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不等於反法西斯
文章來源: 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2019-09-17 09:04:35
作者簡介

         顧土,原名陳原。1982年大學曆史係畢業分配到出版社,1985年供職報社。專欄作家,文史學者。

雅爾塔三巨頭

一說二戰,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我們的四周,似乎都稱之為“二十世紀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或者叫“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其實,這種說法並不確切,甚至可以視為一種誤讀,因為從二戰的起因到結局,還包含著大量與反法西斯無關的內容,更不能用簡單的正義與非正義加以區分。

沒有一戰,就沒有二戰

說到二戰,不能不提一戰,因為二戰與一戰的因果關係密不可分,可以說,沒有一戰,就沒有二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據《凡爾賽和約》稱:這場戰爭是由德國及其同盟國的侵略而引起的。盡管參戰各國都自稱是保衛祖國,但按照列寧主義的觀點,其實是一場帝國主義爭奪世界霸權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戰爭。無論是否同意列寧主義的這種觀點,一戰的原因都很明晰:一是經濟競爭,二是殖民地爭奪,三是各自的民族主義欲望,四是聯盟體係的對立。所謂聯盟體係,就是歐洲各國以強國為首,逐漸形成兩大對立的聯盟體係。而對立的聯盟體係,正是互相爭奪殖民地與勢力範圍的結果。

一戰的結果,造成了戰敗國與戰勝國的尖銳矛盾,這可以從《凡爾賽和約》來說明。這一合約實際叫作《協約及參戰各國對德和約》,說白了,就是戰勝國協約國對戰敗國同盟國的條約,其主要目的就是懲罰和削弱德國。

《凡爾賽條約》共分15部分,440條,讓德國損失了13.5%的領土、10%以上的人口、16%的煤產地及半數的鋼鐵工業,還承認了奧地利獨立,並要求德國永遠不得與之合並。德國丟失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而這些殖民地恰恰又成了部分戰勝國的戰利品。尤其是法國,力圖從一戰結果中永久壓製住德國這個宿敵,以確保法國的長遠利益,因此,阿爾薩斯和洛林讓給了法國,薩爾煤礦由法國開采15年,並獲得巨額賠款,截至1931年,法國已獲80億金馬克。

《凡爾賽條約》之後,協約國相繼與其他戰敗國簽訂了一係列合約,形成了戰後的凡爾賽體係,重新瓜分了世界,可惜,中國這個戰勝國並未從中獲益,反而受損。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華盛頓會議召開,締結條約8項,議決案13項,構成了華盛頓體係,這一體係是對凡爾賽體係的補充。

美英日法四國簽訂的《關於太平洋區域島嶼屬地和領地條約》就規定,締約國相互尊重在太平洋島嶼與領地的權利,一旦任何其他國家威脅到這些權利,四國共同協商,以求為采取有效措施達成協議。

簽署凡爾賽和約

凡爾賽—華盛頓體係是一戰的結果,鮮明顯示出部分列強在世界所獲得的利益,同時又種下了下一次世界大戰的誘因,德國以後走的每一步幾乎都與一戰相關聯。

1920年,德意誌工人黨改名為德意誌民族社會主義工人黨,簡稱納粹,在其黨綱,也就是“二十五點綱領”中明確提出廢除《凡爾賽和約》,以後,這一要求始終貫穿著納粹政治的發展和希特勒的執政之路中。向法國算賬、堅決與法國為敵,也是希特勒和納粹的固有目標,1923年1月,因德國延期支付對法國的賠款,法國聯合比利時出動10萬大軍,占領德國冶金工業中心魯爾,憤怒和屈辱感更是迅速在德國蔓延。

從二戰前到二戰爆發,希特勒及其納粹黨一步步背棄了《凡爾賽和約》,1933年,希特勒宣布退出國際聯盟,1935年實施普遍義務兵役製,然後擴軍備戰,直至吞並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進攻波蘭,讓法國投降,終於顛倒了一戰的所有成果。

意大利雖然在一戰中轉為協約國,最後還成了戰勝國,但一戰的高昂軍費開支卻加劇了意大利國內的危機和動蕩,戰後初期,國民總收入年僅200億裏拉,大量工人失業,200萬退伍軍人找不到工作。意大利本來期待戰後可以得到許多領土,可是在巴黎和會上,從原來土耳其的領土和前德國殖民地那裏,卻一無所獲。

卡羅齊所著的《從災難走向滅亡——法西斯主義史》寫道:意大利人對和平協議的條款非常不滿,他們覺得在和平協議桌上被盟友出賣了,勝利成果已被分解的支離破碎。於是,民族主義高漲的意大利,武力向外擴張的呼聲遍布全國。墨索裏尼就說:要麽修改(凡爾賽)條約,要麽進行新戰爭!

