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魯曉夫的三次中國之行 (ZT)
文章來源: 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2019-11-05 08:41:27

在蘇聯曆史上,赫魯曉夫在當政時間上,是僅次於其前任斯大林和後任勃列日涅夫的最高領導人。當政11年期間他頻繁出訪達52次之多,其中3次是訪問中國。赫魯曉夫的3次中國之行宛如中蘇關係的三部曲,成為中國和蘇聯這兩個社會主義大國從友好到分歧再到決裂三個發展階段的標誌。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突然逝世,在蘇聯黨內高層權力鬥爭中,赫魯曉夫憑借他的政治手腕,掃除了貝利亞和馬林科夫這兩個最大的政治對手,獲得了最終的勝利,於1953年9月在蘇共中央全會上當選為第一書記,成為蘇聯的最高領導人。魯曉夫知道若要完全確立和鞏固他在蘇聯黨內和社會主義陣營中的地位,就必須要獲得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的支持。適逢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周年,毛澤東邀請赫魯曉夫參加國慶慶典並訪問中國,這也是他平生第一次來中國。

1954年9月29日,赫魯曉夫以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委員的身份,率領蘇聯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布爾加寧、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米高揚、全蘇工會中央理事會主席什維爾尼克等黨政官員乘專機飛抵北京,參加我國國慶慶典,並對中國進行正式友好訪問。這是蘇聯自成立以來的第一位最高領導人訪華,也是新中國成立後蘇聯來華的第一個最高規格的代表團,中國黨和政府極為重視,劉少奇、周恩來等主要領導人到機場迎接遠道而來的蘇聯貴賓,並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

10月1日,毛澤東率領劉少奇、朱德、周恩來、陳雲、鄧小平等主要領導人,會見了以赫魯曉夫為首的蘇聯政府代表團成員。赫魯曉夫在毛澤東的陪同下出席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5周年慶祝大會、國慶宴會、天安門城樓觀禮和蘇聯經濟文化建設成就展覽會的開幕式等一係列活動,中國始終把赫魯曉夫安排在毛澤東身邊。但在赫魯曉夫看來,這些活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和中國最高領導人將要舉行會談。

10月3日,中蘇兩國領導人在中南海頤年堂舉行會談。中國方麵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彭德懷、鄧小平、鄧子恢、李富春。蘇聯方麵為赫魯曉夫、布爾加寧、米高揚。毛澤東首先說:“今天我們可以談談,交流一下意見。一般地說,我們之間的問題或意見都是隨時提出,隨時解決,沒有積累下什麽問題。今天我們有這個極好的機會,再交換點意見。國際形勢總的說來對我們有利。首先是各國人民積極地行動起來了,抬起頭來了。帝國主義的威風被煞下去了好多,不再像以前那樣囂張,盛氣淩人,輕舉妄動。實際上,他們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於。”赫魯曉夫基本上同意毛澤東的看法,但也表示了細微的差異,他說:“帝國主義卻沒有睡大覺,而是天天在蠢蠢欲動,在圖謀不軌.想達到他們的罪惡目的。減然,他們的氣焰的確沒有以前那樣囂張,但他們確實在活動著。”毛澤東說:“自然我們任何時候也不應該放鬆自己的警惕性。我們現在有一個和平建設時期,應充分利用它,進行經濟建設,大力發展生產力,不過這個時期究竟有多長很難說,因為這不是由我們主觀願望所能決定的。如果我們能有20年的和平建設時期來發展經濟,那麽戰爭的危險性就會減少很多,甚至可能打不起來了。過二三十年後,如果帝國主義要打,那就是結束帝國主義存在的時候了。”隨後,雙方又就各自國內的建沒情況、中心工作,成績和缺點交換了看法。

在會談中,赫魯曉夫為了顯示蘇聯作為社會主義陣營“老大哥”的地位,主動問毛澤東:“你們對我們還有什麽要求嗎?”毛澤東也不客氣,說:“我們對太陽能、核武器感興趣。今天想同你們商量,希望你們在這方麵對我們有所幫助,使我們有所建樹。總之,我們也想搞這項工業。

