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與刻薄 — 和維州血案有關的感想(二)
文章來源: 綠豆紅茶2009-01-30 16:41:15

既然自費出國念大學不是大多數人厭惡楊欣的理由,那麽又是什麽,使得很多網民不願意相信她的善良和無辜呢?

這些原因總結起來就一句話:楊同學沒有達到這些人心目中“好女孩兒”的標準。

 

雖說從照片兒上看,這姑娘的衣著算得上樸素,氣質也算得上大方。可要命的是,她怎麽可以年紀輕輕就交過四個男朋友呢?怎麽可以在二十二歲之前就有這麽豐富的感情經曆呢?她的現任男友,怎麽可以那麽癡心專情,為遠隔重洋的女友大放溢美之詞呢?這可真真是戳著了好些人的痛處。不管是腦子裏多少有點兒封建殘餘的,還是習慣於用“婦德婦道”衍生出的行為規範來約束自己老婆的,或者活到三十好幾還沒拉過帥哥的手的,他們看著楊同學的背景經曆,是怎麽看怎麽不順眼。過去是“寡婦門前是非多”,現在還得加上一條“善交際者遭白眼”,當然這個“善交際者”得是個女的。

 

也有好多評論文章呢,開始先是表達了對楊同學的同情和惋惜,然後筆鋒一轉,引出他的主題,那就是“現在的好多女孩兒在生活上太隨便了,太急於揮霍她們青春亮麗的資本了。你瞧,發生了這種事情,唉!其他的女生可千萬看好了,要吸取這個教訓,做人要穩重踏實,blah, blah, blah…

發出這種感慨的人,我相信他們有著悲憫的心,有著美好的願望。他們用詞不偏激,不下流,說話不強詞奪理,也不做捕風捉影之事。比那些汙言穢語謾罵楊同學的人,他們是強太多了。可是我不得不說,他們對凶手,仍然是寬容的;對楊同學乃至其他女生的要求,仍然是苛刻的。

為什麽這麽說呢?就拿這個“在生活上太隨便”為例。我相信大家都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可是這個“生活”,難道是女孩子一個人的事兒麽?如果這個女生的男友,或者她正在dating的男孩兒,是一個在“生活”上特別嚴肅的人,是一個把兩性關係看得特別神聖的人,那麽他又怎麽會同意這種“隨便”的生活方式呢?又怎麽會鼓勵和縱容女友這樣做而不予以拒絕或製止呢?所以你完全可以說,一個“隨便”的女孩兒身後,肯定有不止一個“隨便”的男孩兒。就連我老爸這麽傳統的人,都會在評價當今的大學生時,說出“現在的好多年輕人啊,實在是太隨便了”這樣的話。可以看得出來,他老人家對學生小兩口去校外租房的事兒不太看得慣。可是他很明白,“隨便”的是年輕人,可不光是女生。

反過來說,假如一個男生在二十幾歲的時候,告訴你他有過四任女朋友,你會怎麽想?沒什麽吧,你可能會說。你也可能會誇一句“挺有本事的嘛,哥們兒”,或者“你丫可真夠風流的啊”,然後拍拍人家肩膀表示讚許。看出來沒有,什麽叫雙重標準?這就叫雙重標準。

 

其實說到底,“隨便”不“隨便”,隻是一種生活方式罷了。如果雙方都能接受這種方式,而且兩人信息對等,期待值相似,那就誰也不虧欠誰什麽。再說了,誰又能證明楊同學的幾個男友之間有overlap呢?誰又能證明這些男生裏有人受到了欺騙和傷害呢?跟著感覺走,找讓你心動的人,開心就在一起,不開心就分手。年紀輕輕的時候不能瀟灑率性,難道要七老八十了再過這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