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想做好人,容易麽?
文章來源: insight7772014-04-07 23:12:42

2014-04-08 臨風 ijingjie

?@中國頂尖富人們不僅以大V身份在微博上充當人生導師,也開始積極追求財富之外的善,同時向各種宗教靠攏,尋找自我的救贖。意識到信仰的需要是突破,如一個重病人承認自己有病,更重要的還要找對藥方即信心交托的對象。

 

《境界》獨立出品經商有道】

臨風(美國)


從鐵腕到慈善心腸

 

被國人稱作世界第一CEO”GECEO傑克·韋爾奇於今年411日在成都出席慈善晚宴。將近500名企業家終於見到了心中的偶像。連李嘉誠的侄兒都從香港趕來。韋爾奇周圍有許多黑衣保鏢和助手保護著,威風十足。

 

國人稱他是管理之神GE的員工卻稱他為中子彈,因為他裁員決不手軟,對內部人員殺傷力很大。退休已經11年,為何企業界還如此瘋狂?正因在CEO任上,他無情地減縮開支、並購或脫手企業、注重品質管理,在華爾街交出了亮麗的成績單。大家都希望能向他取經,學習他管理上的視野和手腕。

20109月接受脫口秀主持人查理·羅斯訪問時,中國企業家馬雲的問答不同凡響。他特別關心社會上貪字當頭的惡習。他個人的理念是:我們生活的目的是經驗生命,不是賺錢。據估計,他的財產總值在34億美元之譜。不過他表示,他不認為這些錢是他個人的。


一個人的用度有限,不可能全花在自己身上。他希望用這些錢幫助中國建立更多的工作機會,改善環境汙染。他認為,中國最大的資源就是年輕人,他要幫助這些人創新。

不過,馬雲對信仰的認識仍在好奇階段。7月初,有網友發布了馬雲、李連傑等人拜訪氣功大師王林的照片,隨即引爆網絡。馬雲在微博中說,過度的沉溺信仰和迷失信仰都是迷信,今天我們是後者,自己要永保好奇

 

SOHO的潘石屹和張欣最近幾年接受了巴哈伊的信仰。兩年前,張欣對記者說:如果你認識6年前的我,你會覺得這是一個極討厭的女人。她說那時的自己很驕傲,很不可一世,態度不好。但她開始塑造一個與過去很不同的形象:一個超越了物質追求,重視道德,謙卑、寬容,並熱衷於慈善與教育的信徒。


她說:巴哈伊改變了我。她希望宗教能幫助中國克服物質發展飛速而精神發展滯後的脫節狀態。我希望他們的新生能夠體現於他們作開發商的經營理念。

萬科的硬漢王石,今年4月在昆明也表達了信仰的需求:冥冥之中有一種力量,就是信仰。就是我們企業家,除了我們本身是賺錢、是盈利,是擔當,我們應該有信心(信念)。他並且解釋說:我是搞通訊的,和政府部門打交道,我現在如果堅守我的底線和倫理價值,我做一個億,會做得很好。但是如果我突破底線,我可以做10個億,20個億。


言下之意,因著他的信念,他寧願做一個億。他問了一個很尖銳的問題:就是你做大的目的是什麽?他接著說:我們為我們的尊嚴活著,為我們的價值體係活著,最後多大,要有結果,要有目標。你覺得這樣活著要有意義,這是很重要的。

兩次登上過珠峰的王石問:人活著為什麽?他給自己提供了答案:如果我們缺少了信仰,把信仰當做GDP,把信仰當做為了賺錢,一切為了賺錢和GDP,把一切犧牲了,這是很糟糕的。能夠聽到這些話,讓我非常興奮。

與這些企業家交往過的人應當知道,他們並非以慈悲、救世的心腸起家。可是如今他們都意識到,為了賺錢而失去底線並不能帶來人生的意義,不能帶來快樂。這或許也是陳光標熱心公益的動機吧?他宣布死後要把所有的財產捐贈給慈善機構。他們紛紛體驗,在財富以外要追求更大的善。

我在做上帝的工作

 

難道這不同樣就是比爾·蓋茲的故事嗎?2008年,他以52歲的高齡從微軟CEO的位子退休,與夫人梅琳達共同專心從事蓋茲基金會的慈善工作。退休前的蓋茲也是個很難相處的角色。對外,他商場上的作風是趕盡殺絕,不留活口。對內,他對下屬嚴厲,要求高,不滿意的時候會當眾申斥。


他最常說的話就是:我一生從來沒有聽過比這還愚蠢的事!你為什麽不幹脆放棄你的股權,參加《和平部隊》(Peace Corps)算了?你要我替你在周末加班完成嗎?。真是毫不留情麵!