毛澤東的要求出乎赫魯曉夫的預料,對於核武器這樣的尖端技術他不能給中國,又不好拒絕。他考慮了好一會兒才搪塞說:“搞那個東西太費錢了,我們大家庭有個核保護傘就行了,無須大家都來搞。那個東西既費錢又費力,又不能吃又不能用,生產出來還得儲存起來,不久又過時了,還得重造,太浪費了。

毛澤東沒有回應赫魯曉夫,其他中國領導人也不說話。

赫魯曉夫接著說:“我們可以幫助先建設一個小型原子反應堆。這比較好辦,花錢也不太多。這是一個切實可行辦法,借這個條件培訓幹部,也可以派一些有基礎的人員到蘇聯學習、實習和深造。你們以為如何?”毛澤東回答說:“也好,讓我們考慮考慮再說。”赫魯曉夫又建議中國領導人把人民生活保障放在首要位置,言下之意就是要讓中國領導人別考慮發展核武器。毛澤東話中有話地說:“我們之間在對外方麵和國際活動中,多進行磋商、協調步調,一致對外;在對內方麵和生產建設上,則互相幫助,互通有無,互相協作,這不是很好麽?”聽毛澤東這麽一說,赫魯曉夫連聲叫好。

接著,中蘇兩國領導人又進行了3次會談,就若幹問題達成協議。10月12日,中蘇兩國會談結束,中方代表周恩來、蘇方代表米高揚簽署了《關於中蘇舉行會談的公報》,毛澤東和赫魯曉夫出席了簽字儀式。會談公報把中蘇會談的成果公諸於世:雙方會談是在真誠友好和互相諒解的氣氛中進行的。同時簽訂中國政府和蘇聯政府聯合宣言,中國政府和蘇聯政府關於對日本關係的聯合宣言,中蘇關於蘇聯軍隊共同使用的旅順口海軍根據地撤退並將該根據地交由中國完全支配的聯合公報,中蘇關於將各股份公司中的蘇聯股份移交給中國的聯合公報,中蘇關於簽訂科學技術合作協定的聯合公報,中蘇關於修建蘭州-烏魯木齊-阿拉木圖鐵路並組織聯運的聯合公報,中國政府、蘇聯政府和蒙古政府關於修建從集寧到烏蘭巴托的鐵路並組織聯合運輸的聯合公報。除此之外,還簽訂了關於蘇聯以給予中國5.2億盧布長期貸款的協定和關於蘇聯政府幫助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新建15項中國工業企業以及擴大原有協定規定140項企業設備的供應範圍(蘇聯補充供應設備總值在4億盧布以上)的議定書。此外,蘇聯還贈送中國拖拉機198輛,汽車40輛,摩托車24輛,機動犁100輛,播種機120台,耕耘和粗耕機100台,耙1600個,淨穀機16台,割草機16台,無線電台16個,擁有100個號碼的電話總機1部,各種修理機床14台,電焊設備兩套,流動電影放映設備1部,並派若幹專家前來協助工作。

10月13日,赫魯曉夫一行離開北京,前往東北參觀了大連、鞍山、長春和哈爾濱。10月16日,乘專車從哈爾濱回國。

赫魯曉夫第一次訪華期間,中蘇會談所發表的聯合宣言、公報和協定,體現了中蘇兩國在對外戰略上密切協調、步調一致,蘇聯在經濟、軍事、科技等領域大力援助中國,並廢除了斯大林在世時強加在中國頭上的有損中國主權和權益的協定和條款,贏得了中國黨和人民的好感,也使中蘇兩國關係進入了蜜月時期。

赫魯曉夫第一次訪華後,中蘇友好合作項目全麵開展,雙邊關係進入了高潮。1956年2月蘇共召開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赫魯曉夫在會上作了《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秘密報告,全盤否定和批判斯大林,在蘇聯黨內、社會主義陣營乃至全世界引起了軒然大波。中國共產黨雖然不同意赫魯曉夫對斯大林的評價,但是從維護社會主義陣營穩定的考慮出發,仍然給予赫魯曉夫支持,協助赫魯曉夫平息了秘密報告在東歐引起的風波。1957年11月毛澤東到莫斯科參加十月革命40周年慶典,委婉地批評了赫魯曉夫,但仍強調社會主義陣營要“以蘇為首”,幫助赫魯曉夫渡過了由秘密報告所形成的難關。但此後赫魯曉夫在其對華政策中的大黨主義和大國沙文主義卻逐漸膨脹起來。

