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八十年代(十三):電大考試
文章來源: 吳友明2021-04-25 10:15:30

  我的八十年代:電大考試

 最近博主牟山雁注冊文學城,並發表了不少佳作,不管是論文還是詩文,都引起不少粉絲的關注和共鳴。

     牟兄是在美國大學終身教職老師,我注意到他的介紹,翻譯和發表了不少文學理論專著。像他這種專業水平的作者能加盟文學城這個大家庭,和我們一起分享文學的魅力和喜悅,是我們的榮幸。希望借著牟老師的到來,大開文學城的文學之風的大門,能看到更多的有文學水平的博文,讓文學城的文學初衷更上一層樓。

    牟兄最近發表的“花間”才子、唯美詞人的悲慘人生,是介紹晚唐著名詩詞作家溫庭筠的生平和藝術成就。對於溫庭筠這個名字,我已經遺忘了好久,隻隱約記得他應該是唐宋詩人。看到牟兄的這篇文章,我才想起1985年我在讀電大中文專業的時候,在中國古代文學的教材裏,就有介紹溫庭筠。

      因為在電大讀書的時候我已經是30幾歲的人了,班裏我是年齡最大的之一,我雖然學得很努力,但畢業之後幾乎忘光了,現在有個好老師在城裏,我一定要好好複習一下功課,否則對不起電大的老師和自己的三年寒窗,也隻有這樣,才能和牟老師對話。

    我在電大的讀的教材,有一些在1993年移民到美國時就帶來了,有的教材無法帶來,就寄在朋友的家裏。直到3年前,朋友托電大的同學問我,書要怎樣處理?我說看看能不能寄來?電大的同學建議把書當廢紙賣了,因為都快變質了,現在類似的教材太多了,在網絡上隨手可以找到,我說好吧,這些書就就沒了。

    現在要找的書是關於溫庭筠的內容,我的書放得很亂,我在書廚裏找了好一陣才找到在袁行霈編輯的《中國文學史綱要二: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學》。在晚唐詩壇中第三節中找到“溫庭筠和韋莊”。對溫庭筠的論述隻有不到1000字,比牟教授介紹的還簡略,大家看看書的照片,內容我就不多說了。

    從書的內容可以看到,溫庭筠出生於公元812?~870?,58歲,還是打問號的,他的真實年齡一直還未確認,但是現在網絡上有人說他54歲,這些考證沒有多大意義。

     從我的教材中了解溫庭筠內容實在太少了,書中都沒有指出他是花間詞人的鼻祖,關於花間派內容很多,牟兄已經簡單介紹了,我就不在贅述。我想說的是,在我讀電大的時候,像溫庭筠這個人,你隻要記住他是晚唐詩人和書中提到的詩詞代表作名字就可以了,在書中提到有6篇詩文:《夜宴謠》、《張靜宛采蓮曲》、《詠嚬》、《過五丈原》、《過陳琳墓》和《商山早行》。要記住這六篇詩文的名字並不難,不過還是有重點,在六篇作品中,隻有《過五丈原》、《過陳琳墓》和《商山早行》有列出原創,所以這三篇的名字比起前三篇更加重要,而最重要的是代表作《商山早行》,其中的金句如”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可能會要你寫出來,或者以填充和選擇形式考你。

       說這些記憶的竅門和考試的細節有什麽意義呢?我們讀電大的教材,內容很多,不過考試的範圍不大,而且每年的考試之前,都有很多參考教材指導你,什麽是重點,所以隻要記住重點就行了,有一次中央電大的老師還到漳州人民劇場講解複習重點,有上千人聽課,聽了講解之後,考試的的重點更清晰了,這就是拿電大文憑的捷徑。

      說實話,在我們的電大同學中,大家就是為了混一個文憑,抓住重點複習,同學們大多是60後,剛剛從學校畢業,因為記憶好,他們讀得很輕鬆,平時就每周上幾小時實體課,考試的時候突擊兩三周,考及格不難。而我呢,要花很多時間學習才能考過關。盡管這樣,我學習的知識大多忘光了, 實在很慚愧!

    所以,文學導師來到文學城,是個學習的好機會。昨天我花了半天時間上網查了溫庭筠的資料,發現最有趣的是他長的很醜,卻和一個年輕貌美的才女相愛的轟轟烈烈,這大叔和美女的愛情絕對吸引讀者,以後有機會寫寫對這段愛情的感受。還有他晚年落魄被打斷兩顆門牙的故事,也很讓人浮想聯翩,他實在是生不逢時,如果他是當代文人,即使再怎樣落魄,也不會被打斷門牙,如果不小心跌倒磕傷門牙,還可以去植牙,就如我現在準備去植牙。

最近 博文:

這樣偽裝也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