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因 為 愛 國,所 以 不 能 回 國
文章來源: 東笑2008-04-26 06:02:08
正 因 為 愛 國,所 以 不 能 回 國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海外同胞們的拳拳愛國心,演繹得如火如荼,輝煌壯麗,如同一篇雄偉的詩史,實在是讓人感動得涕淚交流,又自豪得蕩氣回腸。

從來,海外華人在人家的地皮上隻有忍氣吞聲,忍辱負重,逆來順受,低眉順眼,幾乎連大氣都不敢出。什麽時候象今天這樣,萬眾一心,氣吞山河過 ?

此情此景,真正是印證了毛澤東的那句豪氣懾人,膽魄懾人的詩句 : 紅旗漫卷西風 !

在漫卷西風的紅旗海洋中,我們這些身在海外的人被感動了;國內的十幾億同胞被感動了;許多西方朋友被感動了。整個世界被感動了。

有史以來,海外華人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強健!

有史以來,海外華人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豪邁!

有史以來,海外華人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挺立!

有史以來,海外華人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不能被輕視!

有史以來, 海外華人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被祖國所需要!

如果說,當初出來時,我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還具有這樣的重要性,以為不過是為了尋找一片更開闊的天空,追求一種更更美好的生活。以為不過是為了孩子,為了子孫所作出的無奈選擇。

那麽今天,當經過這一番洗禮,我們就應該明白,我們在倫敦,在紐約,在多倫多,在堪培拉,在巴黎,在柏林,在世界的角角落落,實際上並不完全是為我們自己的天空,自己的生活,也不完全是為了孩子的前途,子孫的福祉,其中,有相當的一部分,是為了我們的祖國,是為了我們的故鄉!

不妨設想一下。

假如,今天的世界上,沒有那麽多的華人,象莆公英的種子似的,撒得哪兒都是的話,西藏事件出來後,有誰能代表中國,那麽直接而又形象地向世界大聲疾呼: 尊重事實,尊重公正,尊重公理 ?

假如,今天的世界上,沒有那麽多的華人,象雨後的春筍似的,長得漫山遍野都是的話,奧運聖火被阻後,有誰能代表中國,那麽直接而又形象地向世界大聲疾呼,表達中國人的憤慨與譴責 ?

假如,今天的世界上,沒有那麽多的華人,象火紅的鳳凰花那樣,開放得遍地都是的話,有誰能代表中國,讓那一麵麵火一樣的紅旗,在北美,在歐洲,在大洋洲,在全世界迎風飄舞 ?

海外華人,就仿佛是大洋中的那些小島,東一個西一個地貯立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中,彼此獨立,但又遙相呼應。

而祖國就是那一方港灣,雄偉瑰麗。

當海上風起雲湧,惡浪滔天的時候,那些圍繞港灣的小島們,紛紛挺身而出,將咆哮的巨浪截攔,砸碎,儼然是港灣的一道道屏障。

當然,遭到阻攔的驚濤駭浪不會善罷甘休。它們往往是吐著滿嘴的白沫,呼哧呼哧地喘著粗氣,繼續朝著港灣撲去。但這時,它們已經是強弩之末,再也折騰不起翻天的濁浪了。

如此,有小島們在,海港就減輕了巨浪的壓力。小島越多,海港就越安全。假如有那麽一天,港口外的小島一個個離去,海港就會全然裸露在巨浪麵前。天長日久,即便是再偉岸的海港,也經不起惡浪一次又一次的撲擊。

於是我想,我們這些小島 們,不謙虛地講,在某種意義上,還真是一不小心,就讓自己沾上了一些 戰略 的地位。

真這麽沾沾自喜著,忽然看到了一則消息,說加拿大有一位叫Peter 吳的先生,出於一腔愛國熱血,於近日成立了返回祖國行動委員會,號召在加拿大的中國同胞放棄加拿大國籍或永久居住權,以此實際行動表達對中國的熱愛和對加拿大政府的不滿。

吳先生愛國的至誠至真,讓人欽佩。但對吳先生的主張,卻有點不敢苟同。

且撇開海外華人的 小島 作用不說,就算是大家在外邊,都可有可無,既擋不了浪,也護不了港,那麽這麽多的海外華人都放棄國籍綠卡,統統學Salmon魚,來一個驚天動地的回遊,那該遊回去多少人啊!

