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標準
文章來源: 2008-08-16 07:52:39


  健康狀態即“沒有明顯的自覺或檢查的臨床症狀和體征”。一個人的健康與否,概括起來有五個方麵。一是頭腦清楚,耳聰目明,思路不亂,有條不紊,能夠回憶往事;二是能吃能喝,吃什麽都香,對於飲食不過分挑剔,不吃得過飽,總要留有餘地,七八成飽最好;三是睡得好,睡眠求安和,求質不求量,早晨起床有精神;四是二便通暢,大便不幹不溏,小便覺得有力量;五是腿腳利落,行動自如,反應敏捷。

  世界衛生組織定義健康的10條標準:

  1、精力充沛,對日常工作和生活,不感到過分緊張和疲勞。

  2、樂觀、積極,勇於承擔責任。

  3、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

  5、抗病能力強,對一般感冒、傳染病具有抵抗力。

  6、體重適中,身體勻稱、站立時頭、肩、臂比例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不浮腫。

  8、牙齒清潔、且堅,無缺損、無痛感、無齲齒、齒齦色澤正常,無出血現象。

  9、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10、肌肉豐滿,皮膚富有彈性,走路、活動感到輕鬆。

  綜上所述,現代健康的含意大致包括四個方麵:

  生理健康——指人體結構完整,生理功能正常。

  心理健康——情緒穩定,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知足常樂,有良好心理狀態;人與人之間具有同情心、愛心、和睦相處,善於交往。

  道德健康——道德的最高標準是無私奉獻,最低標準是不損害他人,不健康的標準是損人利己或損人不利己。

  適應健康——能夠良好適應和勝任社會生活中的角色;若適應不良就是缺乏角色意識,即一位好大夫,不一定就是位好父親、好母親、好丈夫和好妻子。(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