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出賣了德國
文章來源: 德國廣龍2009-01-16 00:39:45

    二戰失敗, 德國被占領, 至今德國的土地上還有美國英國法國的駐軍。德國是沒有主權的國家, 政治上經濟上實際是美國的附庸。 德國的科技和工業水平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 高質量的"德國製造"是德國在國際上立足的根本, 為德國贏得了高質量高信譽的無價聲譽。德國是無主權的二流國家, 往往被其他國家包括中國認為是富裕的一流國家。 德國民眾對美國心存感激, 沒有美國二戰後的幫助,就沒有今天富裕的德國。 但政治上的小國和經濟上的大國是德國民眾即要接受卻難以擺脫的束縛。

    蘇聯1990年徹底放棄對東德的駐軍, 使東德徹底"解放"。 然而, 美軍英軍卻仍然駐紮在德國,並沒有放棄對德國的"統治"。 一旦出現德國民眾反對美國入侵伊拉克的行動時, 得到的是美國的製裁和懲罰。 德國民眾在美國的統治下並沒有自己的民主和自由。 最後, 當美國自己都承認入侵伊拉克證據有誤時, 被美國孤立的德國卻重新回到了美國侵略陣營, 和美國一起"分贓"。 德國民眾對這不勞而獲的"禮物"沒有質疑地笑納了。 這是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功勞"。這使德國再次成為侵略者的附庸。 為了表示對美國的感謝和忠誠,自然要和俄羅斯和中國對抗, 西方陣營裏是沒有免費的晚餐的。這是不成文的西方遊戲規則。
    對蘇聯的"投降", 美國並不滿意, 希望俄羅斯和德國一樣成為美國的附庸, 否則美國是不會停止對俄羅斯的圍剿的。 北約東擴就是具體的行動。 而德國是現成的基地。 美國要的不是和平, 美國要的是統治全世界的霸權。 德國是他實現這個目標的幫凶。 這就是默克爾的價值觀, 德國統治不了世界, 但願意做和美國一起統一世界, 首先是統一價值觀。 作為俄羅斯和中國這樣的主權大國, 當然不是默克爾的盟友, 他們的價值觀當然是危害德國以及西方盟友的。 德國反華反俄的底氣不是靠德國的工業和經濟大國的地位,而是有美國這個後台老板的支持。 然而, 這個大老板靠不住。 在北京奧運會上,美國就把德國出賣了, 讓默克爾一個人成為抵製中國的西方反華英雄。 被德國政治家苦心建立幾十年德中關係良好儲蓄, 被默克爾幾個月就消費光了, 成為德國曆史上獨一無二的敗家子。 一直被中國大眾認為是朋友的德國突然間消逝了。
 
    耗盡家底的默克爾這次訪問中國"朋友", 如何得分於德國民眾和中國民眾呢? 真正對中國和德國民眾有利的是默克爾糾正其錯誤言行, 補償對中國和在德廣大華人實質性傷害。 否則, 默克爾跑到中國空洞虛偽表演不僅得不到中國民眾的諒解, 也浪費了德國納稅人錢。 默克爾有資格批評中國, 中國包括在德國的華人更有資格批評她和她領導下德國的錯誤行為。

廣龍 2008-10-19

注: 該文未被德國之聲刊載,  德國之聲2008年9月底至12月14日幾乎每天刊載廣龍的評論,廣龍陸續將公開幾篇德國之聲沒有公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