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聯播隻是揭開“反導體係”的冰山一角
文章來源: (a)2016-07-25 22:32:46

 

 

 

 

第一軍情推薦:薩德是什麽?英文縮寫“THAAD”,也就是“末段高空區域防禦係統”的“小名兒”。

“末段高空區域防禦係統”,聽起來高大上,說白了,就是在防空導彈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套防空係統。美國國防部多次聲稱,薩德將專門用於對付大規模彈道導彈襲擊。既然如此,把薩德部署到韓國,顯然不是防北麵導彈技術尚不先進的朝鮮,而是中國和俄羅斯。潛台詞是:“我可以防禦你的導彈,你能防住我的嗎?”

軍事愛好者關心中國的東風導彈能否突破薩德的防禦。其實,除了聲名遠播的“東風速遞”,中國還有一套秘而不宣的“反導神器”。其中的“門道”,我們從軍方今天公布的這位導彈與反導試驗專家的故事中,可以略窺一二。

中國具有中段反導能力

其實,中國的反導技術試驗早就成功了。隻是屬於高度機密,先來溫習一下:

新華社消息:2010年1月11日,中國在境內成功進行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中國外交部表示,這一試驗是防禦性的,不針對任何國家。

新華社消息:記者從國防部新聞事務局獲悉,2013年1月27日,中國在境內再次進行了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這一試驗是防禦性的,不針對任何國家。

中國官方通訊社的消息依舊滴水不漏。不過據第一軍情了解,在中國之前,全世界隻有美國進行過此類技術試驗。

中段反導是什麽?我們來學習一下教科書:彈道導彈從發射到命中目標要經曆三個飛行階段:即初始段、中段和末段。彈道導彈防禦係統按照攔截時機不同也分為三類:第一種是初始段攔截,一般是在導彈發射後、彈頭尚未分離前的數分鍾內進行攔截,這種攔截方式存在一個致命問題就是,這時導彈一般還在別國的領空上飛行。第二種是末段攔截,一般是在導彈飛行最後階段,即彈頭再入大氣層後、即將命中目標前進行攔截,這種方式的弊端有二:一是彈頭飛行速度快、不易攔截;二是彈頭已進入本國領空,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如果是核彈頭的話損失更大。第三種方式為中段攔截,就是對已脫離導彈彈體、尚未再入大氣層、處於太空真空飛行狀態的來襲彈頭進行攔截。

末段和中段反導有何區別?當然是反得越早越好,中段反導,作用時間長、攔截機會多、次生傷害小,是大國開展導彈與反導競賽的主要賽場。目前世界上,美國、俄羅斯都具有一定的中段反導能力,此外,還有哪些國家?嘿嘿……第一軍情暫時無從查證;關於薩德反的是哪一段呢?美國方麵的說法是末段——是不是實話,呃,第一軍情依然無從查證。

中國導彈與反導專家陳德明。這位專家牽頭完成了中國“反導靶場試驗技術”

好。接下來,應該研究中國軍方公布的這位專家了。

陳德明,湖南常德人,現年49歲,1990年從國防科技大學畢業入伍。國家863計劃某專家組副組長,參與執行數百發導彈武器飛行試驗任務,牽頭完成“反導靶場試驗技術”等10多個重大研究項目。官方的信息有點籠統,不過,“為加快我軍新型作戰力量建設、提升新質作戰能力作出突出貢獻”這一句,還是傳遞了重大信息。何為新型作戰力量?何為新質作戰能力?其實是大有文章的。

專家談中段反導:在大氣層外為中國撐起保護傘

關心軍事的人,可能還記得上世紀90年代初的海灣戰爭。美國和多國部隊的愛國者導彈幾乎能夠百發百中地攔截伊拉克軍隊的飛毛腿導彈,使“飛毛腿”的殺傷力降到了最低限度。毫不誇張地說,美國的勝利與愛國者導彈的成功是分不開的。

當然,今天我們已經知道,“愛國者”與“飛毛腿”的對抗,隻是比較原始的戰術級末段反導。但在當時,給28歲的陳德明帶來的震撼還是巨大的。

中段反導,則主要針對彈道導彈,特別是攜帶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反導成功,可以在大氣層外將來襲導彈摧毀,因此被稱為“戰略防禦的堅盾、大國博弈的重要籌碼”。

陳德明:“反導這個東西,有和沒有大不一樣!沒有反導能力,我們的國土就完全暴露在敵方導彈威脅之下;擁有了反導技術,就相當於在大氣層外為國家安全撐起了一把保護傘。”

當年錢學森歸國不久,就向中央領導談到了“反導”問題,並按照毛主席指示開展了相關研究。遺憾的是,由於各方麵條件製約,反導項目被迫擱淺。

世紀之初,陳德明撿起了反導的“接力棒”。在國家重啟反導技術驗證試驗項目之前,他已帶人進行了紮實的搞好技術的儲備。

最終,陳德明提出的“構建一個體係、形成兩種能力、突破三項關鍵技術”的反導靶場建設目標,被最高決策層采納——中國反導技術研究,進入具體實施階段。

從末段到中段,從地麵到太空,從大氣層內到大氣層外,陳德明和他的戰友們構築起一個無比宏闊的反導試驗靶場,擎起戰略防禦之盾,也把共和國的疆域拓展到天疆。

“關於反導的事情,我隻能講這些了,詳細情況你可以去查閱外交部、國防部發布的權威消息。”盡管今天軍方公布陳德明故事,但對於反導,陳德明依然不肯多談,畢竟這算是絕對不便外泄的內容。