1958年4月18日,蘇聯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致函彭德懷,建議由中蘇共同建設1000千瓦大功率長波發射台和遠程收信中心各一座,投資1.1億盧布,蘇聯出資7000萬,中國出資4000萬,建成後中蘇兩國共同使用。蘇聯出經費意味著電台建成後所有權將歸蘇聯所有,這等於是要中國同意蘇聯在中國領土上建立軍事設施。4月24日,毛澤東指示彭德懷如下答複:同意在中國建設該項設施,但費用全部由中國負擔,所有權是中國的。6月4日,彭德懷向蘇聯在華軍事總顧問杜魯方諾夫陳述了中方的意見。6月5日,彭德懷將這次談話記錄呈送毛澤東,並報告說,蘇方仍堅持原來雙方共同投資建台的意見,並提議6月上旬即派專家來華進行選址、勘查設計、擬製協定等工作。6月7日毛澤東在談話記錄上批示:“可以照所擬辦理。錢一定由中國出,不能由蘇方出。使用共同。”“如果蘇方施加壓力,則不要回答,拖一時期再說。或者中央談一下再答複。此事應由兩國政府簽訂協定。”毛澤東還在彭德懷的談話記錄中特別加了一句:“這是中國的意見,不是我個人的意見。”此時,毛澤東對蘇聯的固執態度已經有些不耐煩了。

如果僅僅是一個長波電台的問題,毛澤東也許還不至於大光其火。但緊接著蘇方又提出了“聯合艦隊”的問題。雖然這個建議是針對中國要求提供海軍援助而提出的,但對主權問題極其敏感的毛澤東馬上把兩件事聯係起來,認為斯大林那一套東西又來了,於是他大發雷霆,采取了堅決抵製的做法。

1958年6月28日,周恩來根據國防部的建議,致函赫魯曉夫,希望蘇聯能夠在生產核潛艇和快艇方麵為中國提供技術幫助。當時蘇聯軍方正在設想借用中國沿太平洋的海岸線,使載有核彈頭的蘇聯核潛艇能夠比較地靠近美國。得到周恩來這封信後,赫魯曉夫想出了一個既不用向中國轉讓核潛艇製造技術又能滿足中蘇兩國軍方願望的合作方案,立即要正在莫斯科述職的蘇聯駐華大使尤金轉告中共中央。

7月21日,尤金要求緊急會見毛澤東,說他剛剛參加了蘇共中央主席團會議回到北京,並受委托向毛澤東匯報會議的情況。當晚10時,毛澤東在中南海遊泳池旁會見尤金。蘇方有使館參讚安東諾夫和魏列夏金,中方有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鄧小平、彭德懷、陳毅。在會談中尤金說,赫魯曉夫希望中國同誌能了解,蘇聯的自然條件使其不可能充分發揮核潛艇艦隊的作用,而中國的海岸線很長,條件很好。同時考慮到將來如果打仗的話,中蘇共同的敵人是美國。因此,赫魯曉夫希望與中國同誌一起商量,建立一支聯合潛艇艦隊,越南也可以參加。希望中共中央派周恩來、彭德懷去莫斯科具體商量。

尤金說完後,毛澤東立即抓住聯合艦隊的問題,不斷追問“是否隻搞合作社,蘇聯才幹,否則就不提供幫助?”尤金一再解釋,這隻是一個提議,要請中國同誌去一起商量。但毛澤東強調:“首先要確定方針,是中蘇合辦,還是蘇聯幫助中國辦。如果蘇聯不願提供幫助,中國可以不搞核潛艇。

