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小學聽課見聞
文章來源: lgy07242015-11-10 13:24:19

原來我常去孩子學校,幫助孩子老師複印資料。今年應老師的要求,家長可以到課堂上輔助。

我去一次QQ的二年紀。二年級的孩子回答問題非常踴躍,爭先搶後,自信滿滿。老師讓我批課堂作業300-500的圖表。25個孩子左右,隻有三四個全對的,大部分都都丟三落四,還有四五個交白卷的。隻有QQ是唯一一個字寫的幹幹淨淨,顏色描的清清楚楚。明白了為什麽美國人各個能侃,數學卻不老好的原因。

去YoYo班級已經一個月了,我去了寫作課(writing and research)。我知道我不是美國長大的,不知是否能幫助孩子們。我總是等到最後一分鍾,如果別人不來,我就來。

第一次就有點暈,老師讓她們根據自己的網上查詢,編寫一種美國早期人群的生活,給出地理位置,氣候,建築,動物,飲食,生活習慣,麵貌介紹並指出問題等。每一個人都象寫篇小論文。我幫忙檢查他們寫的是否合邏輯。

第二次幫助她們編輯檢查標點,語法等。

第三次,老師讓孩子們自己找出書,詩和劇的異同。這些孩子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同學的水平也立刻見分曉。最後幾分鍾,老師提問,同學們自由發揮,講出她們的看法。老師也沒有把要點寫出來,如果孩子不認真,或者象YoYo去了廁所,這一堂課恐怕就沒留下什麽印象。在這樣每一天的鍛煉中,孩子的自學,總結及分析能力逐漸提高。

今天去,老師講“critical thinking”,老師用一張星巴克咖啡店的圖片,讓孩子們自己發揮想像,用觀察,分析等方法,寫一個故事。

critical thinking,在美國學校,簡直是司空見慣。我是在讀商學院時,幾乎每一門課,教授都告訴你用 “critical thinking”去做 project。美國孩子從小就訓練這種批判性地思維,有自己獨立的思想。有幸走進孩子的課堂,與孩子一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