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工五年,兒子得到什麽?
文章來源: Easy.Spin2009-10-24 18:34:13


基督徒家庭有個“好處”:服務的機會很多。兒子才上八年級,就被“征召”去附近的養老院當義工。為減輕老年人們的寂寞,一位退休的牧師每星期三晚上在那養老院辦聚會,是那裏每周的一大盛事。兒子去彈鋼琴伴奏,每個月當班一次。

從來沒去過養老院,第一次帶兒子去當班,不曉得該期待什麽。提早到了聚會的地方,場地空曠曠的,沒幾條椅子,還一股濃濃的尿騷味,有沒有搞錯地方?正在遲疑中,四周一陣騷動,輪椅一輛輛推過來,占滿了聚會的空地,約二十人。原來這養老院裏住的是需要特別照顧( assisted living )的老人,大都坐輪椅,有的躺在病床上推過來。他們有隨身帶尿壺的,掛點滴的,一身繃帶包紮起來的,肢體殘缺的,大都眼神滯然,少有表情,可謂觸目心驚。我心頭一沉:兒子一直是個溫室裏的花朵,未曾接觸過人間淒慘的一麵,他受得了嗎?

這位牧師倒是滿臉笑容,忙著和每一位老人寒暄,閑聊家常。歡笑是有傳染力的,短短幾分鍾,這裏就稍有生氣。隨後開始唱歌,牧師領唱,兒子伴奏,所唱的不外乎是“奇異恩典”之類大家耳熟能詳的老歌。那一群老人中,大概有一半唱得挺認真的,另一半則沒什麽反應。歌聲倒不是問題,兒子鋼琴聲宏亮,牧師和一些親友都大聲唱,聽起來還不錯。

唱幾首歌後,開始玩猜謎問答遊戲。謎題範圍真是包羅萬象,政治,外交,科學,人文,運動,藝術,樣樣都有。令人驚訝的是,這些老人還能記得三十年前那一個足球隊得冠軍,那一首歌是誰唱紅的。相形之下,我像個老年癡呆,一無所知。答對問題的,興高彩烈,真像小學生,有的還忍不住要發表一下高見,實在可愛。

猜謎問答後,牧師用幾分鍾講一段勉勵的話,大意是神愛他們,無論他們經曆到什麽困難,都會和他們同在。我真心希望,他們的信心可以為他們的生活帶來希望和力量。隨後,我們又唱幾首歌,在禱告中結束一個小時的聚會。他們的輪椅一輛輛被推走,一半的人顯然高興很多,另一半的人仍然麵無表情。

回家路上,兒子和我都很沉默。一下子經曆這麽多,心潮洶湧,不知從何談起。他彈琴沒問題,也沒想打退堂鼓,就持續下去了。第一次談到他心底的感受,是某次聚會後回家的路上。媽媽開車,他突然很嚴肅地對媽媽說,這些老人好可憐,以後父母親年紀大了,他無論如何絕對不要把父母送到這種地方去。我們聽了感動得說不出話來,沒想到他的心裏想的是這種事。

陸陸續續,他開始談一些養老院裏的事。那個人聰明無比,以前一定頗有成就,那個人很少有親友來探望,一定很寂寞。有時,他也表演鋼琴或橫笛獨奏,娛樂一下。尤其是他要比賽的曲子,常常在養老院預演。那裏的老人們,對他的演出總是大大讚美,大大感激。幾年來,我們看到兒子的愛心和自信心就在服務中練大了幾個尺寸。他不但想為那些老人們做些事,也看到自己的確可以為他們做事。

申請大學的時候,兒子把五年來在養老院當義工的經曆,寫成一篇散文。並不見得是為自己吹噓,那五年的義工生涯,確實是他一生中值得一提的經曆。從申請的結果看來,那篇散文顯然感動了不少評審委員們,很少高中生有這樣一段可歌可泣的心路曆程。

大學的幾個暑假裏,兒子都應邀回到養老院去伴奏。他還關心著那些老人們,那些老人們也紀念著他。很慶幸兒子有機會學習克服尿臊味和觸目心驚的外表,體會到美麗的人心。他所得到的,可能比那些老人們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