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聲歎息!關於遊泳溺亡的思考
文章來源: eeaglefly2011-07-15 17:07:37

在炎炎夏日,遊泳作為一種消閑去暑的鍛煉方式,為很多人所青睞。不過,伴之而來的是,不幸溺亡的事件也時有發生。

前兩天和母親通電話,因聽到筆者最近常去遊泳,母親提醒一定要注意安全,並提到,家鄉有一位十八九歲的姑娘在一處禁止遊泳的河段遊泳,那段河道很深,潛水時不幸溺亡。在唏噓之餘,筆者當然可以想見,其人到中年的父母肯定哀痛難已。

無獨有偶。沒想到,昨天筆者在網上又看到了一對來自河南的留學生夫婦在美國密蘇裏州的一家旅館的遊泳池裏不幸雙雙溺亡的新聞。兩人都還不到30歲,來自河南的國家級貧困縣的農村家庭。其中的男方即將博士畢業,在 密蘇裏大學的醫學係已找到正式工作,女方在獲中科院的碩士學位後也已赴美與丈夫團聚,並在其丈夫所在的實驗室找到工作。他們兩個無疑是各自家庭的驕傲,和周圍鄉親們羨慕的對象,然而 7 月 2 日晚兩人雙雙溺亡,對兩個家庭的打擊無疑是致命的。美國的警方已暫時排除惡性案件和醉酒的可能,是不是該旅店在管理方麵存在缺陷導致了他們的不幸,還有待進一步調查。

我們的傳統曆來講死者為大,筆者不願去揣測他們二人為什麽在夜裏去遊泳,隻是覺得,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的不幸遭遇為許多留學生,尤其是那些來自貧苦農村家庭的驕子們敲響了警鍾。他們能從貧苦的農村走出來到國外深造或工作,經曆的艱辛肯定比出身城市的同齡人更多,在為父母贏得尊敬的同時,也背負著父母們太多甚至是唯一的期望,不過,正可謂,期望越大,如他們遭不測,父母家庭受到的打擊也越大。竊以為,為了避免讓父母們承受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每一個在外留學工作的城市農村孩子應該時刻謹言慎行,把安全的問題放在首位,因為你的身體安全不僅是你個人的事情,更是整個家庭生活好壞乃至存亡與否的關鍵所係。

另一方麵,也許是造化弄人,人在太順利的時候往往可能出問題,這兩位河南的留學生夫婦最近可謂是好事連連,男方即將博士畢業,找到工作,女方也找到工作,來美與丈夫團聚,此番的喜悅比古人“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的喜悅也不遑多讓。前一段時間,浙江某大學的一位男生在已獲美國某大學的博士班錄取通知後,為了慶祝大學畢業,跳進西湖遊泳不幸溺亡也是類似的一個例子。當然,人逢喜事精神爽乃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但越是這時,越要提醒自己謹慎,得意不可再往,保持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和心態。

逝者逝矣。在同情緬懷不幸遇難的同胞之餘,活著的人如果能從他們的不幸中汲取教訓,引以為鑒,避免重演他們的悲劇,那麽不幸的他們可能會走得更好些。



謝謝閱讀我的原創文章。如傳統媒體有意轉發,請先經作者東方應非(Eeaglefly)同意;如網絡上轉載,請標明作者中文筆名東方應非。作者保留文章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