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類固醇、雌激素
文章來源: kylelong2014-11-17 06:15:06

膽固醇、類固醇、雌激素,都是與健康有關東西。它們之間有什麽關聯嗎?生活中,飲食上,我們需要注意什麽?下麵詳細分析,僅供參考。

 

1,膽固醇(cholesterol

 

固醇(即甾醇,sterol),類固醇的一種。固醇類化合物廣泛分布於生物界。用脂肪溶劑提取動植物組織中的脂類,其中常有多少不等的、不能為堿所皂化的物質,它們均以環戊烷多氫菲為基本結構,並含有醇基,故稱為固醇類化合物。許多動物激素都屬於固醇類,例如性激素中的孕甾酮、睾丸甾酮、雌二醇及腎上腺激素中的皮質甾酮等。而甾酮(sterone)則是一大類在分子結構上類似甾醇酮類物質。孕酮(progesterone),就是黃體酮、孕甾酮、黃體甾酮、黃體激素、助孕激素、助孕素或助孕酮

 

膽固醇又稱膽甾醇。一種環戊烷多氫菲的衍生物。早在18世紀人們已從膽石中發現了膽固醇,1816年化學家本歇爾將這種具脂類性質的物質命名為膽固醇。膽固醇廣泛存在於動物體內,尤以腦及神經組織中最為豐富,在腎、脾、皮膚、肝和膽汁中含量也高。

 

膽固醇是高等動物細胞的重要組分。它與長鏈脂肪酸形成的膽固醇酯是血漿脂蛋白及細胞膜的重要組分。植物細胞膜則含有其它固醇,如豆固醇及穀固醇。真菌和酵母則含有菌固醇。膽固醇是動物組織中其它固醇類化合物如膽汁醇、性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維生素D3等的前體。即膽固醇經代謝能轉化為膽汁酸、類固醇激素。

 

當你有高膽固醇,表示你的血液中有過多黃色粥狀的脂肪物質。如果這些多餘的脂肪堆積在動脈管壁,可能阻塞動脈,防礙血流,並導致心髒病、中風或氣塞病(心絞痛)。膽結石幾乎完全是由膽固醇構成,膽固醇由此而得名。

 

體內也會製造膽固醇,以執行某些重要任務一一幫助建造新細胞、製造荷爾蒙、及將神經細胞與其他細胞隔離。唯有過量時,才引發問題。不幸地,關於此物質,有許多混淆不清的觀念,無怪乎一些類似的專有名詞滿天紛飛,例如飲食膽固醇、血清膽固醇、HDL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MG-CoA (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是一種酶,它是協助人體產生膽固醇的關鍵因子。

 

    2,類固醇(steroiddexamethasoneprednisolonecorticosteroids

 

類固醇,也就是甾體,是廣泛分布於生物界的一大類環戊稠全氫化菲衍生物的總稱。又稱類甾醇、甾族化合物。類固醇包括固醇(如膽固醇、羊毛固醇、穀甾醇、豆甾醇、麥角甾醇)、膽汁酸和膽汁醇、類固醇激素(如腎上腺皮質激素、雄激素、雌激素)、昆蟲的蛻皮激素、強心苷和皂角苷配基以及蟾蜍毒等。此外還有人工合成的類固醇藥物如抗炎劑(氫化潑尼鬆、地塞米鬆),促進蛋白質合成的類固醇藥物和口服避孕藥等。

 

類固醇化合物不含結合的脂肪酸,是非皂化性脂質;這類化合物屬於類異戊二烯物質,是由三萜環化再經分子內部重組和化學修飾而生成的。類固醇可以像刺激人類運動員那樣刺激植物生長,但是其通過調控基因來促進植物細胞生長發育的分子信號傳導係統遠遠比人類和動物細胞中的複雜。

 

    其中類固醇激素,就是甾體激素(Steroid hormone)按藥學分,有甾體雌激素、非甾體雌激素、抗雌激素、雄性激素、蛋白同化激素、孕激素、甾體避孕藥、抗孕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內分泌雌激素是由人體和其它哺乳類合成的類固醇荷爾蒙(類固醇激素

 

醫藥界喜歡用類固醇來作為消炎與組織抗敏的配方,類固醇也的確能快速達到這個效果,隻是類固醇不但副作用大,且對人體來說,類固醇同時抑製“發炎性的前列腺素”與“消炎性的前列腺素”。

