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偽裝也太累了
文章來源: 吳友明2021-04-23 15:25:52

這樣偽裝也太累了

    我是很少看報刊文章的,偶爾有朋友在報上發表了文章,我就去敲一眼。這篇文章寫了一個有一家四口,在美國東部有一座小洋房的華裔IT“精英”,失業之後隻能靠妻子的收入和小洋房部分房間租出的房租過日子。為了怕房客知道他沒有工作,他每天都要假裝上班,直到這位朋友找到了新工作,這位IT“精英”才告訴他,其實自己已經失業兩年了,希望朋友能幫他找個工作。

     朋友的這篇文章,沒有寫這位IT“精英”是怎樣度過失業的日子,而是從小洋房唯一的廚房說起。原來,朋友每天回家總是希望能在廚房燒菜做飯,但是每次他準時回家之後,總是看到這位IT“精英“揮鏟舞勺,炒煮煎燉,不知道為何主人每天都這麽早下班?自己總是不能搶先在廚房做晚飯。

      這故事大約是發生在十幾年前的金融危機時期吧,那時有很多IT”精英“成了”挨踢“,好在這位”挨踢“的主人有一間小洋房,還有剩餘的房間可出租,有兩三個租客。那時他每月的租金可能有七八百美刀吧,加上妻子的收入,不過,要養活兩個孩子,估計手頭還是很緊,盡管不知道他妻子的收入多少?

     但我覺得主人失業也沒有必要那樣怕房客知道,麵子有那麽重要嗎?房客知道你失業就會跑嗎?說不定更加同情你,幫你找工作。不管我們怎樣猜測,都很難理解這位”挨踢“的主人到底在想什麽?

      在座的可能有很多留學生有類似失業的經曆,在近距離生活的圈子裏,我幾乎沒有聽說過失業也羞於啟齒的事,如果我失業了很正常,可以找朋友幫忙找工作。這位”挨踢“不僅是羞於啟齒,還偽裝得非常富有和自信。他打電話給國內的朋友的時候,總是興高采烈地訴說著他的美國生活和風光歲月。這點可以理解,很多人盡管在海外活得很累,但是都不會和國內的親友訴苦,這種善意的謊言,也許我們都撒過。

      不過,有些謊言卻是令人難以置信。他失去工作,一分錢收入也沒有,卻自稱在附近一家IT公司任職,年收入六位數,頭髮和皮鞋擦得一樣亮,儘管房子的對麵就有校車站,但他堅持送孩子上學後,再直奔公司。這樣偽裝也太累了。何苦呢?

      也許我們難理解這位”挨踢“精英的內心,也許生活實在太複雜了,讓我們隻能感歎世道艱難,謀生不易。希望不要再來一次金融危機,否則的話,不知有多少”挨踢“碼農要遭殃。

       大家都知道《裝在套子裏的人》這部小說,是俄國作家契訶夫創作的短篇小說。塑造了一個性格孤僻,膽小怕事,恐懼變革,想做一個純粹的現行製度的“守法良民”別裏科夫。

      那麽我們說的這個故事和契柯夫筆下的別利科夫有什麽聯想呢?別利科夫把自己裝在“守法良民”的套子裏,這位”挨踢“主人把自己裝在”成功人士“的套子裏。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套子,都是我們自己裝進去的,你自己裝在什麽樣的套子裏,可能隻有你自己知道。人啊人!為什麽活得那樣累。說到這裏,隻能一聲歎息!

最近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