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聊聊2歲以下嬰兒的自閉症特征
文章來源: 吳友明2021-03-17 08:07:09

再聊聊2歲以下嬰兒自閉症特征

        上周天寫了一篇文章談到嬰兒自閉症博文,其中說到這樣一段話:“如果孩子能夠在更早的時候,比如說6個月、9個月或者12個月的時候,到醫院進行體檢的話,醫生可能就會發現孩子眼神有問題,和其他的人的交流有問題,對症下藥,就可以進行一個早期的幹預,就不會到那麽晚的時候再來就診而難以治療。”

    有的讀者問我:都知道早發現好呀, 可如何能早發現呢? 以為博主會告知自閉症有什麽症狀能幫助父母早期發現。 可通篇一點兒都沒提, 文章是不是沒寫完?

    這位讀者問得好!問題是這是個很專業的問題,我沒有準確的語言來表述,所以不敢多寫,現在網絡很方便,隨便搜索一下就可以發現你想得到的答案。我找到幾個這方麵的視頻,鏈接在這裏。

第1個視屏:Signs of Autism in infants

 

第2個視屏:5 Autism Signs in Babies 2 Years or Younger

 

    在這個視頻裏,發布者介紹了他的3個自閉症男孩Ian, Conner和Aliste的病例,主要展示他的大兒子Ian的鏡頭,因為他患有最嚴重的自閉症,其他兩個孩子病情較輕,但也有類似的特征。他們的自閉症有五種表現。

    第一:學走路晚:一般兒童在9到16個月會走路,但是Ian這個孩子24個月才開始走路,Connor18個月才開始會走路。而且他們在學走路的過程,比一般孩子時間長,也困難得多。所以,如果你孩子從13個月開始學走路,學了幾個月都還走不好的話,就有可能是自閉症。我的朋友的孩子從13個月會站起來,幾天之後就會自己走路了,不到2周歲就到處亂跑,爺爺奶奶都跟不上。

    第二:語音問題,包括詞匯,自閉症患者可能永遠不會說話,或在語言上有真正的困難,3個孩子中,每個孩子直到大約1歲才開始非語言表達。Ian在2歲時才使用car這個詞,並嚐試說成一個句子,但總是停留在牙牙學語,我們很難聽到他在說什麽。三個男孩的話語中仿佛都在模仿別人的說話,但是很難聽到他們在說什麽。兩歲時,他們隻能說很簡單的一句話,為學習言語而苦苦掙紮。

    第三:感官問題,有時您會聽到孩子們對某些響亮的聲音的反應,比如在明亮的燈光和公共場裏,他們好像在渴望通過不斷觸摸,揉捏壓縮擁抱甚至咬其他孩子的形式來輸入自己的感覺,而有的根本不喜歡被觸摸。而我們在當時並不知道這是自閉症的征兆,可能直到孩子2歲之後被診斷自閉症的時候,才想起孩子曾經有這種不正常的動作。

     第四:眼神問題。您會發現孩子沒有對您的話做出回應,一般的孩子即使沒有回應,眼神也會注視某一方向,但自閉症的孩子往往看不出在注視什麽。 很多時候,您的孩子會根據自己的選擇孤立地玩耍,在此視頻片段中,你可以看到Ian不像其他孩子一樣與聖誕老人互動,他的眼神交流一直在徘徊,似乎並沒有引起他注意到什麽他顯然不喜歡與此場合相關的響亮聲音。Ian的這種特征,做父母的往往會以為是孩子膽子小,而沒有想到是自閉症的早期行為。

    第五:頻繁的頭部撞擊。自閉症嬰兒可能幾個月的時候就喜歡把頭往後撞擊,不像大多數嬰兒那樣搖晃,而家長們常常以為是孩子好動,很難注意到孩子的這種動作就是自閉症的端倪。年紀越大,撞擊力量越大,很可能使後腦受傷。

第3個視頻:自閉症兒童隻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兒童患有自閉症都有哪些表現?

