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為何不重用梁啟超
文章來源: 晚秋心情2009-02-06 23:44:12
作者:馬亞麗
推薦:求索

在中國近代史的知識分子堆裏梁啟超的才能無人能及。24歲之時,就名滿天下。袁世凱對他的才華,都是敬佩有加。“戊戌變法”失敗,流亡日本12年之後,梁啟超在袁世凱函電不斷地催促下,回國就任法務次官。袁世凱在梁啟超剛剛踏上中國的土地時,給予梁啟超空前的禮遇。給他住賢良寺,那是當年曾國藩、李鴻章做封疆大吏入京時住的地方。給予一個手無寸鐵隻有一枝筆的梁啟超這樣的禮遇,對於善玩政治的袁世凱來講,肯定有著自己的政治目的。

熊希齡出任總理組閣,梁啟超要做財政總長,與熊希齡共進退。結果,袁世凱拿出的總長的名單裏根本就沒有梁啟超的名字,在熊希齡的再三力爭下,才讓梁啟超做個教育總長。梁啟超堅辭不就。沒辦法,熊希齡又隻好和袁世凱說:“請讓出財政。”袁世凱說了真話:“我說梁啟超做不好的,書生會說會寫會飲酒會罵人,如此而已,明白了嗎?”熊希齡還在力爭:“不明白,梁啟超著作等身,尚未一試怎能就判以萬萬做不好呢?”袁世凱說:“他文章寫得越多,就越是做不好。比如去五國銀行團借款,他是反對的,因為以理論觀之實屬大不該之舉。可是我隻要錢,沒有錢怎麽派兵到南方去打仗呢?一個財政總長,我要他去借錢,他不去,跟我論理,寫文章,甲乙丙丁如何不該借,我要他何用?”
袁世凱還算坦率,把他的觀點直言不諱地說出來。袁世凱不糊塗,青紅皂白分得清,大不該的事情他懂,但他不需要一個正確的是非標準。為他的目的服務是他選人用人的唯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