尤金等人回到使館後,連夜進行討論,最後得出結論:毛澤東反對建立中蘇聯合艦隊。尤金立即起草了致蘇共中央的報告,並在天亮時發出。

第二天中午,餘怒未消的毛澤東將尤金等人召到中南海談話,在京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都參加了。毛澤東重申了不搞聯合艦隊的立場,並宣布撤回請蘇聯援助的要求。毛澤東的用詞激烈:“蘇聯同誌勝利了40年,有經驗。我們勝利才8年,沒有經驗,你們才提合營問題。”“你們就是不相信中國人,隻相信俄國人。俄國人是上等人,中國人是下等人,毛手毛腳的,所以才產生了合營的問題。要合營,一切都合營,陸海空軍、工業、農業、文化、教育都合營,可以不可以?或者把1萬多公裏長的海岸線都交給你們,我們隻搞遊擊隊。你們隻搞了一點原子能,就要控製,就要租借權。

除此之外,毛澤東談話的大部分內容是借題發揮,抖陳曆史舊賬,指責蘇聯,發泄他長期以來積壓的對蘇聯領導人,特別是斯大林的不滿情緒。毛澤東最後說:“你們幫助我們建設海軍嘛!你們可以做顧問。為什麽提出所有權各半的問題?這是一個政治問題。要講政治條件,連半個指頭都不行。你可以告訴赫魯曉夫同誌,如果講政治條件,我們雙方都不必談。如果他同意,他就來;不同意,就不要來,沒有什麽好談的,有半個小指頭的條件都不行。

尤金回到使館後立即向赫魯曉夫發去長篇密碼電報。赫魯曉夫在接到尤金的報告後感覺到事態的嚴重性,當即取消了訪問美國的計劃,秘密飛到北京向毛澤東作解釋工作。

7月31日,赫魯曉夫的專機抵達北京南苑機場,毛澤東親自帶領劉少奇、周恩來和鄧小平前往機場迎接赫魯曉夫。赫魯曉夫乘坐的“圖一104”專機降落後,毛澤東等領導人迎出去。這次迎接沒搞任何歡迎儀式,沒有紅地毯,沒有儀仗隊,也沒有擁抱,毛澤東隻是同赫魯曉夫握手致意,簡短的寒暄之後便乘車到迎賓館。在稍事休息後,赫魯曉夫就趕往中南海和毛澤東舉行會談。

賓主坐定之後,毛澤東便開門見山地問赫魯曉夫:“尤金大使向我們提出的要求究竟是什麽意思,你們是出於什麽考慮?

赫魯曉夫進行了長時間的解釋。關於長波電台,赫魯曉夫說這是蘇聯國防部的意見,沒有經過蘇共中央政治局討論;至於聯合艦隊,赫魯曉夫一口咬定是尤金傳達錯了,他本人和蘇共中央主席團討論這個問題時,“從來就沒有想過像中國同誌所想的那樣要共同指揮中國的艦隊,從來就沒有兩國共有的想法和影子”。

正當赫魯曉夫述說目前海峽局勢緊張,美國第七艦隊活動頻繁,蘇聯艦隊已進入太平洋,需要在中國建立一個長波電台以便指揮聯絡時,毛澤東突然做了一個打斷的手勢,質問赫魯曉夫:“你講的這一大堆毫不切題。我問你,什麽叫共同艦隊?”赫魯曉夫很不自然地回答:“我們不過是來跟你們共同商量商量。”毛澤東再次質問:“什麽叫共同商量,我們還有沒有主權?你們是不是想把我們的沿海地區都拿去?你們都拿去算了!”赫魯曉夫極力地爭辯說:“我們沒有這個意思,不要誤解。現在是和我們的中國同誌商量,就是要共同加強防禦力量。”緊接著魯曉夫又轉守為攻,委屈地說:“我們沒有想到,毛澤東同誌竟把這個問題提高到侵犯主權的程度。你們這樣看我們,令我們感到傷心。”毛澤東堅持認為蘇聯的建議是對中國主權的侵犯,他說:“斯大林不是這樣的嗎?搞了一個旅大,搞了兩塊半殖民地——東北和新疆。隻要蘇聯堅持搞海軍‘合作社’,中國就不幹。你們堅持1萬年,我們就1萬年不幹。”赫魯曉夫重申,蘇聯沒有提過這個問題,“並且永遠不會提這樣的問題”。毛澤東說:“永遠不提了,那好,記下來!

