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女兒的婚事(28)祝大家聖誕快樂!
文章來源: 平凡往事2012-12-24 14:35:38





此文屬虛構!請勿對號入座!






題記 :

謹以此文獻給那些在異國的天空下掙紮過,迷茫過,失去過,更收獲了的人們。也以此文激勵那些正在掙紮和奮鬥的人們。讓我們共勉!





[江城子]

故園萬裏在天邊。亂朱顏。夢東遷。落紅多怨,飄落幾聲咽。
坐看閑鷗淩空舞,浮雲裏,任盤旋。


采雲釣水漫山鮮。勝神仙。臥薪禪。不看歲月,贏得夜深眠。
無欲清心人間好,多少事,醉心田。


潔身子一天天大起來。產前檢查也越來越頻繁。潔的產科醫生,是大學醫院的,一方麵潔剛來美時沒工作,保險隻能由康來買。二來也是這家大學醫院非常著名,而且離家也近,所以後來潔有了工作也一直沒換。潔特找的是位華人醫生,雖然他中文講的也不流利,但總覺得比洋人讓潔感覺踏實。潔的英文雖然已經有了很大進步,但她還是希望在產床上,疼得死去活來時,最起碼能張口就來,用自己最親切熟悉的母語,第一時間告訴醫生她切膚的感覺或需要,那可是人命關天的時刻。

起初每月一次的檢查,康還能陪妻子去,後來就漸漸讓潔自己去了。一是他新近寫文章和申請錢都到了關鍵時刻;二是他覺得產前檢查似乎就是例行公事,每次無非給驗驗尿、量量血壓,然後照照超聲波,醫生用手按一按潔的肚子,說一切都好,就讓他們回去了。在康的認知裏,看醫生沒有打針吃藥那就等於白跑了一趟。況且他打心眼裏覺得美國人太把生孩子當回事了。他自己的身世就像他跟導師講過的,是他媽下地回來,忙著做飯時,在灶台前突然要生了,這才找了村裏的五嬸來當接生婆生下來的。他總是想以前的人哪裏有這麽大的陣仗,其實說白了,這就是現在的醫生要賺錢,愣是把自然界的自然行為給異化成了疾病,把產婦變成了醫院的獵物罷了。不過康認為,潔雖然是教授的女兒,有點嬌生慣養,但在懷孕這件事上,還算能吃苦,妊娠反應強烈也一直沒誤上班。否則他是一定要拿母親的例子來教育潔的。

最近的一次檢查,康自然也沒去。醫生有點詫異,潔忙著解釋說丈夫是真的有事。醫生笑了說:“康太太你真是個solid(堅強能吃苦)的女人。”潔聽了,心裏很不是滋味兒。別人都是丈夫跑前跑後陪著太太來。她甚至看到有一個女人,也是跟她一樣的華人,肚子還癟癟的,顯然是剛懷孕,但一旁的丈夫卻緊張地攙扶著,進進出出還用手臂為她擋開人,生怕被磕碰到。而自己呢,每次都是孤單單一個人,也難怪醫護人員都對她格外客氣,語氣眼神裏總透出誰都看得出的憐憫和好奇。而醫生的驚奇是有原因的,因為許多事是應該對康講的。比如很多手續辦理的雜事,不可能讓一個肚子已經大到連自己的腳都看不見的孕婦親自去做。

潔的預產期就在一月後,接下來她需要每周都來檢查,因為小寶寶隨時都有可能出世。而且她需要著手產前的一些準備。醫院那方麵的事情都包括在配套裏了,隻需簽署一些表格,當然到時康得提前打電話通知醫院接生。至於產婦自己這方麵,潔要準備好隨時入院的包裹,帶好換洗的衣服,個人洗漱用品以及新生兒需要的毛毯等。

潔當晚把醫生的囑咐,如實跟康講了一遍。聽到孩子出生進入了倒計時,而且隨時可能來臨,康也有點慌了,這才重視起來,平時那套生孩子沒什麽大不了的理論也早到九霄雲外去了。兩個人都是初為父母,一點經驗都沒有。於是不約而同想到了向老人求助。

“我想讓我媽來幫我。”潔這麽說著,母親慈愛的音容已如在眼前。人在最脆弱的時候,隻要母親在身旁,就是再難,心也有依靠。康心裏想的卻是讓自己父母來。但潔先開口了,自己也不好反駁。他無論如何也不能說不讓嶽父母來。他們對自己有再造之恩。再說,照顧月子是件苦差事,產婦和照顧她的人之間最好有默契,這個人選顯然潔母最合適,康就是再不通情理,也不會不懂。不過潔也知道康的心事,她安慰他說:

“我知道你也想念你父母,好在你現在有綠卡了,找個時間回去看看他們吧,如果他們想來,等孩子滿周歲後再來也不遲,再說你父母年齡比我父母小十幾歲,來日方長是不是?”