 

第4個視頻:你關愛你了解“來自星星的孩子”嗎?請關愛身邊的自閉症兒童

 

介紹完了,大家可以做客觀分析,我覺得第4個視頻很好,看看讀者的留言就知道了:

    A:好不容易試管生出來的兒子在一歲半初步診斷自閉症,當時我躺在醫院大廳的凳子上忍不住淚如泉湧,後來堅持幹預,買了很多書。現在兒子4歲半,除了智商言語比同齡人差七八個月以外,其他都基本OK,也會同父母交流、玩遊戲。最近疫情期間我在教他識字,目標是半年1500字。希望李老師為我加油,謝謝!

    B:我是一個來自台灣的亞斯伯格症患者,小時候大人都說我是聰明的孩子,但童年並不快樂,與同學相處遇到很多問題,後來18歲才確診為亞斯伯格症。現在我已20多歲,大致上生活還算可以。想對李永樂老師說聲謝謝,

    C:我在日本從事一個關於重度自閉症的工作。很多時候跟家裏人都解釋不清楚,經常被認為照顧一些傻子。感覺國內對於自閉症的理解還是不夠,希望更多的人們能夠對自閉症有更多的理解,也希望國家對這方麵的福利措施有更大的支持。

    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想對症狀5做一些補充,自閉症的人好多會有異於常人的感官認識,聽力視力和對於疼痛的感覺等等,可以說是超乎人們的一般想象。我身邊的一位自閉症患者對日常常見的打嗝聲和吸鼻涕的聲音特別敏感,一聽到就會有很大的反應,如打自己頭的自傷行為,而且離很遠的地方能聽到特別小的打嗝和吸鼻涕聲音。但願更多的人給於自閉症的人多一點理解,多一分關愛。

    D:最後一句話真的太有共鳴了,“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馬上準備辭職去讀二碩了,碩士課程選修課也有特殊教育,希望能好好了解孤獨症這個群體。

    E:我在美國從事科研工作,其中就包括自閉症的流行病學研究。我自己的一個孩子也是自閉症,不幸中的萬幸是症狀不嚴重。李老師對自閉症的描述完全正確,我們國家對自閉症的認知還很缺乏。希望再經過幾年的積累,我可以有獨立領導一項科研項目的能力,回國為我國這個領域做貢獻。

    F:我兒子就是自閉症,目前五歲,語言三歲半多才會講幾個,固執堅持度高,坐公車都要坐固定的位置,路線也會走固定的,記憶力好,坐過的站名都會記得,有路人違規停車,亂丟垃圾也會說叫要警察,老師講的自閉症真的很細很認真,也讓大家都多認識的自閉症

    G:看到後麵我流淚了,我大兒子在五歲的時候查出患有自閉症,四歲了才會叫媽媽,他想要什麽就拉著我的手去指給我看,沒有眼神交流,情緒不受控製等等!我和爸爸多少次在崩潰邊緣。還好我們生活在西歐,政府對特殊兒童有特殊照顧,兒童福利比普通孩子多幾倍,上學的時候有專業老師一對一引導,暑假還有專業人員上門輔導,現在他九歲了,比之前好得太多了!我和爸爸慢慢的走出了以前的陰影!希望天下星星的孩子都能得到很好的照顧。

     F:講得真好! 其實在美國, 普通的有自閉症孩童的家庭, 也是要排號的, 而且要看年齡及嚴重程度。申請的過,,也有可能繁冗不堪。中國需要學習美國的地方是, 美國在兒童自閉症方麵的科普率極高。不是因為政府做了什麽, 更多的是社會各界的名人, 來出力、出錢、和組織遊說政府的各項活動。另外, 在歐美的國家裏, 有些幫助自閉症孩童的組織, 是麵對國際的, 有需要的中國的家長們, 或者相關的機構, 可以多上網查查, 並申請幫助。加油!

    大家看了之後,感覺如何?希望有更多的人來討論嬰兒自閉症的難題。

最近博文:

生命的福音,心靈的釋放,一生最美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