但赫魯曉夫仍不罷休,仍希望能在中國建設一個蘇聯海軍基地。於是他向毛澤東試探性地提出:“我們能不能達成某種協議,讓我們的潛水艇在你們的國家有個基地,以便加油、修理、短期停泊,等等?”毛澤東斬釘截鐵地回答:“不行!而且我不再想聽到有人提起這件事。”赫魯曉夫不滿地說:“毛澤東同誌,大西洋公約組織國家在互相合作和供應方麵並沒有什麽麻煩,可是我們這裏竟連這樣簡單的一件事都不能達成協議!”赫魯曉夫進一步說,“假如你願意,你們的潛艇可以使用摩爾曼斯克做基地。”摩爾曼斯克位於蘇聯與芬蘭交界的北冰洋海域,當時中國海軍根本沒有能力使用這一基地。赫魯曉夫舉出這樣的例子,不啻於是對中國的羞辱。毛澤東針鋒相對地反擊:“不要!我們不想在摩爾曼斯克幹什麽,也不希望你們在我們這兒幹什麽。英國人和別的外國人已經在我們國土上呆了很多年,我們再也不想讓任何人利用我們的國土來達到他們自己的目的。

看到建立共同艦隊毫無希望,赫魯曉夫就開始談長波電台問題。他說如果中國同意蘇聯通過提供貸款的方式參加電台的建設,那就更好了。電台的所有權屬於中國,蘇聯隻是要求通過協議,允許蘇聯使用這個電台。同時,蘇聯在海參崴、千島群島和北海的電台也可以供中國使用。但如果中國不同意,蘇聯可以取消這個建議。毛澤東則強調:“馬利諾夫斯基提出蘇聯出錢,就是要有所有權。中國同意建立長波電台,費用全部由中國負擔,所有權是中國的,蘇聯可以使用。”赫魯曉夫再次表示:“所有權肯定是中國的,但蘇聯既然使用,出些錢也是應該的,可以用貸款的形式。”毛澤東堅持:“中國不需要貸款,如果蘇聯要出錢,中國就不搞了。關於這個問題的談話到此結束。

之後,雙方又在8月1日、2日、3日在中南海遊泳池旁、頤年堂和勤政殿舉行了幾次會談,會談中避開了長波電台和共同艦隊這兩個讓雙方不快的問題,主要討論了國際形勢、原子武器等問題。毛澤東在會談中提出要發表會談消息和公報,赫魯曉夫認為他此次是秘密訪問,不宜對外發表消息和公報,但毛澤東勸說道,秘密來可以公開走嘛。赫魯曉夫最終同意了毛澤東的意見。

8月3日,赫魯曉夫公開離京回國,毛澤東親自到機場為赫魯曉夫送行,但卻沒有同車前往機場。送行時也沒有歡送儀式,毛澤東也沒有和赫魯曉夫擁抱。同日中方發表的會談公報雖然隻強調了中蘇雙方對國際形勢的看法是完全一致的,沒有提到在長波電台和共同艦隊問題上的歧異與爭論,但在中蘇兩國領導人之間已經出現了難以彌補的裂痕。

1959年9月30日,赫魯曉夫到達北京,第三次也是他最後一次訪問中國。長波電台和共同艦隊問題上的陰霾尚未散盡,之後接連發生的幾件事情又給中蘇關係投下了嚴重的陰影,也注定了赫魯曉夫此次中國之行的結局。

在1958年8月3日赫魯曉夫離開中國20天後,中國政府為了打擊美國和蔣介石的囂張氣焰,決定炮擊金門,美國立即調動其第七艦隊和第六艦隊一部分艦艇陳兵台灣海峽,第二次台海危機爆發。盡管在得到中國政府聲明若與美國發生戰爭不拖蘇聯下水的承諾之後,赫魯曉夫致函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聲明對中國的侵犯就是對蘇聯的侵犯,但他對中國政府的舉動很為不滿。

1959年6月間,赫魯曉夫借口蘇美正在討論簽署禁止核試驗條件,單方麵撕毀中蘇國防新技術協定,拒絕向中國提供製造核武器的資料和原子彈樣品,這嚴重地刺激了毛澤東等中國領導人。