所幸蓋茲有對很好的雙親。據說他們家庭的宗教背景是基督教公理宗。母親是著名的慈善家。雖然母親已逝(1994),可是她熱心慈善的家風卻深深地影響著蓋茲夫婦。


蓋茲一生最大的樂趣就是解決問題,以前解決的是商業上的問題,如今在解決人類生存的問題。蓋茲夫婦基金會的運作方式模仿洛克菲勒基金會,要解決政府機構無法解決的全球性問題。他們基金會的口號就是:所有的生命都有同等的價值

最近幾年來,他們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要滅絕小兒麻痹症。今年1月,他在英國《每日電訊報》的訪問談話中提到,基金會在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推廣注射小兒麻痹疫苗的工作。他說:我在做上帝的工作。記者聽到很吃驚,居然會從蓋茲口中冒出上帝這個詞,簡直不可思議!

蓋茲解釋說:這種想法並非與宗教直接相關。我們做的關乎人類的尊嚴和平等。我奉行黃金律,相信每一個生命都有同樣的價值,我要人怎樣待我,我就應當怎樣待人。這不就是耶穌話嗎?

雖然梅琳達是位天主教徒,蓋茲卻從來不提宗教信仰。十年前《時代雜誌》訪問他,他認為參與有組織的宗教儀式是浪費時間。如今,或許因為看到太多人世間的苦難,他居然開始把自己的工作視為上帝工作的一部分。這顯然與他早年不留活口、不留情麵的態度大相徑庭。他所生長的(基督教)土壤似乎終於開花、結果,使得他對人生有了不同的視野,改變他的價值觀。

這幾位有成就的人殊途同歸,在人生的旅途中更上層樓,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以後,他們便能看得更清楚,體認到追求財富和名位不再能定義他們的人生,也不再能滿足他們深處的需求。他們把人生對意義的的追求提升至信仰的層次,尋求歸屬。

一個人的錢越多,他的行為就越不象人?

 

然而有馬雲和蓋茲這樣的視野和信念的人到底是鳳毛麟角。就如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CEO俞敏洪所說的:國內絕大多數的企業家和商人所關心的就是賺錢,沒有什麽其它的信念。誠信不是商人該考慮的問題。誠信是體製、社會性的問題,不是商人的私人道德所能處理的,客觀條件不容許他誠信。

換句話說,俞敏洪認為,在現存的社會現實下,雖然無誠信並非商人的本意,但是形勢比人強,那卻是無可避免的結局。我不知道,是否:汙染環境、販賣假藥、毒奶和有害的食物,這些都不是商人應當關心的呢?為了討生活,在權錢結盟的現實下,說真話不再受到鼓勵,瑪門(金錢萬能)實質上就成為商人唯一的信仰,而且是帶著宗教熱誠的信仰。這是劣幣驅逐良幣的社會現象。這樣的社會是病態的,人生是分裂的。

不但如此,人類趨惡的本性最近更得到科學的證實。近年來,心理學界開始研究財富與權勢對人類心理和社交的影響。這個議題原來是社會學家、人類學家研究的範圍,現在心理學家也開始感覺興趣了。


201271日出版的《紐約雜誌》登載了一篇學術味很重的文章,題目是《金錢與同情心的落差》(The Money-Empathy Gap)。文中介紹了好幾個不同研究機構的研究結果。他們共同的發現證實:一個人的錢越多,他的行為就越不像人,他就更沒有仁慈心。

文中介紹一位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的心理學家保羅·匹福(Paul Piff)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所發表了一篇論文:《高層社會的不良行為可預期地增加》。通過測驗、在線遊戲、問卷調查、實驗操作、並實地考察,這位心理學家發現:生活在社會經濟的高階梯的人會失去人性。他們更不講道德,更自私,更關閉自己,並且更不體恤他人。


他發現,當你在遊戲裏把一個人放在更有特權、更有權力的位子上的時候,他們就會表現得像是個獨攬大權的人。這或許也是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原因之一吧?如果沒有更深的信仰,先富起來的人,就更有專權的衝動。

在觀察道德行為的模式時,研究者發現:社會經濟地位對人莫不關心之間有強烈的相關性,位子越高,財富越多,人就越容易欺騙,幾率比貧窮人高出三倍。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如果你同意下麵這個句子,那麽你可能就是這樣的人:為了做個成功者,最重要的是必須不放過每一個機會。這些研究說明,要等到有錢後再生發同情心,幾率很小。

針對人們的貪婪,使徒保羅曾經說了一句很發人深省的話: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真理),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一個被金錢奴役的人生是個失去底線的人生,他再也找不到安寧。