 

月見草(evening primrose)的特性就是:它可以合成並增加“消炎性的前列腺素”但會抑製“發炎性的前列腺素”,這種獨特的生物活性,使得月見草成為更“智慧”的配方對策,也大幅降低了副作用的可能。這解釋了為什麽月見草可能會是過敏體質患者的一大福星。但月見草最大的功效,還是含有GLA(gamma linolenic acid)。GLA是一種脂肪酸,身體會將其轉換成一種叫prostaglandin的激素。研究表明,GLA可以有效地減輕經前綜合症產生的症狀。

 

維生素D也稱抗佝僂病維生素,是一類脂溶性維生素,屬類固醇化合物。在人類所需的維生素中,維生素D非常特殊,它是一種激素的前體,而且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人體自身可以合成維生素D3。據認為,心髒病、肺病、癌症、糖尿病、高血壓、精神分裂症和多發性硬化等疾病形成都與缺乏維生素D密切相關。維生素D可降低女性患老年癡呆症的風險,可預防前列腺癌。

 

3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

 

動物雌激素,一類有廣泛生物活性的類固醇化合物,雌激素主要有雌二醇、雌三醇、雌酚等,是由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動物雌激素是對女性保持青春和女性第二特征所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對女性來說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

 

黃體酮(luteosterone ;progesterone ;progestin)是由卵巢黃體分泌的一種天然孕激素,在體內對雌激素激發過的子宮內膜有顯著形態學影響,為維持妊娠所必需。黃體酮臨床用於先兆性流產、習慣性流產等閉經或閉經原因的反應性診斷等。

 

黃體酮又名孕酮,為孕激素。用來人工調整月經周期具有一定作用,但黃體酮不是萬能的。商品黃體酮屬於處方藥,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黃體酮具有副作用,要慎用黃體酮。

 

植物雌激素,是來源於植物的非類固醇具有弱雌激素作用的化合物。其通過與甾體雌激素受體以低親和度結合而發揮弱的雌激素樣效應。植物雌激素的分子結構與哺乳動物雌激素結構相似,是一類具有類似動物雌激素生物活性的植物成分,它們對激素相關疾病有廣泛作用。雖然被人們稱為植物性雌激素,其實它們本身不是激素。含植物雌激素的植物主要有:大豆(大豆異黃酮)、葛根、阿麻籽等。

 

大豆異黃酮(Isoflavones)是一種植物性雌激素,又稱為植物動情激素,是一種天然賀爾蒙,被認為有防癌豐胸之效,目前幾乎沒有明顯副作用的報告。異黃酮是黃酮類化合物中的一種,主要存在於豆科植物中,大豆異黃酮是大豆生長中形成的一類次級代謝產物。由於是從植物中提取,與雌激素有相似結構,因此大豆異黃酮又稱植物雌激素,能夠彌補30歲以後女性雌性激素分泌不足的缺陷,改善皮膚水分及彈性狀況,緩解更年期綜合症和改善骨質疏鬆,使女性再現青春魅力。大豆異黃酮的雌激素作用影響到激素分泌、代謝生物學活性、蛋白質合成、生長因子活性,是天然的癌症化學預防劑。

 

白藜蘆醇(resveratrol)是一種非黃酮類的酚類物質,包含一種與合成雌激素有關的化合物,能直接綁定細胞雌激素受體並激活雌激素表達。由於人體內的癌細胞會利用雌激素幫助增生,因此應謹慎使用。雖然白藜蘆醇中的抗氧化劑具有抗真菌,抗細菌和抗癌等作用,但仍然需要更多研究確定能被人體吸收並帶來好處的精確數量。

 

顯然大豆異黃酮與白藜蘆醇(非黃酮類完全不一樣白藜蘆醇的化學結構,類似於植物雌激素,但還不是植物雌激素。

 

4黃酮(flavone)

 

黃酮(flavone)不是黃體酮,又稱類黃酮、黃酮素。天然黃酮類化合物分類:黃酮類(flavones)、黃酮醇(flavonol)、二氫黃酮類(flavonones)、二氫黃酮醇類(flavanonol)、花色素類(anthocyanidins)、黃烷-3,4二醇類(flavan-3,4-diols)、雙苯吡酮類(xanthones)、查爾酮(chalcones)和雙黃酮類(biflavonoids)等15種。另外,還有一些黃酮類化合物的結構很複雜,其中包括榕堿及異榕堿等生物堿型黃酮。