問題是,中國本身已經爆滿,現在又要擠進去這麽多 回遊的,那結果,恐怕不是 爆滿 而是 爆破 了!

就算我們個個都是學富五車,才高八鬥,個個都具備精英級 海歸 的份量,那也得有讓你揮胳膊踢腿的空間呀。不然的話,也隻不過是一隻隻被捆了大螯的龍蝦,再雄赳赳氣昂昂也動彈不了半步。

這就又讓我想起了我曾經寫過的兩篇文章,一個談 海歸 ,一個談 海留 。我在文章中說,其實目前對於我們來說,不是要趕時髦個個去做 海歸 ,而是動動腦筋,想想如何做好這個 海留 。

現在吳先生正好又提出了 愛國 與 回遊 的問題。這與 海歸 還是 海留 其實同屬一個性質。從表麵上看,回遊 , 海歸 就是愛國,但如果透過現象來看問題,或者是把看問題的視野稍稍放得長一點,寬一點,我們就會發現,事情其實並不象我們以為的那樣。

也許在很多情況下,恰恰相反。就拿眼前的情況來說,如果我們真的響應吳先生的號召,大家夥一氣之下,嚓嚓 兩下地將加拿大公民證或楓葉卡撕個粉碎,鄙夷地丟進垃圾桶裏,然後頗有氣概地蹬上 Air Canada,連頭都不會地把加拿大拋在了身後。

飛機在轟鳴中啟動了。這時候,也許你會發出勝利的笑聲。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人會比你笑得更響,更爽, 哈哈哈 的狂笑中,透著得意,透著輕鬆。

是啊,怎麽能不得意,不輕鬆呢 ? 用不著下既不雅觀又不雅聽又失身份的逐客令,你們自個兒就顛兒顛兒的滾蛋了,這叫既打跑了鳥兒,又省去了打鳥兒的石頭,真可謂是無 舉 多得。

所以,想來想去,我們無論如何也寧肯做那阻擋大浪的 小島 ,縱然不能讓那大浪碰得粉身碎骨,起碼也可以壓壓它那不可一世的氣焰。說什麽也別做那別人正翹首以待的 傻鳥 ,用不著別人趕,就撲愣愣地飛得遠遠的,倒讓別人獨霸著諾大個地盤,樂得逍遙。

也許吳先生們會言正詞嚴地反駁 : 這樣可以給加拿大以羞辱啊。這就等於是說,瞧,你不是以為自己很了不起嗎 ? 但我卻象扔抹布一樣地把你扔到了垃圾堆裏。這下,到底是你牛,還是我牛?

可別人聽了吳先生們的話,卻是一臉雲山霧罩的笑。那種黯昧無非是在說,你牛,又怎麽樣 ? 你牛,你滾蛋了。我不牛,我卻不但夯實了自己的地盤,還把你的地盤也給占了。你就牛去吧你!

我猜想,吳先生們組織 返回祖國行動委員會 時,肯定是隻想到了把別人當作抹布一樣扔掉時的痛快淋漓,而沒有想過這種痛快淋漓所付出的代價。更沒有設想過,被扔掉的 抹布 ,居然對於被 扔 ,心頭充滿了竊喜,正巴不得你 扔 呢。

說到這裏,不由得想起了柏楊先生說過的一番話,大意是這樣的:

我不但不反對,而且是鼓勵中國人到美麗堅去,到英吉利去,到一切可以去的地方去。

幾千年前,中國人隻知道黃河,並不知道黃河之外還有長江,還有珠江,還有鬆花江。後來,中國人不停地走出去,再走出去,再走出去。這樣不停地走呀走,於是就走出了今天960萬平方公裏的龐大局麵。

從柏楊先生的深睿中,我於是有了一些聯想 : 中國人可以從黃河走到長江,走到珠江,走到鬆花江,也可以從中國走到美洲,走到歐洲,走到大洋洲------在不停的腳步中,也許,一個更加龐大的局麵正在我們的眼前如畫軸一般漸次展開。

因此,正因為愛國,所以不能回國。

不但不能回,還要在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待得好好的,象一塊塊磐石紋絲不動,又象一棵棵大樹把根深深地紮下去,一直等到成為這裏的一道風景,一座地標,一個象征,一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