其實,這樣的人生是悲哀的,它讓人感覺渺小,不敢麵對自己,失去了靈魂,隻能用膺品填充內在的空虛,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這說明,人都有追尋信仰的需要,越早覺醒越有希望走出牢籠。

他們的發現同樣適用於我們這些平凡人身上。雖然沒有幾個人在事業上能夠爬到山頂,但快樂的原則卻是一樣的。如果我們要等到做到馬雲第二,再來思考人生的歸屬,那我們大約一輩子都會活在愁苦的裏麵。

自我的盲目要靠謙卑來刺透

 

能意識到信仰的需要是個很大的突破,然而,這不過是認識人生的第一步,就像一個有重病的人,知道自己病情嚴重隻是通向健康的第一步。

更重要的是,病人必須麵對現實,特別是自我的認知,不能逃避。西方有句諺語說:通往地獄的道路都是由好意鋪成的。意思是:用意縱然好,但如果沒有麵對事實,采取正確的行動,後果還是堪慮。

經過多年的觀察,我發現人類最大的弱點就是自以為是,不願麵對自己的盲點和缺陷,總是隱惡揚善(隱自己的惡,揚自己的善),並不關心真理(真實情況),特別是有關人心靈需要的真理。無知和窮困並非人類最大的問題,人們的自私、武斷和偏見的本能才更嚴重,因為那蒙蔽了他麵對真實的能力。


如果沒有堅強的信仰幫助他自省,他對自己是盲目的。這樣,就算一個人的用意良好,他所帶來的傷害(災難)往往並不亞於他的貢獻。以眾人心目中的偶像韋爾奇為例,整體而言,他的貢獻到底是正麵的,還是負麵的,就很難說。

孟子的《公孫醜章上》有段非常精辟的話: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 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講白了,就是:麵對真實、勇於認錯、推己及人、追求共善。隻有抱著這樣求真的態度麵對自己,才會意識到,自己往往就是問題的根源。也就是說,自得的人永遠活在虛假的安全感中。雖然有少數例外,但是往往當一個人覺得自己成為人上人了,那麽這也就是他成為惡魔的開始。

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選擇:一是活在當下,讓生存的衝動和隱藏的盲點繼續掌握我們的人生,讓他人的價值觀來定義自我和自己的價值。這是個被定義的人生,它似乎相對地安全,因為它隨波逐流。這大約是俞敏洪所推崇的人生。事實上,這樣的人生充滿了焦慮,因為他不過是個溫度計,隨著外麵的溫度而升降,而不是個調溫器。

17世紀法國著名的數學家、哲學家和物理學家帕斯卡說:人類的認知有三個層次。身體(感官)是最低的次序,受欲望支配,這樣的生命不斷想要取得權力與資源,按身體層次而活的人結局必然虛空。比身體高層次是心智(頭腦),心智是有理性思維操作。他認為笛卡爾的缺陷是,他以為人類認知就停留在這個層次。

帕斯卡認為,單靠感官和心智所得到的知識不是確定的知識,那是有限度的,會隨著人類的進步而改變。但那些聰明得不得了的人,以展現自己的智力為樂的人,必然狂傲起來,再也無法超越。人類還有一個更高的認知層次就是慈愛(charity),它與人的心靈、直觀和人類生存最基本的真理(first principles)息息相關。

在這個層次所認識的真理是理性無法達到或超越的,它需要借助信仰的力量。有這樣認知的人才真正體會到自己的有限,因此向上尋索,指向上帝。真理必然是永恒的,人的生命也包含永恒性,如果忽略了人的永恒性,一切的追尋將是無謂的。真知識使人做個真理的追尋者而不是真理的定義者,讓真理定義自己的人生。

他以謙卑來刺透自我的盲目,放下自以為義的慣性,看他人比自己強愛人如己,追求改變生命的信仰。

58日剛去世的哲學家和基督徒思想家魏樂德(Dallas Willard)早年曾經說過一句話,自從2002年聆聽到魏樂德親口說出這句話以後,它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徹底改變了我防禦性的思考方式,讓我的視野豁然開通。

如果你能找到一個更好的道路,耶穌會是第一個告訴你走上去。如果你不相信他(對真理)有這樣的執著,你就是對耶穌沒有信心。因為你真正想的是,他會鼓勵你相信假東西。

隻有真正代表真理的人(耶穌)才有這種自信,不會害怕真理會被膺品所替代。接受了耶穌作我人生的道路、真理和生命,給了我極大的解脫和自由,讓我藉著耶穌的視角,能夠對人生、對他人也充滿熱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