 

黃酮廣泛存在自然界的某些植物和漿果中,總數大約有4千多種,其分子結構不盡相同,如芸香苷、橘皮苷、櫟素、綠茶多酚、花色糖苷、花色苷酸等都屬黃酮。不同分子結構的黃酮可作用於身體不同的器官,如銀杏山楂--心血管係統,藍梅--眼睛,酸果--尿路係統,葡萄--淋巴、肝髒,接骨木果--免疫係統,平時我們可以通過多食葡萄、洋蔥、花椰萊、喝紅酒、多飲綠茶等方式來獲得黃酮,作為身體的一種補充。二十年前,科學家發現具有活化石之稱的銀杏樹中含有相對較多的黃酮,主要從銀杏葉中提取黃酮。

 

花色素(Anthocyanidin)又名花青素,是一種水溶性的植物色素,存在於液泡內的細胞液中。其與糖類物質以糖苷鍵結合之後即為花色苷,與花的顏色、葉變紅等有關,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花色素的顏色會隨著身處環境的酸堿值而有所變化,從酸性環境的紅色到紫色、再到堿性環境下的藍色。因此,花色素亦有用於試紙。可吸收光能,但與光合作用無關。

 

葡萄籽中含有的抗氧化物質為Oligomeric proanthocyanidinsOPC可翻譯為:前花青素,或低聚花色素原,或原花色素低聚物),屬多酚類,為水溶性、高生體利用率之生物黃酮素,為人體內不能自行合成的天然物質,其具有很強的抗自由基作用,抗氧化力比維生素C20倍,比維生素E50倍。

 

5植物固醇與植物類固醇

 

植物固醇 (phytosterolsplant sterols)是由三個六碳環和一個五碳環所構成的天然成分,與膽固醇同屬於四環醇類的脂肪族(Aliphatic tetracyclic alcohols),兩者化學結構非常相似,但植物固醇含28---29個碳,而膽固醇含27個碳。常見的植物固醇為豆固醇(stigmasterol)、穀固醇β-sitosterol)、菜油固醇 (campesterol)sitostanolcampestanol等,自然存在於植物油、堅果、種子、夾豆、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中,而以植物油含量最多,堅果、種子、夾豆次之,蔬菜、水果較少。

 

一般認為植物固醇會在腸道和膽固醇競爭,並進而減少對膽固醇的吸收,因此,具有降低血膽固醇的功效。花生中含有豐富的植物固醇,這是一類在幹果中普遍存在的一類固醇化合物,可以與膽固醇產生競爭作用,從而抑製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降低血液膽固醇水平。

 

甘草學名 Glycyrrhiza glabra)是麥芽糖和類固醇兩部分結合所以從化學結構不難想象為何甘草酸有糖和類固醇般的性質,水解可去除麥芽糖部分,剩下的類固醇部分叫去糖基甘草酸(glycyrrhetinic acid)。甘草在藥性上同屬類固醇係列的生化反應,因此在臨床運用療效上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過敏、抗肝毒的功能,可促進支氣管和肺的分泌黏液流動性,可促進腎上腺功能而消除緊張和增加勇氣,可刺激幹擾素 (interferon) 的製造 (幹擾素可以抵抗多種疾病,如肝炎,可清腸,可改善昏眩、咳嗽、支氣管炎、胸部毛病、低血糖症、胃炎、胃潰瘍、腹痛、大腸炎、肌肉抽筋、動脈粥瘤硬化等。市麵上可買到各種配方的去甘草次酸甘草、甘草根、甘草茶及甘草粹取物的產品。

 

馬卡(Maca),植物類固醇,又稱“秘魯人參”,是一種屬於十字花科的植物。其富含55種活力營養素:蛋白質、糖類、脂肪酸、20種氨基酸、7種礦物質、8種維生素,多種生物堿及芥子油苷、牛磺酸、植物多酚、皂角苷等牲活性成分,是世界公認的“天然性活力營養素”。馬卡(Maca)的功效:增強精力,抗疲勞,抗抑鬱,改善性功能,提高生育力,緩解哮喘症、風濕症、骨質疏鬆症、女性更年期綜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