早在1931年,日本就因九一八事變而占領了中國東北,隨後扶植了滿洲國,中國因此向《凡爾賽條約》簽訂後組成的國際聯盟求助,國聯派出李頓為首的調查團,國聯最後以多數票通過調查團的報告書,而日本因不滿國聯調查團的報告,1933年宣布退出國聯,以後又廢除華盛頓海軍條約,拒不參加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作為協約國的主要一員,日本根本無視一戰之後的基本格局。

一戰期間,蘇聯與德國及其同盟國簽訂了《布列斯特條約》,以割地賠款的屈辱得以停戰,退出大戰,當德國戰敗後,蘇聯廢棄了這一條約。但因為蘇聯政權的性質,加上又退出了大戰,於是,一戰之後所確立的體係將蘇聯完全排除在外。

可以說,一戰結束時所達成的協議,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德國、意大利、日本,直至蘇聯,一概不滿。德意日企圖發動戰爭改變現狀,而經濟危機帶來的大蕭條更加強了這種欲望;但英國、美國、法國等在一戰中獲益的國家,當時既不想改變現狀,在大蕭條中也不願意為維護一戰成果而冒重啟戰端的風險。

納粹主義的興起

一戰是列強之間瓜分世界而起的戰爭,作為一戰結果的顛覆,二戰從前奏到發起,依然屬於列強之間重新劃定勢力範圍、爭奪領土的戰爭。隻不過,發起的一方是法西斯和軍國主義政權而已,他們想要奪取一戰中失去的或尚未獲得的利益,進而在瓜分世界中取得完全的優勢;另一方開始時也是為了如何在重新劃分勢力範圍中多獲利、少受損而在精打自己的如意算盤,隻有當軸心國打到他們的本土、戰火燒到他們的家裏時,才終於加入到反侵略的反法西斯戰爭中。

犧牲弱國和小國,不是反法西斯

英法綏靖主義政策直至《慕尼黑協定》是二戰爆發前的重要曆史,其實,這也是二戰的重要內容,隻是習慣上將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當做二戰全麵爆發的開始,所以這就成了前奏。無論綏靖主義還是《慕尼黑協定》,顯然都不為了反法西斯,與其稱之為對法西斯的妥協,不如叫做列強重新瓜分世界中的某一頁更合適。

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這是二戰前夕意大利走向法西斯軸心國的決定性一步,德意因而結成羅馬—柏林軸心。12月8日,英國外交大臣霍爾與法國外長賴伐爾共同簽訂了《意大利—埃塞俄比亞衝突的共同解決提綱》,又稱“霍爾—賴伐爾協定”,居然讓埃塞俄比亞割讓一部分領土給意大利,將南部劃為意大利經濟發展和居留區,而埃塞俄比亞得到是意屬厄立特裏亞的一小塊沿海地域和一個出海口。

幾個強國為小國、弱國做主,這種列強之間的協定,與以往的列強爭奪如出一轍,當然無反法西斯可言。

    1939年8月23日,德國代表團到達莫斯科,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在條約秘密附屬議定書中規定:雙方除了在波羅的海地區和比薩拉比亞領土問題上達成協議外,波蘭如發生領土與政治變動時,蘇德以納累夫河、維斯瓦河和桑河為分界線,劃分兩國勢力範圍;在波羅的海國家(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發生領土和政治變更時,立陶宛北部邊界將成為蘇德勢力範圍的界線

窮兵黷武的德國法西斯

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蘇軍緊隨其後,占領波蘭的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地區,9月17日,蘇聯紅軍和德國國防軍在布列斯特會師,9月25日,蘇德兩軍舉行聯合閱兵式。

