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電子戰機先行者王星:引領中國空戰技術革命
文章來源: (a)2010-10-29 13:49:42



國產電子戰機先行者王星:引領中國空戰技術革命


    2010年10月27日 09:09 科技日報

 
    27年風雨從軍路,9年3個軍科一等獎。

 
    從出國學習到新型設備列裝,從填補資料空白到彌補裝備缺陷,從攻克技術難關到帶領科研團隊慢慢崛起……在科研的路途上,電抗尖端領域的先行者,空軍工程大學工程學院航空電子工程係王星教授腳踏實地地走出一條創新路子。

 
    1999年,34歲的王星帶著滿腔的愛國激情和熱血,從俄羅斯留學回國,承擔電子對抗係統的訓練和作戰使用工作。這是一項開拓性的係統工程,無經驗可學無模式可鑒,擺在王星麵前的是一大堆難題:一缺教材,二缺人才,三缺器材。

 
    那些日子裏,王星每天和科研組成員一起,寸步不離裝備新機的部隊,記錄新裝備的各種參數和情況,了解新裝備的係統性能。某型飛機資料的圖紙與實際不符,光吊艙零部件就有200多個,線路千餘條,繪製的圖紙300多張。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王星帶領團隊夜以繼日,加班加點,常常在實驗室裏一幹就是一天。短短的三個月時間內,他們就將該型飛機吊艙的全部零件和線路“一舉拿下”,繪製出了全新詳細的圖紙。

 
    王星清楚記得臨危受命,接到提升告警器告警能力這個課題時的情景。 由於某型告警器不能自主更新數據內容,報警器不報警或報錯率很高,有時飛行員寧願相信自己的眼睛都不願意相信告警器。告警器資料不讓中國人自己掌握,等於被外國扼住了戰機作戰的喉嚨。

 
    還未來得及品嚐“被委以重任”的自豪和喜悅,困難和挑戰就壓了過來:該型告警器內部結構複雜,原理深奧,資料嚴重匱乏。

 
    於是,他過起了外場、飯堂、實驗室“三點一線”的生活。在別人看來苦不堪言的日子,王星反而越過越有滋味。琢磨著一個個元器件、一塊塊插板、一個個組合、一幅幅電路圖,與一台台冰冷的設備的接觸中,王星感到的是探索的樂趣。

 
    寒來暑往,春去秋來,王星帶領他的團隊,啃下了製約機載自衛電子對抗訓練和作戰使用的硬骨頭,提升了作戰能力。為此,王星和他的科研團隊拿到第三個軍科一等獎。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投身世界軍事變革大潮,不能勇立潮頭就會被淘汰出局。”正是懷著這樣的緊迫感,王星以隻爭朝夕的精神開始了科研高峰上的衝刺。

 
    外軍為什麽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摸清對方空戰實力?為什麽打擊精度那麽高?為什麽能使對方敵我不分?幾場世界局部戰爭硝煙盡管已散,但一連串的問題仍在王星腦海中揮之不去。

 
    王星深刻意識到,麵對國際形勢的深刻複雜變化,要想打贏未來的信息化戰爭,部隊裝備在發展研製上就必須勇於創新。

 
    突破的是思想堡壘,提升的是戰鬥力。在科研的道路上,王星帶領他的團隊開始了創新思維的“革命”。為了在不改動飛機節後和線路的條件下實現對幾種分散裝備的交聯和綜合控製,王星帶領教研室“一班人”先學先行,想方設法收集資料,鑽研書本筆記、查閱外國相關技術,努力掌握裝備的技術性能和在飛機上的安裝細節,巧妙分時支用原有線路,采用迂回連接的方法,實現了最優條件下的交聯與控製, 終於突破設計方認為不改動飛機布線結構就不能實現新型設備交聯的結論。

 
    思想有多遠,行動就有多遠。在科研的道路上,隻要是提高部隊戰鬥力的創新,王星就敢把他的想法在設備上實踐出來。

 
    某新型戰機的幹擾吊艙與雷達工作時在前向互相幹擾,迎頭作戰時,攻擊和防護不能同時進行,戰機生存能力遭遇挑戰。為了解決互幹擾問題,在國內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國外沒有資料可以參考的情況下,王星大膽地提出了動態時分控製帶阻濾波法的設想。

 
    經過反複探索論證,王星的創新設想得到專家們的一致認可。 改進後的雷達有效解決了幹擾吊艙和雷達的互幹擾問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雷達與幹擾吊艙的同時使用性能。這在國內甚至國際上都是首創。

 
    躬身實踐,沉在一線解難題;身先士卒,揮汗如雨幹在前……入伍27年,王星始終堅守在教學科研一線,從來沒有停止創新發展的腳步。(任培林 劉小紅 戴仕平)


----------------------------------------
轉貼,僅供參考,不負責核實其內容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