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學方麵的一些討論及文章有感
文章來源: Chang_Le2018-11-01 18:51:40

最近看到文學方麵的一些討論及文章有感,記錄在此。

 
討論是從讀不讀武俠小說開始的,轉發的文章,作品包括:
 

王朔批金庸,金庸回複了,一塊發你看看

 
 
野夫:王朔《美人贈我蒙汗藥》寫作出版真相
 
 
美人贈我蒙汗藥
http://www.shuku.net/novels/wangshuo/mrzwmhy/mrzwmhy.html
 
 
 
下麵是我的發言:
 
我沒讀過武俠小說,是真沒讀過,曾在朋有的大力推薦下,看了幾頁就看不下去了。看了大家的帖和轉發的帖,長見識了。  我也基本同意雞蛋要是好吃,就不必追究下蛋的雞怎麽樣了。音樂也是這樣,聽說李斯特,瓦格納都特花,特別是瓦,朋友妻也睡。但他們的音樂還是很棒的。
 
王朔看不下去武俠小說,我很能理解;但覺得他似乎有點求全責備了。武俠小說本來就是那麽個種類,如果他說的那些缺點都改了,那大概就不是武俠小說了。
 
王朔的小說我也沒讀過,但他參與編劇的電影,電視劇還是看過一些。感覺他的東西還是很有現實意義的,盡管他的風格我不是特別喜歡。讀了“野夫:王朔《美人贈我蒙汗藥》寫作出版真相” ,才知還有這件事。看到王朔不光講義氣,還有正義感,令人佩服!  那篇對話本身比較長,得空再細讀。謝謝轉發。
 
由此聯想,中國近幾十年,究竟有什麽在曆史上站得住的 作家和文學作品? 這是我想向諸位網友誠心請教的問題。
 
比如有人稱得上是中國的雨果,托爾斯泰嗎? 
 
遠的不說了,近年,我曾在佳蓓的推薦下讀了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渡邊淳一的《失樂園》。中國有哪些能與這些比肩的?
 
還曾在益豪的推薦下讀了葉廣岑的《豆汁記》,覺得很不錯。還有哪些與之水平相當的作品?
 
對了,那些都是她們在網站上公開推薦的。
 
還得說一句,我不大喜歡諾獎得主莫言,《豐乳肥臀》也沒看下去。
 

關於俄羅斯文學為什麽出了那麽多偉大的作品,,很感歎! 至於其中原因,以前中國正統的理論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但這似乎解釋不了,因為俄國19世紀的經濟落後與西歐國家;記得也有理論解釋這是“例外”,認為經濟落後,政權專製,導致人們生活痛苦,而“痛苦出詩人”,這種環境反而激發了俄國知識分子的創作。這種“理論”也顯然站不住腳,因為經濟落後,政權專製的地方多了,怎麽沒都像俄國那樣?當然我也沒有好的答案,但猜想和民族性格有關。

想起前些年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作者是上海重點中學老高三的,他說,上高中時,曾由學校安排,和一位烏克蘭高中的女生成為筆友,用俄文互相寫信,主要是為了幫助學俄語。他們還在信中寫詩。那女孩曾說,一個沒有詩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大意)。當然後來斷了聯係。文革中,他原本保存的信不敢留著,全燒了。

有網友說“我覺得中國出不了偉大的文學家是因為中國人普遍不喜歡麵對或承受苦難。”  我覺得很有道理,中國老百姓更喜歡“大團圓”,”皆大歡喜“的結局,說到底是個民族性格和傳統的原因。 當然,咱們都不是專門研究這些的,有感而發,隨便聊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