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談爵士樂
文章來源: 簡寧寧2012-09-08 13:13:42

在我還對哈林那一場爵士/搖滾演唱會念念不忘的時候,昨天,很偶然的,我在一本林語堂寫的小書裏看到了下麵的話:

 

“如果你要叫一個三歲大的小孩聽音樂,你該怎麽辦? 他一點都不會注意音樂。你要怎樣做才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呢?先製造出一些噪聲,他就會開始注意了。你可以把高的音弄的非常尖銳,低的音弄得很低沉,伸縮喇叭就是這麽回事。然後扯起喉嚨叫 出你所知道的最富戲劇性的聲音,反正能使那個小孩清楚地聽到就是了。然後抖著膝蓋使自己看起來很滑稽,踮著腳蹲踞著,把手豎在耳朵旁摹仿驢子的驢像。小孩就會高興地拍著手笑個不停。” "(摘自林語堂《唐人街》,寫的是19301940年代的故事)

 

“這就是爵士樂隊在台上所作的,而且也產生了他們預期的效果,仿佛所有的觀眾都是三歲大的孩子一樣。”

 

 

哈,原來那個時候的人們,是這樣看待爵士樂的。

這又讓我想起曾經讀到的,兩首寫於上個世紀初的打油詩 

陽曆初三日,同胞上酒樓。一張民主臉,幾顆野蠻頭。細崽皆膨脹,姑娘盡自由。未須言直接,間接也風流。

“處處皆團體,人人有腦筋。保全真目的,思想好精神。勢力圈誠大,中心點最深。出門呼以太,何處定方針。  (摘自《哇聲一片又何妨》,作者雷頤)

這兩首詩諷刺的是當時一些新潮的外來用語,比如“團體、腦筋、目的、思想、精神、方針、同胞、民主、膨脹、自由、直接、間接”等等。誰能想象,這些在日後被各黨政團體重複無數次的陳詞濫調,在當時被視為是衝擊漢語言文化純潔性的洪水猛獸呢

我沒有研究過音樂史,不過我想,也許音樂的發展也和語言一樣,要遵循一個“約定俗成”的規律吧?那些曾經刺耳的聲音,隨著我們和它們接觸的越來越多,而變得逐漸熟悉,喜愛,離不開了?“事實上不是人們開始喜歡爵士樂,而是人們開始活在爵士樂中,他們別無選擇,漸漸適應了爵士樂節拍不分,段落不明,不能引起共鳴的搖滾節奏。”林先生這話說的很不情願呢!

不同的音樂,就如同不同的語言,在一個特定的時期,記錄著人們的喜怒哀樂,仿佛是海浪衝刷在岩石上留下的各種印記。千百年以後,舊的印記全部被遮蓋,而岩石矗立依舊。

我突然想,下個世紀,人們耳朵中的“好聲音”會是怎麽個樣子呢?

管它呢!人生不滿百,吼一次,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