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就這麽快過去了
文章來源: 無法弄2021-08-04 15:06:30

小子從6月中開始就放假了,天天家待著玩遊戲,真成坐家了。我伺候倆在家的真煩,可也不敢說啥,說啥都得傷著倆玻璃心。

那天我問他爸爸:“現在還抑鬱嗎?”他說:“疫情這樣能不抑鬱嗎?對你來說沒什麽變化,對我來說變化大了。” 我一聽覺得得點撥他了,“怎麽對我就沒變化啊?你們倆個都在家,我都得伺候,我一天到晚忙得連歇會兒的時間都得瞧時候。但我們應該有這個能力去適應變化,變化老有” 他不說話了。我後麵的話省了,怕刺激他,那麽大的人了,一點壓力都承擔不了,我們又不是待在真空裏。

小子每天玩遊戲,一說他,他就說:“我放假呢,幹嘛老讓我看書?” 他人都玩傻了,一起床就玩,就跟我們早上出去遛一會兒,回來就玩直到淩晨。我規定他每天必須看些英文書,彈琴、吹長笛,時間自己調節。他每次都把彈琴和吹長笛的時間推到最後沒法推了,快晚上8點才磨磨蹭蹭開始,就彈一個曲子,吹一段音樂,連1分鍾都不到。

他的臉色越來越灰暗、蒼白,眼睛充滿血絲,一看就是休息不好。我心裏著急,想讓他出去走走,每次都被拒絕了。一天在學校網上看到找義工,教師節給教師包禮物,我馬上給他報了名。回頭遭到他砰然反擊,“你為什麽不跟我商量就報名?我不去!” 他激動地衝我嚷。一開始我就知道他會這樣,可他那天不在家,我來不及等他,我隻好央求他:“媽媽也是為了你好,你的同學都去工作了,你沒一點工作經驗,趁還有幾個星期假期,去見見世麵,體驗一下工作,和人交流一下,也讓你的電腦休息一下。” 他看我軟了,也不忍心讓我難受,他爸爸也在一旁敲鑼邊兒,鼓勵他做義工,最後他答應了,每星期去一天。

出去就比在家待著強。我們這國家規定,16歲以上可以打工了,但隻限PR和公民,我們外國人隻能做義工。他的同學有的去麥當勞打工,有的給人家做鍾點工,記個賬什麽的,也有的到農場做義工。總之他們該接觸社會了,得有意識讓自己和社會同步。

為了不讓他煩,我一直在跟義工聯係人交換信息,了解工作和作息時間,又查好了地圖,把所有信息寫在一張A4紙上,交給他。提醒他注意事項,衛生、安全,飲食,觀察環境,了解同伴,要和人交流,了解不同人的生活。星期三一早他就出發了。

他爸爸要去單位。本來這是我輕鬆的一天,可他倆昨天去商店換的褲子還是沒換對,我正好趁這天沒事去給小孩換褲子去。

學校規定從12年級開始,學生不用穿校服,但必須穿smart formal。小子跟我說:“我想和爸爸一樣,穿質量好的衣服。”,“那當然,隻要你學習好,啥不給你買?” 我可是喜歡他這個要求。你養成了講究的習慣,就得努力賺錢,不然去麥當勞打工是不用穿西裝打領帶的。

那天我帶著他去M&S 買衣服,我們倆也不熟悉買衣服的程序。平時都知道自己的號,拿了就走,可小孩是第一次買正式的襯衫西褲,還不知道啥號呢。我就拿一件給他比劃,看差不多了,讓他去試一下。他自己在試衣間穿了一下,覺得合適,就脫了,出來了。我說你得穿上讓我看看,我才能確定你的號。旁邊一個工作人員說:“如果是給學生買,那邊有給他們的,還便宜呢。” 我一看還真便宜一半,就買了兩條。又一個工作人員說:“他這麽瘦,襯衫要買slime的,不能買regular 的。” 我這才發現,裏麵有這麽多說法。最後買了兩條褲子,5件襯衫,一條腰帶。

回到家給他爸爸展示,發現褲子太厚,我們這那麽熱,穿這麽熱的衣服得難受死,得去換了薄的wool like。腰帶太長了,我說可以砸眼,他爸爸說不行,是腰帶太長了。他們倆打算第二天去換。

第二天,他倆滿載而歸,換了褲子和腰帶,買了一堆好吃的。我讓小孩試一下褲子,結果發現一條褲子特肥,一條超短。小孩說沒事,他懶得去換。我堅持要去換,我不能想象他穿得勒哩勒嗦地和一群講究的孩子站一起。

這天我又去了M&S,在工作人員耐心的指導下,終於感覺出小孩的尺寸,小孩不在身邊,我隻能拿已有的褲子,讓人家找個再長一點的,另一個再瘦一點的。最後隻找到一條合適的,工作人員馬上幫我聯係了另一個店有貨,幫我要了,存好,讓我去取。我又頂著大太陽,到一裏以外的一個店取了貨。

晚上我和他爸爸等小孩做完義工回來吃飯。小孩上了公共汽車就一直跟他爸爸WhatsApp, 一會兒坐車坐錯方向了,一會兒坐了特快汽車,我們這邊不停車,一下子把他帶到他不熟悉的地方,過了一個多小時才到家。

回到家他就嚷,再也不去那個地方了,工作特沒勁,幾個義工,一個13歲的,幾個隻會說廣東話的老頭,跟他們說普通話,他們聽不懂。

“那你也體驗了一個人怎麽坐公交車,以後坐車就不會輕易再犯錯啊。” 我覺得他一個人出去工作,對他的成長還是有益的。下星期不去就算了,我們還有其他事情要做。

這回試了新褲子,很合適,合體了穿著也精神,又變成了帥小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