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時裝業工作(四)
文章來源: bambooseven2010-10-27 20:09:21

    


      畢業設計做完了。得了獎,有一千塊呢。沉浸在得獎的喜悅中沒有多久,我就意識到,(除了錢)這種榮譽是完全沒有用的東西。

     實際上,我在後來的工作中,遇到過不少在上學時候得過獎的女孩子。最棒的一個得了國際時裝比賽的第一名,還因此而有機會去巴黎的高級時裝學校學習一年。可是,到了工作的時候,這一切都沒有人在乎。

      要從零開始。

      。。。六月初,我還在等待J的電話。

      實在等得不耐煩了。我給她打了一個電話。她說,公司沒有這個預算,她正在和公司交涉,怎麽把我招進來。我當時怎麽能理解她的苦衷,隻是誠實地說,我在紐約還有一個OFFER,她們也在催我呢。我真的不知道是不是該在紐約租個公寓。我很為難啊。。。。

       J是從不輕易許諾的人。她讓我再等一等。

       差不多兩個星期以後,我終於得到了肯定,我被E公司錄用了!

       那個夏天,我開始了在E公司工作的日子。




       我的工作是ENTRY LEVEL。那時候,E公司的設計部門加上我隻有四個人。我要做這四個人給我的所有零零碎碎的工作。這包括,複印,傳真,檔案整理,給海外的合作公司寄包裹,到另一棟樓裏取樣衣,把需要的數據輸入電腦。。。。可是,除此之外,我還會幫J做一點繡花和印花的設計,偶爾還會幫她畫設計圖。我不在乎做所有如同秘書般的枯燥工作,隻要讓我有一點創造性的空間。哪怕隻是一點點。

       因為那才是我的未來。

       常常工作到很晚,尤其是每個周五,寄海外的包裹的時候。

       那時候E公司的設計部門初建,寄到世界各地的包裹挺容易搞混。有一次,我把要寄到香港的包裹,寄到了印度。倒是沒有什麽人責備我,我卻非常非常自責。因為寄錯了包裹,會影響進度。從那以後,我都會特別小心,檢查了又檢查,生怕再出錯。有一次,半夜裏忽然驚醒,想著是不是又把包裹寄錯地方了?想起來,真是好笑。還好,我在後來的工作中,再沒有出現過同樣的錯誤了。

        不久之後,忽然有一天J對我說,我們現在缺一個試衣模特,我看你可能尺寸接近,這樣吧,你去技術部,讓她們量一下。看行不行?

        啊?還有這種事?我倒是很好奇。我的尺寸接近不接近一個試衣模特的哪?這個很好玩。

        美國時裝公司裏,是用試衣模特來做FITTING的。也就是說,一件衣服到商店之前,已經在試衣模特身上試過很多次,改動很多次了。FITTING是一個設計從開始到完成之間,最重要的過程。試衣模特的尺寸,每個公司都不一樣。但是還是要求比例合適,每個部分都有嚴格的規定。因為,很顯然,如果試衣模特尺寸有問題,那她試過的所有衣服,都將是不合適,也賣不好的。

       當時,J可能還找不到合適的人,緊急需要模特試衣服。我又不用額外付錢,所以就讓我試一試。

       我的好奇心很快得到了答案。我可以,尺寸大致符合:)

       真沒有想到,我竟然可以幫J做試衣模特。這樣我就可以看她是怎麽做FITTING的了。還可以借機試各種不同的衣服啦!

       這給我每天枯燥的,奔忙的生活,帶來了一點亮光:)

        有一天下午,我在幫J試一條香港寄來的褲子。褲子是麻的,低腰。我無意中把手放在腰上一個帶扣上,那個縫得很鬆的帶扣一下就掉了下來。我笑了起來,把掉下來的帶扣拿在手裏,對同在一起做FITTING的同事示意了一下,(忘了她的名字,權且叫她L吧)-"你看,這個質量怎麽這麽不好?"她想都沒想就說-"還不是你們那些人做的?(YOU PEOPLE MADE IT!)"我還記得她的原話,是因為這件事給我的印象太深了。

      我一下子愣在那裏。心中忽然充滿了屈辱的感覺。有一秒鍾的尷尬。我說"我去把褲子換下來。。。"借機走出設計室,到樓下廁所去換褲子。

      到了廁所,關上門,我的眼淚再也忍不住。就讓自己沒有聲音地哭了一會兒。我沒有想到,我的同事是這樣看我的。

      我至今記得那句刺耳的話。"YOU PEOPLE MADE IT!"

      可能永遠都不會忘記的。

      在這個規模不小的公司裏,當時我是唯一的中國人。我不把自己當成中國人的代表,別人也會。

      哭完了,看看自己眼睛是不是很紅,整理好衣服,又回去上班。低了頭,不想讓任何人看見。

      這次以後,L又一次說了"YOU PEOPLE"這個詞。是在和同事談論狗的事情的時候。"YOU PEOPLE EAT DOGS IN CHINA, RIGHT?"她說。

       我當時的英語不流利,沒有反駁她什麽。另外,我也還拿不準,對這種愚蠢而勢利的美國人,該如何反應。

       那個周末,我和一對朋友夫婦吃飯。朋友的丈夫是美國人。我把事情對他說了。我問他,L這樣說,是開玩笑嗎?我該怎麽反應才合適呢?

      朋友的丈夫說,"她這樣說,是非常粗魯的。你完全可以走上前去,直接指責她。"我還記得,當時內心因為這件小事而感到的傷害。也從這件小事開始,明白了要學會站起來,為自己說話,直接指責那些言語粗暴,特別是竟敢當麵說出有種族歧視言論的話的人。

      我考慮了之後,沒有選擇直接和L談話,我給她發了一個E-MAIL,告訴她,她的言論傷害了我的感情。希望她今後不要再這樣講話。否則,我會直接和HR談。

     T很慌。她回MAIL給我說,她是開玩笑的。我沒有說什麽。現在想起來,她內心的偏見,和愚蠢的言論,其實在時裝界非常普遍。也許她並不算是那末壞的人,並且從那以後,有任何關於中國的言論,她都忽然站在我一邊了,我還是沒有能夠原諒她。好在,不久之後,她就離開了。

      隻有這句話,深深印在我的記憶裏。

      畢竟,她說得沒有錯。那件衣服是中國人做的,我也是中國人。

       我後來,有很多機會和中國的工廠一起工作。我在任何時候,都竭盡所能,教她們做事盡善盡美。我當然沒有提到這句話。

        這句我也許永遠都不會忘掉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