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八十年代(九):抱緊春天的記憶
文章來源: 吳友明2019-07-26 16:55:29

現在回想起我的八十年代,思想是太保守了。1980年深圳就設置經濟特區,很多人到廣東做生意。在我們廠裏,有的是辦理停薪留職到外麵打拚。我認識的一位工友阿輝,每月交工廠幾十元,保留廠籍,和人合夥做“土水”,“土水”是閩南話做水泥工蓋房子的意思,他每天打工最少可以賺五元,在工廠每月才三十幾元。招工到印刷廠,也是有工作機會不想錯過,不過心很快就收不住了,不久就辦理停薪留職。

    他和他的兄弟自己蓋了好幾套房子。後來,他可以承包一座四五層樓的工程。他不僅做建築,而且自己開工廠生產三合板,有些印刷廠工人下崗,就到他的廠裏幹。

     他是81年結婚的,家在海澄的郊區,新蓋的房子。結婚那天我到他家裏,他用留聲機放唱片,那是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春風和我相依偎”。

 優美的旋律,五彩繽紛的花朵,讓我感到心情舒輰,難以忘懷。我當時以為是鄧麗君唱的,直到兩年前我在文學城提出這個問題,才知道是陳蘭麗唱的。陳蘭麗也是1951年出生,曾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風靡台灣歌壇,有眯眯眼之稱,以一首《葡萄成熟時》走紅歌壇,在當紅之際卻退出歌壇移居美國。當時,我還在文學城寫了這篇文章春風和我相依偎就是她唱的:

    春風吹,春風吹,陣陣春風使我陶醉。花嬌媚,花嬌媚,花開需要春風吹。你像春風我像花蕊,相依又相隨。但願春天永遠在人間,和我長依偎。

    這麽美妙的歌曲和阿飛結婚有關係嗎?當然有。他會蓋房子,會賺錢,有穩定的收入和穩定的房子,才會有美妙的歌聲伴隨他的新婚,這就是穩定壓倒一切。

    這首八十年代聽到的“春風和我相依偎”,是我一輩子最喜愛的歌,決不在鄧麗君之下。

    因為阿輝的太太是石碼人,他又在石碼買一處老房,是騎樓的後半部分,樓上樓下,有天井水井,他把舊厝拆了重新蓋新的,材料都是那時最先進的,至今還在。他比我年輕3歲,實在是太能幹了。

    我沒有阿輝工藝技術,不會做“土水”蓋房子,但是即使我會,我也不敢停薪留職。辛辛苦苦當了11年農民,沒有舒舒服服過一天,找到這工作太不容易了,不敢失去它。

1979年我的大妹妹到美國,1980年我的弟弟到美國,他們都吃了很多苦,邊打工辦讀書,五六年之後才稍微輕鬆一點。我的弟弟曾經煮一鍋飯吃了一周,有天晚上在餐館打工回家搭不上公車,一個人深更半夜走路三英裏才到家。他們是十年下鄉之後,在美國繼續插隊磨練。他們得知我找到不錯的工作,都為我高興。我在海外的親戚也願意為我辦理出國手續,我對出國不是很在意,也努力過,但是最後沒有成功。這和我的思想太保守有很大關係。我是覺得,工作穩定了,穩定壓倒一切。不久我就成家了,很快就有兒子。如果那時到美國,還要打工和學英語,五年之內成家就很不容易了,那時已經是35歲了。所以,保守也有保守的優點,我這人就是一輩穩穩當當的過日子,我實在是一個平庸的人。

我們這一代人直到80年代才盼到春天,遺憾的是我沒有抱緊它,留下很多遺憾。以後的春天越來越少了,還能有多少春風和我相依偎的日子?我留不住春天的腳步,留不住每一天的腳步。但是,每一步都要留住美好的記憶,這一步我走到這裏,唱這首歌,寫這篇文章,就是為了拒絕平庸,留住美好。

(我的80年代第九)

最近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