又是立馬趕去看房子。那房子真美!其他的就不提了,單是那3米半4米的樓底就叫我著迷,那種開闊敞亮,真是心曠神怡。用料,設計,景觀比朋友哥哥的房子也是更上一層樓。一房一浴,房間有點小,客廳卻大得驚人,租金則和朋友哥哥的房子一樣。咬咬牙,租了!拖太久了,實在是不想繼續等待尋找下去了。

       於是約好了經理,一個星期後去簽lease,不能馬上簽是因為當時的租客還不能馬上搬走。

       眨眼一個星期過了。那天,約好晚上8點去公寓管理處簽字。我5點到家,上銀行取錢,買好現金支票。數額不小,頭一個月和末一個月的租金,再加上$2000的保證金。回家接上爸爸媽媽,就要去簽字了。

        偏偏媽媽吞吞吐吐,好像有話要說。原來就在那天上午,爸爸在成人英文學校裏的一個同學告訴他,說同學住的那棟房子有單元空出來了,正在招租,而且租金比現在要簽約這個便宜多了。
 
        又來一出。。。我長長出了口氣,$#xxxx%$^#%$%^#!  看看表,都6點多了,也不知道那個公寓經理是誰,電話為何。還好那個地方離要簽字的Condo 隻有兩個街區。於是帶上爸媽,飛車直奔唐人街。到了地方,按爸爸同學家的門鈴進去,看了一下地方,拿了房東甄先生的電話,打過去。甄先生倒是很好人,答應馬上過來開門給我們看,於是就站在玄關處等房東。

        怎麽描述呢?這個地方完全是另一回事。好像很多年以前我們住過的筒子樓,木樓梯,跟本沒有電梯。樓道裏的地毯髒兮兮的,微有瘴氣熏人。室內小得不可以再小,進門一條頗寬的走廊,左手一個門進去是是浴室,麻雀雖小,五臓倒還齊全。走廊盡頭是一個小小的凹進去的地方,後來我選了個IKEA的小電腦櫃放進去,寬窄高矮恰恰好,此是後話了。然後走廊往左拐了個彎。盡頭是廚房,倒還敞亮。右手邊則是一間開放的,用短牆分隔成一房一廳Studio。Studio很小很小,隔開了就更小得不可思議。窗子倒很多很大,但玻璃是單層的,牆壁也很薄的樣子,看來完全不隔熱保溫。

        我有個觀念,假如你住的"豪宅",好比之前那兩間Luxury Condo,家具設施盡可以簡略,樸實。平淡不掩瑜嘛! 可是假如家狹小簡陋,軟件就決不能馬虎,否則每日裏呆在那空間裏,多沮喪,多絕望! 於是看著這間如此老舊簡陋的公寓,頭就開始大,開始默念得要做多少修葺,裝飾,才可以把房子弄得具有"可住性"。

        其實一踏進那棟樓裏,我第一個念頭就是: This place? Forget about it! 但是媽媽一聽租金就兩眼放光芒,連聲對房東甄先生說:我要啊,我要租啊,你幾時可以把房間交給我啊?固執得半句我的反對都聽不進去。

  一般的人,大多願意做世俗意義的"好人",願意別人誇你好,誇你能幹,誇你孝順,我也不例外。當然也是真孝,不過孝而不順。不喜歡這個地方除了覺得居住環境不夠標準,要花太多金錢、氣力、精力去改善,還擔心可能被親戚朋友誤解我對父母照顧不周,沒有用心,盡力。(額是相當俗氣加虛榮的,額知道,額檢討...)不過幾相權衡角力,最後還是依從了爸媽的意思,把房子租了下來。至於另外那間Condo,隻有硬是老著麵皮打電話,在最後一刻取消了約會,道了麻煩抱歉。不過那棟房子確實好,據說那套空房子立馬租了出去,租金收得好象比向我們要的還高。

  由此,我的奔波勞碌日子正式開始拉!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集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