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誰為伍
文章來源: 無法弄2022-09-05 14:32:07

這麽些年來,發展個像英子G那樣的閨蜜基本上做不到。這倆個一個在國內、一個國外,我們的相同之處是年齡差不多,經曆也差不多,經濟實力也不相上下。原來做閨蜜這麽不容易!

年輕的時候,周圍都是同齡人,很容易就有了好朋友。怎麽歲數一大了,同齡人都沒了?身邊都是年輕人。聽不懂他們的時髦語言,看不慣他們的生活態度,對他們的衣著也不買帳。其實我們都是按照自己的慣性軌跡生活著,時代不一樣了,我們走在不同的空間,自然交點少點。

其實我很喜歡和年輕人在一起,他們不同的想法讓我驚奇,他們為我打開了一個我不熟悉的窗子,我很想去不同的窗口,觀望不一樣的風景。不是每個窗子都願意為你打開,也不是每個窗子你能探得進去,當然更不是每個窗口都有風景。

終於退下下來的時候,發現身邊沒年輕人了,不知何時周圍都成老頭老太太了,原來同齡人在這呢!也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同齡人,隻是在我的空間裏頻繁有焦點的人。

疫情以來,我已經在戶外活動有快3年了,每天跑步、遊泳、做操。在操場上遇到不少中國的老頭老太太。他們都比我大很多,很少有和我同歲的。一個安徽美國人和我同歲,我們還是有些共同語言,隻是需求不同,無法走得更近,現在她已回到美國。

跑步、遊泳我喜歡一個人,雖然一開始也希望有個伴兒,後來發現效率太低,盡說話了。做操的時候,身邊就有了不少人。我們的操場在公園的邊上,不大,大概幾百平米(300/400也許),分兩部分,一半是單杠、雙杠、仰臥起坐的長椅、俯臥撐的地抓,還有就是抓杠。顯然這些都是大運動量的器械,年輕人來的多一些。旁邊是老年器械區,腳蹬輪、手搖輪,坐那自推,或幅度小的仰臥起坐椅。

我自然在大運動量區,老年區像毛毛雨,對我沒作用。老年區有不少中國老頭老太太,他們愛說話,一回生,二回熟,我們成了朋友,也就有了每次鍛煉完了,我都要到他們那,跟大家打招呼聊天。

他們都是跟著孩子出國的,也就都有些寂寞。每天大家聊聊天,心情特別好,所以都盼著見到朋友。大家交流國內外信息,討論政事兒,發發牢騷,然後各自回家。

一對甘肅夫妻在那人緣很好,他們熱情、厚道,愛幫助人,老招呼大夥去他們家喝茶。他們住在一個大豪宅裏,他兒子的房子。家裏老有好茶,屋子裏都是古董,甭管真的假的,很唬人。有一次我在他們家二樓看到一巨幅折疊的齊白石的畫,很令我驚歎,盡管我覺得是假的。他們跟我父母是同鄉,我們自然有好感,這種自然的感覺無法推托。他們說話的口音和我家親戚一樣,做飯的樣子也一樣,吃飯的習慣更一樣。更重要的是我們甘肅人的厚道、真誠都一樣啊。

我們這些人裏有一個相同點,西北人多,有2個西安的,一個成都的,2個甘肅的(一家子),我算半個甘肅的,他們管我叫北京的。後來又有2個江蘇的,一個河南的,一個安徽的。要是加上零散的,人更多。

從談話看來,這裏有高深文化的不多,自然就是拉家常了。我把和朋友們的相聚,當作運動中休息的機會。但朋友們拉我進去的時候,我也無法拒絕,有時跟著他們一起走回家。這樣就影響了我的運動,我有些不安。

成都的姐姐火爆脾氣,動不動就XX的上來了,讓人望而生畏,又覺得好笑。她人熱心,也聰明,做一手好吃的四川飯。但她的知識麵和直脾氣,暴露了她的狹隘。一開始我不說話,嗬嗬兩下就完了,後來實在忍不住聽井底之蛙呱唧,頂撞了幾下。之後,我又後悔,何必呢?不就是說句話,轉身就走嘛?何必當真!

西安姐姐和西安大叔一開始挺好的,後來不說話了。大叔說是因為她想去大叔家,大叔推諉了,她不高興了。這事,我對西安姐姐還是有意見的。她想去西安大叔家玩,跟我說大叔請我們去。我說為什麽啊?她說就是隨便坐坐。等大叔來了,她當著我的麵說我想去大叔家。我當時就急了,我可沒說去人家,怎麽能當麵說瞎話啊?上次她就當我麵跟甘肅的說,我想去他家,然後馬上說其他事了,我都沒插嘴的機會。這事我著實生氣了,跟相關的人都打了招呼,有人說是我說的話,不要相信,隻有我自己跟他們說的話才可信。

跟他們在一起有個別扭的事,主要是老太太。他們不認生,街上走著走著,看見誰家樓房漂亮就想進去看看,又不會英語,就讓我去跟人家說。我拒絕了。這是什麽想法?這要在英國要被報警的。

他們喜歡和洋人說話,大運動量區老有洋人,他們就讓我給他們翻譯。我會挑一些不冒犯的問題,至於年齡我盡量避免問,或說:“他們想知道你的年齡”,反正跟我無關。有人願意回答,有人婉轉拒絕。我想這些中國老頭老太太出國探親,也算是經曆了文化差異了。

一次大家建議去甘肅夫婦家聚餐,西安的姐姐馬上說帶雞蛋西紅柿,成都姐姐當時就生氣了,讓她帶個好點的。西安的生氣了,不去了。

那天吃飯的時候,看見甘肅家的香蕉樹上結了很多大香蕉,真漂亮!我給西安姐姐發信,說我們把甘肅家的香蕉都分了,也就是開玩笑氣氣她。她老惦記人家的香蕉和地裏蔬菜,每次都把人家地裏的菜揪禿了。老追著人家問:“香蕉啥時候熟啊?”

昨天甘肅夫婦拉我們去他們家喝茶,臨走到香蕉樹上砍了一把香蕉送我。我近幾年挺愛吃香蕉的,但憑白無故拿朋友的香蕉,心裏還是不安的。

回到家,我就上網查做香蕉蛋糕的做法,下午花了3/4個小時,做了兩個香蕉蛋糕。盡管網上說沒多少時間,我又稱又裁剪又製作,先做了一個,然後又做了一個。要是一次做還省點時間。分著做,就兩個的時間。太耽誤了。

不過晚飯後大家吃了我的香蕉蛋糕,都說好!兒子吃了二次。頭一回做,味道很好喲,鬆軟細膩。明天給甘肅老鄉送過去。

不管走到哪兒,能有幾個相伴的朋友也是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