康點點頭,這才心服口服不再有異議了。其實康這個人有時候像個小孩子,隻要道理講到他心裏,他也是能夠通情達理的。兩人決定後,潔就在電話裏把他們的想法和父母溝通了一下。

電話那頭的潔母一聽,馬上歡天喜地,忙不迭地說:“好,好啊,媽一定要去。”自從女兒女婿走後,家裏就剩下老兩口,生活輕鬆愜意倒不假,但心無時不在獨生女兒身上。老兩口對跟美國有關的新聞,小到下雨下雪,大到發生槍擊案,都天天關心。例行的電話裏總是千叮嚀萬囑咐,生怕孩子們在外吃苦受罪。有時候她也埋怨自己,就這麽一個女兒,為什麽還要千方百計把她打發到地球的另一邊呢?在身邊熱熱乎乎多好。哪像現在千山萬水的,有什麽事即便心急如焚,也是可望不可及。女兒生孩子這樣的人生大事,她早就在替她著急了,潔再不說,她就要問他們了。她恨不得馬上就飛過去,好好照顧女兒的身體,也親眼看看即將到來的外孫女。潔母電話說到一半,就落下淚來。潔父趕緊讓她坐下休息,自己把電話拿過來說到:

“小潔,你跟康溝通好了沒有,別太任性,如果康的父母想來,我和你媽可以等等。。。千萬別因此鬧矛盾啊。”

潔咯咯地笑了,說:

“爸你就別擔心了,我們兩個人商量過了,最後決定讓你和我媽先來。”潔父聽了,這才放下心。

一想到父母要來,潔雖然行動不便,但渾身充滿勁頭,實際上自從最痛苦的頭三個月過後,潔反而覺得自己的精力比懷孕前更充沛,可能是吃得好,睡得好吧,體重還因此增加了近20磅呢。

第二天,潔就挺著大肚子,開始著手為父母辦理簽證的一切手續。劉姐有經驗,又剛剛才幫老郭的母親辦過,她順便給潔寫了一個清單,省了潔費力去查詢:
1. 邀請信
2. 邀請人在美身份證明
3. 親屬關係證明,比如出生公證,親屬關係公證,說明你跟被邀請人的關係。
4. 財力證明和擔保。如I-134 表

至於父母那邊要準備的材料,則包括了∶
1. 身份證明材料, 包括護照,身份證,戶口本(可能不是必須的,帶上也無妨),父母一起去簽證的,還可以帶上結婚證明。
2. 退休證明。另外也證明父母在國內是有經濟來源的。
3. 財力證明。父母經濟條件好的,當然錢越多越好,一般的也沒關係,隻要收入在所在地區屬於平均水平,能說明他們在中國有辦法生活就行了。銀行存折,股票,存單什麽的都能拿來做證明。
4. 房產證明。
5. 照片。 各個時期的全家福最能說明問題,還可以選一些認 為有代表性的。

潔一看需要這麽多東西,頭就有點大了。其實她當初辦簽證也經曆過一回,但許多是康辦好寄來的,再說女人懷孕後,通常頭腦會變得遲鈍,雖然感覺就比較敏銳。潔以前看到這樣的說法還不相信,現在在自己身上證實了。她的確是發現近來自己的理解力好像有問題,看書看文件得翻來覆去好幾遍才明白過來,記憶力也好像差了,常常忘東忘西,為此康也常說她,殊不知,這實在不是她的錯。好在有研究說,這種狀況在產後就會改變,甚至可以說孕婦會因此而變得更“聰明”。理解力加強,感受力更是一流,據說這都是人類為了照顧好下一代的進化而來的能力。

但為了父母能早日過來,潔也隻能勉為其難,跑腿的事就讓康去辦,其它的就得自己身體力行了。劉姐真是個熱心人,幫了潔不少忙,她建議讓潔的父母找當地的谘詢公司,雖然需要付費,但父母可以省很多事,尤其是需要填很多表格,還有簡單的培訓。

天如人願,父母都一次簽成了。於是潔在美國為父母買好機票,還是走日本,中間免費休息一晚的那種,另外潔還囑咐父母要在簽票時說自己腿不好,這樣就會享受輪椅服務,出機場和轉機都有專人照顧,而且是最先出來,連行李都不需要自己取,這樣還克服了因語言問題帶來的不便。這也是劉姐給她出的主意。

於此同時,潔也請了產假。本應該在家休息,她每天卻不得閑。連著幾日跑商場,特地給父母買了新的大床,新被褥和枕頭等,她是想讓父母住的舒服些。康也沒有什麽意見,他也真心希望嶽父嶽母能過得開心點,這些東西將來自己父母來也用得上,再說自己也不用掏錢。

