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三國郭嘉的<<十敗論>>與諸葛亮的<<隆中對>>
文章來源: 紅袖飛刀2011-01-23 00:37:55
        三國是一個英雄輩出、智者雲集的時代,而在群智時代,卻有一位特色人物,堪稱一朵奇葩,世人常與諸葛亮相比,甚揚言其智超越諸葛亮的,這人就是天生郭奉孝,豪傑冠全英,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三國中曹操最喜愛也最給力的一大謀臣。
  郭嘉和諸葛亮挺相似,都是27歲出仕,諸葛亮27歲出山輔佐劉備,而郭嘉同樣也是27歲來到曹操陣營,成為一代鬼才。且都是廟算精華在於較之以計而索其情,鞭辟入裏而絲絲入扣的高人。但倆人也有不同之處,職業上來說郭嘉始終是一個謀士、參謀,而不象諸葛亮等五獸是主官一把手。再其諸葛亮如代表著一種高古知識分子的情操,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的話,那郭嘉卻如李斯一樣,代表著中國最早公務員的形象,他們的求學做事帶有濃烈的、強烈自我的功利目的,個人私欲與國家利益齊頭並進,而不太在意百姓的利益,相反卻想法多侵占。
  陳群就曾廷訴郭嘉“不治行檢”,隻是曹操看重郭嘉之能而寬縱與他,這一方麵說明中國曆來對貪腐問題並不看的太重,另一方麵則說明郭嘉的能力是相當出眾,是曹操竭盡所需的,甚至為此不惜枉法。
  而郭嘉之能從他預料孫策事件中就可得到完美的體現。當時曹操和袁紹相持與官渡,小霸王孫策整軍要北伐許昌,曹氏集團眾聞皆俱,唯郭嘉認為不足為慮,語出驚人說小霸王孫策馬上就要死了,結果郭嘉說完不久,小霸王孫策果真被人刺殺,真是驚天地、泣鬼神的判斷,相當震撼。
  不過就如諸葛亮憑《隆中對》名揚天下的話,郭嘉同樣也有屬於自己的立世之典《十敗論》。在袁曹對決之前,麵對曹氏集團上下恐袁之心,郭嘉拋出了名垂青史的《十敗論》,從道、義、治、度、謀、德、仁、明、文、武十個方麵總結袁紹雖兵多將廣,實力強大但卻必敗。
  《隆中對》如果說是時政策論,具有時效性,隻能稱雄於某一特定的曆史時代的話,那麽十敗論則是從人性的角度去議論,更具廣泛性,也更悠久流長。他給世人留下了公理,他給世人留下了規範,他向世人說明如何做一個好老大,以及一個好老大要有那些品格。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曆史文化中,其過程充斥著城頭變幻大王旗,老大們整經圖治各領風騷幾年華,隻苦了一地老百姓,為何原因?沒看或少看或不理郭嘉的十敗論是其重中之重。郭嘉所提出的十敗我們又改了多少?象袁紹這樣擁有十敗的老大從我們身邊消失了嗎?
  袁紹真的很可憐,也很倒黴,一場官渡之戰不但讓強大的袁氏集團眾叛親離、一蹶不振,也砸了袁家一門四世三公的金字招牌,更甚的是袁紹成了中國第一個戴上十敗的大帽,而且也是最後一個。多少王朝的變更,多少大哥的輪換,卻終無人再去戴上那頂高帽。就如自從曹操被十勝後,中國也再無人擁有這一輝煌及榮耀。
  也許十敗轉化成十勝隻是一個偉大的的夢想,是虛幻的理想主義;或者說一個如此經典的《十敗論》卻由一個“不治行檢”的郭嘉提出,本就有點愚世的感覺,讓人難以當真;再或者隻能說大事已不可為,一切都顯得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