7月至8月間,中共中央在廬山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試圖糾正工作中“左”的傾向。剛從東歐7國訪問歸來的彭德懷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批評搞“大躍進”運動是小資產階級狂熱性的表現,恰好在這時赫魯曉夫也在波蘭公開演講,批評人民公社得不償失。毛澤東立即把這兩件事聯係起來,認為赫魯曉夫和彭德懷是裏應外合向中國共產黨進攻,立即把會議由糾“左”轉向反右,把彭德懷等人打成右傾機會主義分子,並開始把赫魯曉夫看成是國際上反對中國大躍進和人民公社的總後台。他甚至還打算公開刊登赫魯曉夫在波蘭的演講,將中蘇分歧公之於眾。但隨後赫魯曉夫卻搶先把中蘇分歧公之於世。

8月25日,中印兩國邊防部隊在有爭議的邊境地區發生了武裝衝突,中國邊防部隊擊退了入侵的印軍。赫魯曉夫為了向國際社會特別是他即將出訪的美國表明蘇聯堅定奉行所謂的“三和”路線,將《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所規定的義務拋到腦後,並置中方的異議於不顧,於9月9日通過塔斯社公開發表聲明,籠統地對中印衝突表示“遺憾”,偏袒印度,指責中國,將中蘇分歧公開暴露在全世界麵前。9月15日,赫魯曉夫到美國訪問。在他同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於戴維營會談並發表了會談公報後,赫魯曉夫以及蘇聯報刊極力宣揚連艾森豪威爾都不承認的所謂“戴維營精神”,說這是“國際關係的新紀元”、“曆史的轉折點”,並極力要求其他兄弟國家按照蘇聯的“和平共處總路線”來處理對美關係。

9月30日,剛剛和美國總統舉行了戴維營會談的赫魯曉夫興衝衝地來到北京,名義上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10周年國慶,實際上是準備向中國領導人兜售“戴維營精神”,並試圖勸告毛澤東按照他的外交理念行事。雙方之間的嚴重爭吵勢所難免。

當天晚上,赫魯曉夫在中國政府舉行的國慶晚宴上講話,在讚揚了中國建國10年來取得的成就之後,影射攻擊中國的外交政策,教訓中國“不要用武力去試探資本主義製度的穩定性”。毛澤東聽後當即就表示了反感:拒絕在國慶宴會上講話,而赫魯曉夫似乎毫不在意毛澤東的感覺。

10月2日,赫魯曉夫、蘇斯洛夫、葛羅米柯等同中國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彭真、陳毅、王稼祥舉行會談。會談中雙方在釋放美國犯罪分子問題、中印邊界問題、西藏問題和台灣問題針鋒相對,發生激烈的爭吵。

赫魯曉夫在訪美期間就信誓旦旦地向艾森豪威爾保證,一定能讓中國政府釋放在華犯罪被捕的5名美國人。會談一開始,赫魯曉夫就按美國的說法,要求中國釋放“被押的5名戰俘”。周恩來立即指出,美國戰俘中國早就釋放了,現在在押的5個美國人中3名是犯法的美國僑民,兩名是美國間諜,他們都不屬於1955年8月1日日內瓦協定所規定的戰俘之列。赫魯曉夫說他還是第一次聽說這件事,但還是堅持應釋放這5名美犯,並說:“你們扣美國飛機間諜幹什麽,要是我們早就放了,有必要與美國搞得那麽緊張嗎?”毛澤東說:“放是可以的,但現在就是不放,要到一個適當的時候再放。

赫魯曉夫見中方態度堅決,便表示他不是代表美國求情的,放不放是中國的事,並挖苦地說,如果中國有飯給他們吃,養著他們好了。要求中國政府釋放在押的5名美國人無望後,赫魯曉夫便開始抱怨中國領導人在中印邊界上不該和尼赫魯打仗,說尼赫魯是中立的,是反對帝國主義的,中國應該和他搞好團結,並強調“蘇聯不同意采取任何疏遠或削弱尼赫魯在國內地位的政策”。