11月30日,蘇聯發動蘇芬戰爭,奪取芬蘭部分領土,並獲得漢科半島的租借權。1940年6月至8月,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也被蘇聯占據。

這一係列與德國的共同瓜分行動,使蘇聯增加領土46萬多平方公裏,人口增加2200多萬,西部邊界向西推進300多公裏。

蘇聯的這一擴張之勢,是在二戰全麵爆發之後,不但沒有抵抗法西斯,還借機侵略、擴大領土,表麵上是為了建立所謂“東方戰線”,實際與德國毫無區別,都屬於侵略戰爭。

張鼓峰、諾門坎,這兩大蘇日雙方的戰役,也不能說是蘇聯反法西斯的戰鬥,隻能說是兩國由來已久的亞洲爭奪戰的延續。日俄是宿敵,因稱霸中國領土而發生過一次次武裝衝突,雙方各有勝敗,到了蘇聯時代,在領土問題上比沙俄的野心更大更強悍,而中國在二戰前則是日本與蘇俄爭奪戰中的長期受害國。

1941年4月,日本蘇聯簽訂《蘇日中立條約》,雙方保證維護兩國間的和平友好關係,相互尊重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如締約一方成為第三者的一國或幾國的戰爭對象時,另一方在整個衝突過程中保持中立。雙方還發表聲明:蘇聯保證尊重“滿洲國”,日本保證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國的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這顯然嚴重侵犯了中國的利益。

二戰之前,東南亞國家處於西方殖民統治之下,有荷屬、美屬、英屬、法屬等等,民族解放運動長期未果,當日本侵略軍橫掃東南亞諸國時,從政黨、政府到各界人民都采取了與日本侵略軍合作的方式,期望借此達到民族獨立的目的,但並不能因此說他們就是支持法西斯。而西方殖民統治者在二戰後卷土重來,將這些地方重新淪為西方殖民地,說他們是為了反法西斯,同樣也難以自圓其說。

英國在二戰中是主要的反法西斯國家,但其殖民地呢。有的殖民地並未與英國站在同一條戰線,而是借著英國遭受法西斯打擊之際,加緊了民族獨立的進程。印度在二戰中被英國決定加入對德作戰之列,這使印度國大黨深感丟臉和被出賣,決定獨立前不在戰爭中支持英國,1939年11月,國大黨領導的7個邦政府集體辭職。

1941年8月英美兩國簽署《大西洋憲章》,宣布不承認法西斯通過侵略造成的領土變更,尊重各國人民選擇其政府形式的權利,恢複被暴力剝奪的各國人民的主權,可是這樣一個看起來很美好的東西,丘吉爾卻說:並不適用於印度、緬甸和英帝國的其他地區。

日本戰俘營的西方戰俘

反對英國殖民當局的鬥爭因而此伏彼起,聲勢浩大,1942年8月,國大黨通過要求英國立即退出印度的決議,發起不服從運動。英國殖民當局逮捕了甘地、尼赫魯等獨立運動的領導人,6萬多國大黨的支持者入獄。我們既不能說印度獨立運動是與法西斯同流合汙,而英國借二戰之名,嚴厲鎮壓印度的民族獨立,也不能說是為了反法西斯。

在蘇聯境內,二戰期間有的民族多數人投向德軍,站在法西斯一邊,進攻蘇軍,當蘇軍趕走德軍後,又奮起反抗蘇軍。這是因為蘇聯的兼並和大民族主義的欺負以及斯大林長期殘酷鎮壓所致,將他們都說成是法西斯,當然不合適;從戰爭末期到戰後,幾十萬人因此從他們的家園被驅逐出去,說這是為了反法西斯,懲罰與德軍合作者,恐怕也不恰當。

反法西斯,說到底,應該還是各國家各民族各自的反侵略問題,並非隻是一種意識形態上的標誌。反法西斯陣營的各國在每個階段各有不同的對策,而法西斯各軸心國也是一步步才結為一體的,並非一開始就形成陣營鮮明的兩大群體。

