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政治經濟展望之五:國債陷阱(一)
文章來源: 井底望天2010-03-21 20:47:14

 

首先俺要說明的是,下麵這一篇文章,大概是整個係列的重點。經濟之道,是一個國家的死生之地,不可不察。因此俺是希望不論是廟堂之上的高官,還是鬧市之中的小民,都應該打起精神,好好的閱讀和思考一下。

要明白今天美國對中國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就得從貨幣的發行說起。大家估計都知道一個貨幣的最基本概念,就是“鑄幣稅”。如果最簡單的說法,就是貨幣本來是用來作為物資交換的媒介,但由於其本身的其他優勢,比如說攜帶方便、標準統一、容易儲存等等,就變成了生產和消費之間的最重要的載體,而成為流通的交換手段。

在人類早期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曾經作為貨幣存在過,比如說貝殼之類。但是慢慢就由貴金屬,金、銀和銅等等作為主要的貨幣形式。

那麽在發行貴金屬貨幣時候,如果你發行的一個銀幣,裏麵的含銀量,按照市場價格換算的話,要超過其貨幣代表的麵值,那麽人家肯定就拿了你的貨幣,就拿去溶了它,把溶出來的銀子去換錢。

所以說鑄造貨幣的政府或者私人部門,肯定就不會用超過你麵值的銀子來鑄幣,而通常會用比較低一點的含量。那麽這個差別,就是說你用了價值8塊錢的銀子,做了一個麵值10塊錢的貨幣,自然就是自己吃了2塊錢的差距。而這個差距,就是鑄幣稅。

不過在古代,如果你的貨幣金屬成色太低,就會失去貨幣的信用。而市場上的商家們,通常會根據你的成色的差距,給你一個打折。如果你的發幣方是政府,可以按照強權,硬逼著人們吞下成色過低的貨幣,整個市場就會自動地以貶值來應付這個貨幣發行,從而導致貨幣貶值引發的通貨膨脹。而這個過程,也是一種收鑄幣稅的表現。

當然在人類早期的時候,鑄幣的權力並不是被政府壟斷。很多有顧客儲存黃金的銀莊,可以發行銀票,後來的一些銀行,可以發行自己的鈔票,都是某種程度上的貨幣發行。就是在今天,也不是說所有的貨幣都是由政府發行。比如說美國的美元,是由私人機構美聯儲來發行10元以上的主幣,還有香港的港幣,也是由非政府的銀行,比如說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等等發行。

還有就是一些區域性的貨幣,比如說你到了拉斯維加斯的大賭場裏,用賭場發行的籌碼,可以在裏麵當成錢幣使用。還有一些地方,發行的類似購物券等等,都可以是廣義的貨幣。

那麽當金屬貨幣退出金融領域,由紙幣取代之後,大家是很緊張了一陣子。就是說一旦發行貨幣不再以你手頭上的黃金和白銀作為基礎,那豈不是你政府想發多少紙幣,就發行多少?和金屬貨幣不同,發行紙幣的成本要低很多。雖然你還是要從瑞士等國家,去買昂貴的印鈔機和特殊紙張和印墨,但是比起你冶煉金屬去鍛壓貨幣,其成本還是不可比較。而到了今天,當金融行業電腦化和數碼化之後,那麽製造貨幣的成本,就是微不足道了。發行幾億美元,就是動動幾個指頭,打一串0而已。

因此人們要問,當發鈔部門,要麽是政府,要麽是私人機構,在發行紙幣的時候,或者說現在是發行電子貨幣,就是說在政府的賬戶上麵,打下一大串0的時候,又是靠的什麽去收這些鑄幣稅?

其實很簡單,俺印了一大把白紙,拿給你,換你的電冰箱啊、洗衣機啊、筆記本電腦等等產品,或者是N桶石油、N立方米天然氣、N噸鐵礦石等等。然後俺就消費了你送來的好東東,你就拿著俺換給你的一大堆白條子。

一句話,就是空手套白狼。
大家肯定就看明白了,俺這裏談的發鈔權威機構,就是美國,或者更準確地說,美國政府和美聯儲。

美國印出來的綠條子,就拿到中東和北非去換石油,又拿到中國去換消費品了。那麽美國印刷的綠條子越多,換來的東西就越多。如果整個世界的生產力,不論是中國的製造工廠,還是沙特的大油田,還是澳洲的大鐵礦,都可以無限製地滿足美國印出來的票子,那麽美國其實就是在收這個鑄幣稅。那麽全體美國人都可以無所事事,吃喝玩樂,白吃白喝了。

那麽如果美國人的綠條子印得太快,那麽產品的供應趕不上印鈔的速度。或者說美國印出來的大量鈔票,沒有完全被用來和人家換東西,而是被用來炒高能源價格,那麽通脹就開始,就是說所有美國政府印出的票子就貶值了。

可是為啥這些國家,願意自己用自己的好東西,來換美國的綠條子?這是因為美元是世界各國接受的交換貨幣。如果中國自己有石油,自己可以生產產品,或者說沙特自己有石油,也有自己的製造產業,那麽就沒有誰會去尿美元了。

但是問題是,中國沒有那麽多石油,需要拿美元去沙特買石油。而沙特沒有消費品的製造產業,需要拿美元去中國買產品。

因此中國和沙特都需要美元來從事國家之間的貿易交易。當然如果美元能夠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上發行,就是說美國聯儲局,可以負責任地為世界經濟發展和國際貿易正常運作,提供均衡的貨幣供應,那就算收一定的手續費,也是沒有什麽問題。

可是當美國利欲熏心,為了一己的私利,而狂印美元,希望能夠往死裏抽全世界的鑄幣稅,那麽結果就是中國這些產品供應商,和沙特這些能源供應商,手裏就拿著成堆成堆的美元,而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1971年布萊頓森林協定沒有崩潰之前,這些國家有一個法子。那就是拿著這些過剩的美元,到美聯儲去按照大家約定的價格,換取黃金。可是當時的情況就是,由於美元和黃金掛鉤,因此這個時候的美元,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美金,是相當於古代的金屬貨幣。

可是問題在於當時的美元和黃金掛鉤價,與市場上的黃金價差距太大,因此法國等國家,拿到美元之後,馬上就跑來美聯儲換黃金,然後拿到市場上高價換回法郎的行為,就和上麵提到的拿到你發行的銀元,馬上拿去溶了,然後拿著這些熔化的銀子,去賣個好價錢,是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