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尋找新時尚。
文章來源: bambooseven2013-01-19 15:47:59








2012,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

北京,我回來了。。。

我的北京。我最愛的城市。

大路上林立的高樓裏藏著神秘和奢華。小巷裏住著貧窮的百姓。

我的古老的,髒亂的,渾不吝的,大器到可以容納一切的,北京。

冷,真冷啊。。。這才是我少年記憶中的那個北京。




1聖誕夜的北京。手指頭都快凍掉了。。。




我的朋友們,多是年輕的海歸。

我和她們相識於美國的這個城市,一直保持著友誼。

每次回北京,都找機會見麵。

這些年過去了,她們中也有人在北京和美國之間來回飛的。

我總會覺得,我在美國的家,就是她們的家。

每次回來總是欣喜地發現,她們都生活在自己的夢想裏。幾乎都過著不太"典型"的生活。

楠翻譯和導演話劇。小雅製作古典音樂。

魚兒研究少數民族服飾。小真和 LG一起旅行世界,寫書。

薇,我欽佩的女孩,一直堅持做誌願者,教民工的孩子們學攝影。

如果她想掙錢,完全可以在世界級的銀行裏工作。

但是她選擇這樣生活。

我真心地愛著我的朋友們。我愛她們,我為她們驕傲。

我回來了,大家也有了見麵的理由。大冷天的,真難為她們了。


從雲南回來,直奔小雅的辦公室。她在故宮後門附近租了一個小小四合院。

下午的陽光裏,地磚泛出沉鬱的顏色。粉彩大魚缸裏,金魚慢慢地遊。


2。四合院裏的下午。



3。朋友的辦公室。舊北京的味道。




小雅知道我喜歡什麽,她會帶我去北京最酷的地方。那些還沒有很多人知道的,藏在小巷裏的地方。


4。智珠寺,一個深巷裏的破廟。被一個歐洲人買下來,修舊如舊,

變成了一個餐廳/精品酒店/現代藝術收藏的地方。非常酷。




5。廟裏的現代藝術及燈光設計。




6。把現代藝術和古董家具混合在一起。喜歡這個房間!



7。大門口蹲著的男人。



8。我喜歡的胡同:"國子監"。這是裏麵的牌樓。



9。國子監裏的一個有趣瞬間。



10。國子監街上我見到的一家非常有風格的商店。
( 裏麵不讓拍照。)
商品有非常樸素風格的布衣服,舊物,包,家具和自行設計的陶瓷。
我認為這家店潛力無窮。可能發展成 LIFE STYLE 商店。



11。隔壁街是北京最酷的新去處-"五道營"。
這裏有不少本地設計師開的小店。還有舊物和"古著"(VINTAGE CLOTHING)店。
新概念蠢蠢欲動。我喜歡這裏。
這家舊物店叫"SAVE AS"。
一個地方的人開始欣賞屬於自己的曆史和風味了,開始保存它們了,也許真正的風格就不遠了吧!



12。另一家舊物店,門口的小黑板上寫著這句話。



13。朋友特意帶我去的圍巾店"那曲"。這裏的圍巾都很特別。
店主非常文藝的樣子。屋頂的裝飾很有趣。





總是覺得,一個城市,應該有她的風格。

隻有有風格的城市,才會真正稱得上是"時尚"的。

巴黎,是精心的散漫。

米蘭,是性感和華麗。

倫敦,在知性裏麵藏著瘋狂。

東京,絕對的非主流,創造性滿溢的地方。

北京呢?


上海是商業的,西化的,時髦的。

北京是-把外來的容下,但一定要打上自己的烙印。

北京是驕傲的,不動聲色地審視著時髦的新玩藝兒,

但你會留意到,她總是在找一條隻屬於這裏的風格之路。

那些渾不吝的人物,最能在北京安身。在這兒瘋狂。


14。洪晃開的店"薄荷,糯米,蔥",BNC,或者英文名"BRAND NEW CHINA"。
全店FEATURE中國設計師作品。非常出色!
有一個很好的ASSORTMENT,設計也不是那種幼稚的中國符號。
搭配有趣的包,小禮物,配飾。

洪晃並且在美國時裝專業報紙WWD(女裝日報)開設專欄,
介紹中國設計師,時裝業狀況,新品牌等。
覺得她在做一件有助文化交流的好事




同時發現北京的潮流新去處:"三裏屯北街"。
除了BNC,還有中國設計師UMA WANG,王一揚( ZUGZUG)作品,
中法合作品牌"上海組合",國內品牌"NISISS"。
不過,我隻在BNC花了錢,買了幾個小禮物。
在北京唯一買的衣服,是在"江南布衣"(JNBY)選的一件外套。非常喜歡。



我沒辦法不愛這個城市。她也給我打上了她的烙印。

即使我已離開她這麽多年。

我會在混不下去的時候說"去你媽的!"。我會在低落的時候對自己說"老娘還沒死呢!"

我也會在被異國文化溫柔地邊緣化的時候說"我還就不信了!"。

我是屬於北京的,即使我的人不是,我的心也是。

如果她是一個女人,她也是一個飽經風霜的,看盡世事的女人。

她的眼睛是沉靜的,然而又是充滿激情的。

她是我最愛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