1934年7月25日,奧地利納粹分子刺殺總理陶爾斐斯,要求奧地利加入德國,是墨索裏尼把大批意大利軍隊調往邊境,使希特勒未敢公開幹涉奧地利,讓奧地利又保持了一段時期的獨立。

中國在二戰前是獨立的主權國家,從1931年開始,國土一天天淪陷,全國軍民英勇反抗,早在二戰全麵爆發前就投入到反侵略戰爭中,但中國主要針對的是日本侵略軍,而對其他法西斯國家,如德國,卻在二戰前處於一種相對友好的狀態中。招聘德國顧問、使用德國裝備,在近現代中國軍隊的建設史上是一貫的做法,早在清末就已開始,段祺瑞就曾被派往德國留學,這種培訓方式一直延續到抗日戰爭時期。

1936年11月,德日締結《防共協定》,標誌著德日正式結盟,但拖到1938年5月德國才要求召回全部在華軍事顧問。1941年7月,希特勒宣布承認汪精衛政權,德國與重慶國民政府的對話最終破滅,日軍偷襲珍珠港後,中國正式加入盟軍並對德宣戰。

蘇聯一直與德國法西斯處在互不幹涉的狀態,甚至共同合謀瓜分周邊國家,直到1941年6月22日,德軍進攻蘇聯,蘇聯才成為反法西斯的主力。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之後,美國才對日宣戰,隨後,德意對美宣戰,美國終於成為反法西斯陣營公開的一員。

美國參戰

二戰前夕,西方各國最為恐懼的是蘇聯以及世界各地的共產主義運動,而德國、意大利、日本等國也都以反共作為自己的基本方針。

1933年2月,所謂“國會縱火案”就是納粹政府針對共產黨人的一起著名事件,德國全國進入緊急狀態,解散德國共產黨,逮捕了4000多位共產黨員,包括共產黨領袖台爾曼;1937年6月上台的日本近衛文麿內閣逮捕了大批共產黨人和左翼人士;墨索裏尼始終使用武力鎮壓意大利境內的共產黨。1936年11月,德日締結了《防共協定》,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1940年9月,在三國協定基礎上,德、意、日三國軸心正式形成。共產主義,幾乎成為所有法西斯和軍國主義國家的共同敵人。

在與意大利、德國、日本的對抗中,借用法西斯的力量對付共產黨,也是二戰前後各種政治交易裏的一種,禍水東引就是利用德國打擊蘇聯的策略,而在東方,日本這一蘇俄的宿敵,也一直被用來抵抗蘇聯。所以說,二戰是在擁護法西斯、反對法西斯與擁護共產主義、反對共產主義之間交錯進行。西班牙內戰就很典型,德國和意大利支持佛朗哥,而蘇聯、共產國際以及幾十個國家的共產黨員和擁護共和國政府的左翼人士則組成了著名的國際縱隊,雙方都在武力、物力、人力上參與了內戰,可英法最終卻斷絕了與共和國政府的外交關係,承認佛朗哥政權。正因為如此,佛朗哥政權並沒有因二戰而垮台,也沒有因法西斯而受追究,一直執掌西班牙至1975年。

二戰前夕,法西斯主義已經席卷歐洲許多國家,有的國家法西斯支持者掌權,有的加入了軸心國,但按照法西斯的定義,有些不是法西斯掌權的國家,與法西斯並無太大差別,而有的法西斯國家卻沒有參與到對外侵略的行列,這也使二戰中的反法西斯和擁護法西斯問題,顯得極其複雜。

1942年1月1日,26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簽字各國保證以自己的全部軍事和經濟資源與德意日法西斯國家作戰,不單獨同敵人締結停戰協定或和約。而此時,已經是二戰全麵爆發兩年以後了。這一宣言的簽署和同盟關係的誕生,才應該被視為全麵真正的反法西斯戰爭的開始。

二戰的結局,也包含著重新瓜分

美國學者帕爾默和科爾頓所著《近現代世界史》下卷106節的標題就是“西方和蘇聯的勝利”,以此來形容二戰的結果,確實很準確。從1941年《大西洋憲章》開始,英國、美國就在籌劃戰後世界的新格局,從德黑蘭會議,到雅爾塔會議,再到波茨坦會議,蘇聯與美英幾個大國的多次會議,依照各自實力對已經或即將占領、控製的地區,劃分了戰後的勢力範圍,形成了雅爾塔體係,即戰後新秩序,而這一體係也是後來冷戰的直接原因。

