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怎樣跟孩子談死亡
文章來源: 胡渙2013-11-15 19:51:08


每個孩子對死亡這話題的敏感度都不一樣。不記得是在哪本書上讀到一句話,說teenager車禍率最高,因為孩子都有種永生的幻覺。他們下意識裏不認為死亡跟他們有什麽關係,所以就撒開了“玩命”了。但是也有些孩子被這東西嚴重困擾。這其中就包括小時候的我。於此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回憶。

我想生死這樣的話題對孩子是太大了,他們沒法自己參透,所以他們的理解應該主要是來自他們父母和周圍環境的影響。我小時候,母親是個悲觀主義者,沒有幽默感,還在與父親爭吵後好幾次威脅要尋短見。我現在知道母親那隻是說說而已,但當時哪裏懂得。所以我被死亡問題困擾也是很正常了。我自己的孩子們長大時家裏的氣氛遠沒有我小時候那樣沉重,可能這就是為什麽他們對這話題沒那麽較真。有時候說起來,我便說生與死都是正常的自然過程。他們也似乎滿足於我這個回答。

不過若有機會我還是想再跟他們羅嗦幾句。我會說:人在小時候眼裏隻有自己,什麽都是我的,什麽都要搶過來。這就是為什麽teenager不能要孩子,因為他們隻懂得撈取,不懂得付出。成年後,就開始知道也該照顧一點別人了。年紀再大時,越懂得舍去自己的人、付出越多的人越快樂,麵目猙獰的老人大概沒有例外都是隻知道為自己著想的人。所以人的自然規律是先以撈取為樂,再以放棄和付出為樂,直到最後放棄自己的身體。就像是人年幼時隻喜歡甜食,長大了就開始喜歡苦味的東西 黑巧克力、不加糖的咖啡、濃濃的茶。

今年是肯尼迪遇刺五十周年,電視裏有不少紀念節目。前幾天看到一個,說肯尼迪的最大政績之一是在好幾次危機時堅拒鷹派發射核武器的主張,避免了美國被核毀滅。他後來不斷向蘇聯喊話,建議雙方都削減核試驗,終於得到赫魯曉夫的響應。有記者問這樣是否會削弱美國的核進攻能力,肯尼迪答:我們現在的能力足以在一小時內殺掉三億人,這夠用了。至於為什麽肯尼迪頂住壓力沒有按下核按鈕,解說員認為這與他經曆的死亡有關:他的哥哥Joseph在二戰時駕駛的轟炸機在英吉利海峽上空爆炸,屍骨無存。跟他最親近的姐姐Kathleen飛機失事遇難。他自己百病纏身,一次在倫敦被醫生宣布隻有一年可活。經曆死讓他知道珍惜生。

所以死亡是個好話題。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這個命題的等價命題是它的逆否命題:知道了死,就知道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