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欣賞:《相見歡》·李煜
文章來源: 南山鬆2016-03-21 17:15:25

《相見歡》·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詞名《相見歡》,詠的卻是離別愁。此詞寫作時期難定。如係李煜早年之作,詞中的繚亂離愁不過屬於他宮庭生活的一個插曲;如作於歸宋以後,此詞所表現的則應當是他離鄉去國的錐心愴痛。
 

上片於環境烘托淒涼的景物中,蘊含著深深的愁恨,景中有情,情溢景外,情與景妙合無垠。起句攝盡淒惋之神,李後主愁恨滿懷、踽踽獨上的形象躍然紙上。下片隻用一個具體的比喻,將抽象的情感加以具體化,卻深刻地反映出作者切身感受的無可解脫的愁苦。結句不同凡響,寫出愁之深味,根植於作者內心深處無法驅散,曆久彌鮮,心感方知。此種無言之哀,直接訴諸於人們的心靈,讀後使人自然感同身受,此所謂“無聲勝有聲”。
 

全篇愁思淒惋,如泣如訴。善用比喻手法,自然貼切,意蘊深厚,有極強的感染力。句式參差錯落,抑揚頓挫,長吟短歎,極盡回環曲折之意,是李煜的短篇佳作。
 

李煜(937—978),公元961年即位,五代南唐國主,世稱李後主。他登位之時,宋已代周建國,南唐形勢風雨飄搖。他在對宋委曲求全中過了十幾年苟安生活。南唐為宋滅之後,他被俘到汴京,過了約兩年囚徒生活,終為太宗賜鴆毒殺。
 

李煜在政治上十分無能,文藝上卻頗有成就,能書善畫,妙解音律,尤工於詞。他的創作分為前後兩個階段:
 

前期不修政事,縱情於吟詠宴遊,笙歌燕舞,為了使宮女的舞姿更加曼妙婀娜,荒唐病態竟至於讓宮女束腳,戕害中國女子裹腳陋習便起於其人。他這一時期的詞作大都反映了他荒淫奢靡的宮廷生活,這些詞是在技巧上已日臻成熟,實則為南朝宮體和花間詞風的承續。
 

後期則為入宋之後,此時,他逐漸從醉生夢死中清醒過來,對屈辱的拘囚生活極為憤懣感傷,他的詞開始轉向抒奏亡國之音,傾瀉其“日夕以眼淚洗麵”的深哀巨慟,他的詞有了打動人心的恒久的藝術力量。可以說,亡國使他丟掉了皇帝的寶座,卻使他在詞的創作上獲取了巨大的成就,誠如清代大學者王國維所說的那樣:“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這便是對他文學地位的中肯評價。
 

謝謝tianyi收藏音樂
 

經小婷提醒, 加上鄧麗君演唱的這首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