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來了
文章來源: 德國廣龍2009-01-03 06:36:26
    德國媒體對中國的報道有一個最突出的問題, 就是為批評而批評. 這是德國媒體的重大缺陷. 德國媒體在執政黨的影響下, 對其政策盲目附和與支持, 以跟隨政府為己任, 以鼓勵讚同民族主義為中心, 缺乏全麵客觀的意識, 缺乏保護公正自由意識, 缺乏批評錯誤言論的勇氣, 使政府和個別媒體的錯誤和偏見無法被糾正, 造成德國媒體一錯再錯的惡性循環. 最終喪失了媒體對政府的監督作用, 並且誤導了德國民眾. 德國媒體懲罰了客觀的記者. 在被指出他們報道存在錯誤時, 他們推諉, 他們抵賴, 他們不糾正錯誤, 他們嫁禍於人. 我們看到一個專製危險的媒體. 德國媒體失信於德國民眾, 失信於華人.

    德國媒體一向熱衷於本國負麵報道和醜聞, 的確對政府和社會問題起到一定監督作用. 因為德國內部根本利益一致, 都想社會更進步和規範. 他們不僅對社會問題有切身感受, 而且, 更容易參與和監督改變不良社會現象的工作. 這種負麵報道能夠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然而德國媒體熱衷於中國的負麵報道, 為什麽就有這麽多反作用呢? 德國政府和中國政府的根本利益不完全一致, 一旦出現衝突, 各說各話, 推卸責任, 容易激化民族情緒. 比如中德貿易差, 政府沒有好的解決方法, 使德國媒體和民眾不滿, 敵視中國情緒馬上上升. 德國媒體習慣於揭露醜聞而不善於解決問題, 因為揭露醜聞是他們的任務, 解決問題不屬於他們的工作範疇. 德國媒體處理德國或西方國家的醜聞, 總有人給他們擦屁股, 所以輕車熟路, 不會出現問題. 但用同樣的方法對待中國問題就大了. 對中德貿易差, 德國有關部門沒有很好解釋貿易差有積極的因素, 加上有關部門因為自身問題嚴重, 就等著替罪羊出現. 中國做替罪羊既簡單, 又沒有風險. 政府的失職和錯誤造成媒體片麵強調其負麵因素, 就使問題複雜了. 負麵報道造成了狹隘的民族情緒上升, 有了狹隘的民族情緒, 就有了偏見和歧視. 這時候不負責的政客再捅了中國一刀, 當然獲得德國民眾的強烈支持. 這種情況下德國媒體更不敢得罪民意, 與此同時更出現了極端的媒體業的兩個和中國有關的政治迫害事件, 在政治壓迫的情況下"反華聯盟"應運而生, 哪個記者都不想因為中國失去飯碗. 所以不給記者平反, "反華聯盟" 就不會消失."反華聯盟"把中國負麵題材加在一起, 僅僅是狹隘的民族情緒就足以毀滅正常的中德關係.

    就象狼來了的故事那樣, 我不再相信德國媒體的公正, 海外華人也不再相信, 海外華人不是間諜, 達賴集團和FIGONG不是間諜, 胡J也都不是間諜. 揭露德國媒體專製的海外華人更不是德國媒體汙蔑的共產黨和五毛黨. 反而那些汙蔑華人的媒體和組織有明顯的政治背景. 默克爾政府和她的媒體是"反華聯盟"的主幹, 作為睾丸的達賴集團和FIGONG不斷為強奸民意輸送邪惡的子彈.

    默克爾政府是整個"反華聯盟"的核心. 讓人感到驚奇的是, 默克爾來自鐵幕專製的東德, 曾經是專製的受害者, 而她又把東德式的專製帶給了德國, 成了專製的得利者. 她的朋友是沒落專製的達賴和專製霸權的美國, 這是巧合還是必然呢? FIGONG和胡J如此愛戀她, 他們的氣味肯定是一樣的. 德國"反華聯盟"都是拉屎不擦屁股. 時間一長, 受害的是兩國人民, 同時損害德國民主自由的形象. 那些醜化中國和"反華聯盟" 一個鼻孔出氣的政治家和組織都有專製的重大嫌疑.

    德國總理默克爾和德國媒體的反華行為是刻意的. 他們不是不了解中國, 他們是太了解中國了, 他們知道一個比他們弱小的專製國家政府的任何言論和行為都會被德國民眾嘲笑和批判. 他們隻會認同和屈服於強權和霸權, 而不是正義. 德國總理默克爾不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美國, 對待法國, 對待英國, 對待俄羅斯, 對待以色列..., 德國媒體同樣不會去醜化他們真正本應該醜化的侵略和專製. 侵略和霸權遠比中國的負麵醜聞危害大, 他們屈服於霸權卻躲起來了, 甚至為其吹號擊鼓. 中國政府承認其人權和言論自由的問題, 改革開放30年以來, 人權更加被重視, 言論更自由. 雖然速度很慢, 但確實在進步. 而德國呢, 號稱言論自由, 卻專製地限製言論自由和迫害客觀討論問題的記者, 其專製性質比中國政府更惡劣, 德國是言行不一, 賊喊捉賊! 醒醒吧!愚弄人民的媒體和政客. 醒醒吧!被愚弄的人民. 警告德國媒體達賴集團和FIGONG不要斷章取義, 不要偷梁換柱, 正是他們在搞專製搞政治迫害, 他們會自食其果的.

    作為普通草民的廣龍, 眼看著德國在邪路上越走越遠, 眼看著民主自由平等被踐踏, 我寫信給德國主流媒體, 我寫信給德國總理默克爾, 告訴他們不能再這樣下去. 然而, 我的信肯定是他們的垃圾郵件了. 我不想德國墮落, 我不想我的孩子經曆納粹德國, 我焦急, 我痛苦, 但在龐大的專製機器麵前, 我的聲音太微弱, 我的力量太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