毛澤東和其他在場的中國領導人反複向他說明事件的真相:第一,他們越境;第二,他們先開槍;第三,他們打了12小時之久,中國士兵才開槍的。毛澤東還指出:“這是局部的糾紛,是雙方士兵打的,不是雙方政府下命令打的。事先不僅我們不知道,就連我們西藏軍區也不知道。尼赫魯也是事後才知道的,現在他們知道了,是他們占了我們的地方,所以才撤出了兩個地方。

但是赫魯曉夫不顧這些事實,隻咬定被打死的是印度人這一點,責備中國。毛澤東立即對赫魯曉夫說:“在中印邊境問題上,你們做得不對,不公平,你們公開地表明了我們兩黨的分歧。”彭真接著說:“我們不知道你們蘇聯是什麽原則,難道別人越境,先開槍達12小時之久,還不還槍嗎?”陳毅說:“我們對民族主義者的政策是既團結又鬥爭,而不是采取遷就主義的態度。”赫魯曉夫對“遷就主義”的說法很惱火,臉都漲紅了,提高聲音說:“指責我們是遷就主義,這沒有根據。”陳毅馬上說:“你們塔斯社9月9日的聲明,就是證明。”赫魯曉夫作了一個不值得的表情,說:“我們是提醒你們注意團結尼赫魯。你們為了那麽塊不毛之地跟尼赫魯搞衝突,那裏有什麽?那是很不值得的!

或許是覺得理虧,赫魯曉夫又把話題轉移到西藏問題上,並用帶有教訓口吻的證據說:“在西藏問題上,中國領導人睡大覺了,你們為什麽把達賴放跑了呢?”毛澤東接過話頭說:“這麽大的邊境線,我們怎麽能看住他呢?”赫魯曉夫用抱怨的口氣說:“你們讓他跑了,結果又鬧了邊境衝突,和中立的印度交了火。”周恩來立即反駁說:“赫魯曉夫同誌,你完全文不對題,達賴叛逃,印度入侵,這明明是對中國的進犯怎能說放跑了他呢?

赫魯曉夫理屈詞窮,話鋒一轉,說周恩來1957年1月到莫斯科教訓了他。周恩來立即針鋒相對,指出當時是赫魯曉夫咒罵兄弟黨的領導人,當年陪同周恩來的出訪的翻譯李越然也當場證明,使得赫魯曉夫非常難堪。隻能再次轉移話題,抱怨中國炮打金門、馬祖沒有和蘇聯商量,給蘇聯造成了“困難”。他說:“美國宣布支持蔣介石,我們宣布支持你們,這樣就造成了大戰前夕的氣氛。”進而又責怪中國沒有拿下金門、馬祖,打了一個有始無終的仗。聽到這裏,陳毅再次頂撞了赫魯曉夫:“炮擊金門、馬祖是我們的內政問題,赫魯曉夫同誌,你管這麽多幹什麽?你是不是想替國民黨說話呀!”赫魯曉夫霍地站了起來,指著陳毅大聲咆哮說:“陳毅同誌,論軍銜,你比我高,你是元帥,而我隻是中將。但在黨內,我是第一書記!”陳毅立即回答說:“你是第一書記不錯,但你說得對我可以聽,說得不對我當然反駁。

在會談中一直冷眼旁觀的毛澤東這時說:“我聽了半天,你給我們扣了好些頂帽子,沒有看住達賴呀,沒團結尼赫魯,不該打炮,大躍進也不對,又說我要標榜馬列主義的正統派等等,那麽我也送你一頂帽子,就是右傾機會主義。

此次會談是中蘇兩黨領導人之間有史以來所發生的空前嚴重的一次爭吵,最終雙方不歡而散,沒有取得任何成果。赫魯曉夫乘興而來,敗興而歸。10月3日,毛澤東再次到機場為赫魯曉夫送行。

赫魯曉夫在回國途中影射毛澤東是“好鬥的公雞”,回國後又影射毛澤東是“不戰不和”的托洛茨基,之後還粗俗地把毛澤東比喻成“舊鞋套”。毛澤東忍無可忍,決定反擊,將赫魯曉夫定性為半修正主義。中蘇兩黨之間終於爆發了大論戰,相互之間口誅筆伐,兩國最終分道揚鑣,走上對抗的道路,給兩國各自的發展帶來極大的負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