開羅宣言,終於有了蔣介石一席之地

雅爾塔體係的最大受益者是美國和蘇聯,美國的實力空前膨脹,成為世界頭號強國,蘇聯趁機壯大了自己的政治軍事力量,成了世界上唯一能與美國抗衡的國家。二戰後期,各國共產黨勢力大增,不但黨員人數、軍隊人數翻了幾番,而且還掌握了大片地區;戰後,一批社會主義國家在浴火中誕生,形成了強大的社會主義陣營,而這些黨和國家,基本都由蘇聯掌控,蘇聯自己的領土,也因二戰擴充到了俄國有史以來最大的版圖。

在二戰的進程中可以發現,斯大林,這位國際共產主義的領袖,始終將蘇聯的利益置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之上,事事都體現出其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他無時不刻不在考慮如何擴大蘇聯版圖、增加蘇聯控製範圍、保證蘇聯利益達到最大化,所作所為所想,既不是為了反法西斯,也不是為了共產主義。

二戰結果,之所以不能簡單地視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就在於其中處處顯示出強國重新瓜分世界的意圖。這從蘇聯對日宣戰的過程和目的也可窺見一斑。中國政府曾一再想方設法將蘇聯拉入對日作戰的行列,但一直被斯大林謝絕,其實,蘇聯在遠東戰爭的敵人是日本,但其謀求的利益卻在中國,早在沙俄時代就是如此。蘇聯是否出兵東北,可否進攻日軍,實際是要以能否獲得俄國曆史上的權益為衡量尺度。決策的背後,不是反法西斯的考量,而是蘇聯利益的審視。

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美英蘇在黑海北部的克裏木半島的雅爾塔皇宮內舉行秘密首腦會議,簽訂了《蘇美英三國關於日本的協定》,即”雅爾塔協定“。在斯大林的亞洲戰略中,將外蒙古分出中國,恢複沙俄在中國東北的所有權益,是其最終目標,雅爾塔會議終於實現了斯大林的企圖,以此換取蘇聯出兵中國東北。8月6日,美國向日本投放了第一顆原子彈,8月7日早晨,消息傳到莫斯科,下午斯大林趕緊簽署命令,8月9日清晨,蘇軍在中國東北對日軍全線進攻。

蘇軍在中國東北

就在日本投降前一天,8月14日,國民政府外交部長王世傑和蘇聯政府外交部長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及其《關於中國長春鐵路之協定》《關於大連之協定》《關於旅順口之協定》《關於中蘇此次共同對日作戰蘇聯軍隊進入東三省後蘇聯軍總司令與中國行政當局關係之協定》等附件,並互換了關於外蒙古問題的照會等。長春鐵路歸中蘇兩國共同所有,共同經營,長春鐵路局長一人,由蘇方擔任;大連為自由港,港口主任由蘇方擔任,經大連港和長春鐵路為蘇聯運送的進出口貨物均免除關稅,而經該港為中國其他地方運輸的進出貨物需繳納進出口稅;旅順口作為僅供中蘇兩國共同使用的海軍基地,基地所在陸地和水麵劃定區域由蘇聯進行軍事管製,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由蘇方擔任;旅大市主要行政人員任免應征得蘇聯軍事管製委員會同意。中國同意在外蒙古公投,決定其歸屬。

斯大林在日本投降當天發表演說中稱:1904年的失敗是俄國的汙點,為了洗清這一汙點,我們這些老一輩人已經等待了40年!

此前的中國政府,一直在考慮如何滿足斯大林的欲望以換取蘇聯出兵東北,而此後的中國政府,應允了斯大林的諸多苛刻條件,實際是為了爭取蘇聯日後盡早撤兵,減少東北損失,而且將東北交與國民政府。

一戰,作為戰勝國一方,中國沒有得到任何好處,還引發了全國上下的抗爭;二戰後,身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中國還是喪權。這,大概更不能用反法西斯來解釋。

勝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