舉世關注薩德入韓國時,專家卻關了手機……

陳德明所在機構——神秘的解放軍西北某基地,是中國“兩彈一星”事業的重要發祥地。

1960年11月5日,中國第一枚地地近程導彈“東風1號”在這裏發射成功。

1966年10月27日,世界上唯一一次在本國領土進行的導彈、原子彈結合試驗在這裏成功發射,一舉結束了中國“有(核)彈無槍(運載工具)”的曆史。

1980年5月18日,中國第一枚遠程運載火箭從這裏飛向太平洋。這次成功,標誌著中國戰略導彈技術達到新水平;而由18 艘艦船組成的海軍護航編隊,在太平洋成功開展導彈測量、打撈回收和護航任務,意味著中國海軍從此走向遠海……

中國導彈與反導專家陳德明

第一軍情作者在基地找到導彈和反導武器試驗專家陳德明時,他正在專心研究著牆上的巨幅中國地圖,手機一直無人接聽。

陳德明把手機調成了靜音——這幾天,朋友圈像炸了鍋,關於“南海仲裁案”的各類信息不斷刷屏。有人問:“老陳,是不是要打仗啦?我要報名去黃岩島!”

導彈專家陳德明不是“鍵盤俠”。一位一同入伍的戰友說,陳德明平時沉默寡言,隻有談起導彈和反導,他才會兩眼放光、滔滔不絕。

然而,這些陳德明鍾愛和擅長的東西,卻很難找到談話對象——事關軍事機密,規定要求: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腦子裏的事,“連帽子也不能知道”。

一輩子就幹導彈,這就是初心

陳德明:“上高中時,看過一部電影《飛向太平洋》,講的是1980年我國首次向南太平洋發射遠程運載火箭的故事。”

“看完之後熱血沸騰,很想去研究導彈。參加高考時,全國隻有國防科技大學設有航天動力學與飛行試驗專業,我就報考了。”

陳德明畢業後來到西北某基地,一幹就是26年。

加班做試驗、搞研究,到底在幹什麽又不能跟家人多說。妻子有一次氣呼呼地把洗好的被褥送到他的辦公室,撂下一句話就走:“陳德明,我不當你老婆了!你們家陳夫人姓導名彈,以後,你就跟導彈過日子吧!”

罕為人知:多次參與絕密的導彈試驗

一次絕密級試驗,導彈因故障空中解體,殘骸散布在方圓數千平方公裏的戈壁大漠。上級嚴令: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把彈頭殘骸找回來!

搜索分隊在荒漠中連續搜尋兩個多月,一無所獲。

陳德明臨危受命。他帶人對光學設備捕捉到的一段導彈飛行視頻進行逐幀分析,經過7天7夜建模計算,終於把彈頭殘骸落點縮小到15平方公裏範圍內。

“就按這個坐標找,實在不行我自己進沙漠!”

沒用著陳德明親自上陣——幾天後,搜索分隊傳來捷報:“彈頭找到了!離陳德明計算的中心點不超過1公裏。”

某型“撒手鐧”導彈定型試驗,陳德明的精確計算再立奇功。

按照慣例,完成這類導彈鑒定定型,至少需要9次標準射程試射。但當時基地隻有4枚試驗彈,而且導彈發射陣地與效應靶場之間的距離遠遠小於導彈射程——這就好比讓人在手槍射擊場考核鑒定狙擊步槍的遠距離射擊精度,再好的槍手也要犯難。

麵對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陳德明埋頭攻關、大膽創新,終於在最短時間內拿出了導彈精度科學評定指標,確保了導彈按時列裝。

10年後,基地新建了滿足導彈射程要求的靶場——數十次試驗飛行,實測數據與陳德明當年的計算結果完全吻合!

評價薩德:今天的反導技術,攔不住明天的導彈!

第一軍情作者:“最後一個問題,美國在韓部署薩德反導係統,你怎麽看?”

“矛和盾的較量總是交替上升發展的。今天的反導技術,攔不住明天的導彈。我們永遠在路上。”末了,陳德明又補充了一句——

“要我說,和平總比對抗好。老弟,這句話一定要寫上!”


時事碎語:

“矛和盾的較量總是交替上升發展的。今天的反導技術,攔不住明天的導彈。我們永遠在路上。”清醒的認識,堅定的自信!

“要我說,和平總比對抗好。”此話從陳德明嘴裏說出來,含義就不一樣。自信中的提醒,總是意味深長!

 

 布衣青裳發表於 2016-7-25 02:28 |
 

新聞聯播裏麵隻是揭開“反導體係”的冰山一角——靶場測量測控技術,預警係統.火控係統.導彈及彈頭技術等等.......還通通處於“迷霧”中,碎片中的型號也隻是“中國版薩德”而已,當然,對付美韓部署事件這個程度的曝光味道就夠了,也是為杭州G20鳴響了一聲禮炮!
中國的傳統一貫是根據事態的升級情況來後發製人,本來咱最期待的曝光是“彈道導彈打航母”的南海快遞,可惜作戰部長和賴斯接踵而至開“和諧號”來搞“消氣外交”了——咋就慫了?說好的第一燈塔國呢?這個範例可實在不好哇。

 

 

 

 

 

 

 

 

本帖最後由 92軍迷 於 2016-7-25 04:47 編輯

視頻的右上角特有注明是“光學設備影像”,不是什麽“動畫”。
反導視頻中,反導彈撞擊目標前還在噴火,說明這個視頻是大氣層內(末段)反導,
如果是中段反導的畫麵,因為彈頭已經分離,沒有推進火箭了,隻有與彈道方向垂直的脈衝火箭會工作。

(中段反導的畫麵暫時不公開,老美要是不服,再拿出來打臉也不遲。賴斯來了,我們要好好招待她,
這個視頻還隻是開胃菜,正菜是“太空擁抱”,主食是“東風掃落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