一切如有神助般異常順利,這一天終於來了。潔和康一起來到機場接飛機。遠遠的看到父坐在輪椅上和行李一起被一個黑人推出來,母親在後麵跟著。兩人東張西望,顯然是在尋找她們。潔和康馬上迎了上去。好久沒見,他們似乎更顯老態了,或許是衣服穿的太多,潔母有點臃腫,潔父本來高大的身形有點背駝,潔眼裏的淚湧上來,又喜又悲,使勁揮手,嘴裏不住念叨“爸,媽,這邊,這邊,我們在這裏!”老人家終於看到他們了。趕緊從推車上下來,康和兩位老人簡單寒喧一下,把行李從輪椅上卸下了。潔對康說,給人家點小費,康連忙掏出10美元,給那個黑人。黑人連聲道謝的推著輪椅走了。康又找了個推車把行李放在上麵,一邊和嶽父說話,一邊推著向外麵走去,潔母攙扶女兒跟在他們後麵走出機場大大廳。。。。。


父母的到來,為潔和康本來單調和平淡的生活,增添了新的氣象。潔的臉上本來就因懷孕而有一層光澤,現在更是喜氣洋洋。潔母閑不住,她們那個時代的女性,真的是還保有傳統的美德,雖然貴為昔日的英語係主任,但家務樣樣能做,也不以為恥。她每天起來,打掃房間、刷洗廁所,洗衣服,當然還有做飯。潔本來說還繼續留著鍾點工,但母親說什麽也不同意。



“媽又不是不會做,你們不喜歡吃我煮的飯嗎?”
“媽,我們是不想讓你太累。”
“都做了幾十年了,能有多累啊,你們想吃什麽,誰能比我最清楚?”
潔有些過意不去,但母親堅持這樣,她看看父親,希望父親能勸勸母親,父親卻說:
“由著你媽吧,是她的一片心。”


潔也隻得作罷。康誌得意滿地領嶽父參觀了他負責的實驗室。他擔心嶽父在家裏呆著沒事幹無聊,就給嶽父辦理了學校體育館和圖書館的出入證。大學的圖書館,有專門一層是中文報刊書籍,潔父去過之後很開心。每天除了出去走走,看書看報,還去體育館遊遊泳,康有時間也陪著嶽父同去,翁婿二人倒也其樂融融。


潔是第一次生孩子,雖然看了不少書,但總歸是沒有親身體驗,不免有些提心吊膽,心裏沒底。又聽劉姐和其他女性朋友們說,各人情況不一樣。最恐怖的是有人進了醫院兩天也生不下來,還不能吃不能喝,最後各種儀器,什麽鉗子,剪子,笑氣,開刀都用上了,孩子才出來。潔聽得頭皮發麻,連連咋舌。但無外乎有兩種生產方式,一種是剖腹產,一種是自然生。各有利弊。開刀的原因也各式各樣,有人是因為孩子胎位不正,羊水不夠,有人是因為受不了自然產的疼痛,並且恢複比較快;還有人則是為了選個吉利的時辰讓孩子出來。不管怎樣,如果可能,對孩子最好的方式,始終是自然生產。所謂自然生就是羊水破,宮頸開時,馬上入醫院接生。但自然生的痛,隻有經過的人才知道。有人就說過,生孩子痛過之後,連死都不怕了。

漸漸的,隨著預產期的來臨,潔開始感覺到了小腹裏傳來的一陣陣痛,或許就是醫生說的“宮縮”吧。那種痛就像是有隻手在粗魯得拽她的肝腸。她有時懷疑自己是鐵扇公主,而肚子裏住了個桀驁不馴的孫猴子。她咬著牙等那陣痛過後,就暗暗下了決心,她要讓這個在她的身體裏孕育了九個月的生命,以最自然的方式降臨到這個世界來。為了肚子裏的寶寶,她什麽都能忍,她終於隱隱約約地感受到了做母親的心情。

---------------------------------------------------------------------------

你終於要放棄
那曠日持久的掙紮
讓愛躲進烏雲裏哀鳴
我尋聲而去
看到的卻隻是你以往的足跡
和執著的堅持
我低下頭
想找回鬱鬱的過去
但風總是把落葉和願望一起卷走
我的心隻能隨浮萍流浪

月光下徘徊的
不再是你的笑容
就連夢裏的你
也變得模糊不清
時間是記憶的敵人
憂鬱的心情
已沒有力量分清快樂和悲傷
當肅殺把秋天安葬後
是否就再沒有了彼此

這樣也好
隻有埋葬記憶
才能重新開始
去追求你的希望吧
我會在每個黑暗的日子裏
為明天祝福
因為我相信
總有一天
當黎明到來時
你又會沐浴在曙光的美麗裏
讓生命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