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代的太監到當代的變性人
文章來源: 吳友明2018-03-25 12:00:05

看到一個故事,據說清代末年有一個太監,原來是朝廷的高官,到了民國時期,他有家財萬貫,苦於膝下無子享受天倫之樂,於是他認養一對兄妹做義子義女,殫財竭力培養他們長大。民間看不起太監,太監認養的子女也被人看做是恥辱的事,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社會最低端的人物。所以,他的這對子女的婚姻也成為難題。當他的義女有男朋友的時候,他大喜過望,傾其巨大財力為她辦嫁妝,女兒和女婿的婚禮辦得很豪華。他希望小女早生貴子,他得以含飴弄孫,在他的晚年被人看重,有凡人快樂的歸屬。

    這個太監的命運令人同情,但是像他這樣有錢的太監還是及其少的。他被人看不起,更不用說那些在改朝換代之後流落民間的窮苦太監了。大部分太監出宮後都極力掩蓋自己的身份,他們雖然拿到了一些遣散費,或是從宮裏偷出來點寶貝,難以擁有真正的家庭生活。能把寺廟作為晚年安生的地方算是不錯了,很多太監流浪街頭、忍凍挨餓。據說太監被趕出宮那一年,約三百人流落北京街頭。

    為什麽民國時期人們看不起太監?在我看來,在封建朝廷裏,太監不管是職位高低,都是政府的“官員”,基本生活有保證,比一般的窮苦百姓生活水平高。但是因為太監喪失男性特征,身體受到巨大的傷害,沒有生育能力,不管他們是否很富有,都是一個沒有健全的人,喪失了一個人起碼的尊嚴。普通民眾不會去理解太監的苦衷,看不起不男不女的模樣。

    既然太監的人格是那樣的悲慘,為什麽封建社會裏還是有那麽多人要去當太監?太監其實都是窮苦人出生,大都因為小時候家庭困難或者父母病重被迫走上這條不歸路。有錢的人家,沒有人會去當太監。我上麵說的那個故事裏的那個太監,就是小時候他的父親重病,他要向有錢人家借幾文錢抓藥被拒絕,隻好賣身當了太監,為父親治病。           

    其實,這個故事並不一定符合史實,據說清代時期,宦官已經沒落了,招進來的太監,沒有錢拿,隻管食宿,等哪個太監死了,改成他的姓,才算太監。但是不管在清代當太監是不是有賣身的價錢,當太監肯定是窮人的事。
    造化弄人,隻能說那些太監生不逢時。如果他們幼時是生活在民國時代的凡人子弟,可能會被逼上梁山造反,成為英雄豪傑。如果他們是生活在文革中的中國,一定是紅五類,比起一般勞動人民有更多的招幹招生招工機會,和被踩在地下的剝削階級出生的子女相比,他們是在天上,後者實在地下。如果中國還是在封建社會裏,我們這一代人中的那些無產階級出生的子女們,可能會去當太監。

    當然,沒有那麽多的如果。即使沒有民國取代清朝,清朝也會滅亡,太監時代在中國是一去不複返了。在世界上,除了泰國的“人妖”類似太監之外,很少聽說過還有人願意從小去“淨身”。

    太監的男性器官被割除,性別就不是男性了,不男不女。奇怪的是,現在世界上想變性的人越來越多了,連中學生就像變性的都有。

    有人說,現代科技突飛猛進,人的思想意識也日新月異,隻有你想不到的,而沒有不會發生的。主流媒體熱衷於討論同性戀,變性人,無性人,青少年把怪異當做家常便飯,變性就像一種個人的興趣而已。而作為父母的我們,幾乎都是抱傳統的觀念,是男是女天注定,實在不想讓自己的子女變性。

    麵對子女想變性,是文學城論壇裏這周的熱點排行之一,讚成的少,反對的多,就拿多數的反對意見,也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但是,父母也不必過於焦急,每個國家對變性手術都有嚴格規定,比如有的國家規定隻有年滿20歲,患有易性癖病,且不在婚姻狀態中的患者才可以進行變性手術,在手術之前還需提交無犯罪證明。我們也可以告訴子女,即使想變性,最好是依靠自己的財力,等你自己有能力支付巨額的費用才去做。做手術也是很痛苦的,而且不一定是成功的。從子女想變性到手術這個時間,都有機會改變他們的想法。

   古時變性當太監是生活貧困沒有錢所致,現在的變性是生活富裕很有錢的一種結果。在金錢至上的時代裏,似乎什麽都可以改變,也許我們對子女要改變性別無能為力,隻能做好父母的本分,做一個好男人,好女人,好丈夫,好妻子。用愛心和子女貫通,希望他們能夠取消變性的想法。

    聖經記載:“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性別改變”的手術褻瀆了按照神的形像造的身體。所以,如果我們的子女要變性,可以鼓勵他們到教堂去,教會一定不會鼓勵變性,會有很多弟兄姐妹為你的兒女禱告。我相信會對你有所幫助的。

博文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