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的條件(離婚,你準備好了嗎?)
文章來源: 平凡往事2011-04-04 10:50:54


 
 
今天我不想討論離婚的好壞問題,無論從道德方麵還是感情方麵。隻是想理性的提出問題,同時也想看到同樣理性的回答。
 
 
我想每個人離婚前都很掙紮,很糾結,除非是那些移情別戀的人。
 
掙紮一:兩人很難找到共同語言,矛盾的結果,是一方繼續強勢,另一方忍聲吞氣。
掙紮二:無論如何都無法感受到自己是一個結過婚的男(或女)人,在配偶的一方得不到起碼的關心和體貼。
掙紮三:有親人的感情,卻是左手右手的關係,或同床異夢,或分而居之。
掙紮四:有孩子,很怕離婚後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傷害,所以寧可默默地獨自吞下苦果,直到鬱鬱寡歡而終。
掙紮五:你的關心和愛護,在對方眼裏都變成了一種壓力和錯誤。而理智又上告訴你,你的想法是對的,隻是對
       方還體會不到或太自以為是。
掙紮六:顧慮重重,分不清主次,更沒有死而後生的堅持。
掙紮七:社會關係,懼怕離婚後麵對雙方家長,同學和朋友。 
 
 
我始終都以為離過婚的人(不包括那些移情別戀,見異思遷的)是英雄,他們果敢,知道自己要什麽,懂得自己為什麽而活著,認真等待自己和別人,真實而且負責任。
 
我想很少有人會問自己關於離婚:"你有這樣的勇氣嗎?" 或"你準備好了嗎?" 因為這個話題在傳統的中國人意識裏太不吉利,也很忌諱,就像在老人麵前總提死字,在瞎子麵前說光明,在餓漢跟前談宴席一樣的不識時務。而離婚往往是一種被動的,和迫於無奈的選擇,即便是那些主動提出離婚的人們。又有誰敢說自己離婚是件快樂的事情,除非白癡,否則那麽多的過去,回憶和共同生活的經曆以及對‘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的自我否定。。。。。。


關於離婚,我想從來沒有一定的模式,離婚的條件永遠停留在概念上的模糊和理論上的荒誕層次,而且因人而異。
 
如果單憑感覺就離婚,是否有些脫離生活的本質和現實?
 
如果在婚姻方麵太理智,是否對感情又太不負責任呢?
 
總的來說,婚姻就像穿鞋一樣,不穿不行,但穿了不合適的鞋一定會很難受。而能找到對的鞋子才是最重要的,但這要有勇氣,要冒著今後永遠打赤腳的風險。尤其對那些已經穿過鞋子的人們而言,這種選擇就來得更加艱難。
 
婚姻是什麽,其實就是一路有你的陪伴,無論是蜿蜒崎嶇的小道,還是平坦暢順的大路。




哈哈,說俗了,婚姻就是吃飯和睡覺都在一起的人之間的一份契約。沒有標準條件,完全因人而異。
 




漫畫離婚情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