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的思念
文章來源: 小燕子282008-08-19 13:34:01




當時鍾敲過零點,
心也隨之加速了跳動,
2006年8 19 日,
令人難忘且傷痛的日子,
最親愛的最慈祥的爸爸
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爸爸啊您一生善良,
處處寧可委屈自己 ,
也要嗬護好親人子女;
爸爸啊您一生純樸,
敬業盡心忠於責守,
救死扶傷拯救過無數個生命;
爸爸啊您一生平凡,
沒有驚天動地的偉業,
卻有成千上萬的人銘記您的美名恩德,
人們永遠記得:葉醫生,
爸爸啊您一生偉大,
搏擊人生熱愛生活,
創建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大家庭......


最難忘記是“文革”期間,
您和媽媽都受到了衝擊,
媽媽隔離審查關進牛棚,
您是又當爹又當媽呀,
那時的您也剛剛四十多歲。
冬天,您早早起來為兒女們做飯還要生一盆火,
把每個孩子的衣、褲、鞋、襪都烤得暖暖和和,
晚上臨睡前您總是用鹽水瓶為我們暖好被窩,
夏天,您幫我們幾個小的洗完澡還要洗衣服,
趕蚊子、掖帳子直到兒女們都熟睡後您方休息。


孩子們個個都在成長期,
沒有油水的粗茶淡飯難以飽腹,
您常買回幾兩麵果子,
分成六份 獨沒有您自己的,
當我們都在津津有味地分享時,
您卻獨自坐在角落裏露出會心的笑容.....
 


還記得那年的除夕,
兄妹六人饑寒交迫,
剛從 學習班 回來的您,
用布包帶回了幾個大饅頭。
不太懂事的我們爭著搶著,
全然不顧從寒風中勿勿歸來的您
滿腹心事,一身疲憊 ……
您不僅承受著挨批鬥的巨大精神壓力,
還要擔負著撫養我們六個子女的重任。


記得那時居住在二十八連的草棚,
枯燥的日子穿不好吃不飽,
您卻給每個孩子都買了一支竹笛,
這在當時就我們家庭的生活條件而言,
爸爸您是多麽地“奢侈”,
可您為了讓我們活得快樂些,
也為了培養我們的藝術細胞,
花去好幾天的生活費啊,
從那天起歡快的笛聲在茅屋此起彼伏。
 

還記得大姐要去參加運動會,
您去囑咐校長關照並送行,
還記得大哥要參加工作北上,
您親自打點行裝默默相送,
慈祥的目光裏兒女知道您的千言萬語,
有希望也有自豪。
還記得二姐要上高中,
您和媽媽委屈地去乞求校長,
還記得二哥要當兵  ,
你以老軍人的氣概 ,
贏得部隊首長的支持 ,
幼小的我胳膊摔斷了,
手術台上您親自主刀,
還記得最小的妹妹寶寶,
是您每天給她穿衣、洗臉、梳頭.
爸爸您給予我們子女的一切 ,
象母愛一樣從不圖任何的回報。


生活對您有許多不公的地方,
三反五反 的冤假錯案,
使您背了二十多年的“黑鍋”,
“文化大革命 的瘋狂衝擊,
批判遊鬥還有鋪天蓋地的大字報,
您卻寬容大度樂觀的去麵對。


故鄉的山水啊,
您孕育了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男兒,
軍隊的熔爐啊 ,
您培養了一個堅強而又優秀的戰士,
葉家的子孫後代啊,
你們擁有一個善良而又慈祥的長輩。


移居美國,
身居他鄉20年,
心係故土,
您常說:
美國很富有,
我很喜歡,
但我更愛祖國.


爸爸 欣
慰的是,
您培養的子女個個成才,
葉門生輝,都為您光宗耀祖。
您引以為豪的兩個 狀元 四個 穆桂英
把您的接力棒傳承到下一代。
爸爸  自豪的是,
您創建的大家庭,
人丁興旺,現已子孫滿堂。
您可告慰葉家的列祖列宗,
您可風風光光的衣錦還鄉。
 

爸爸您走了,
走得這樣匆忙,
多想再聆聽您的教誨,
那怕是教訓口吻的隻言片語,
多想再為您點上一支煙,
那怕隻抽上一口半口,
多想再陪您同去 麥當勞 ’,
那怕隻吃一根薯條,
多想再和您一起散散步,
那怕隻在家門前轉轉,
多想再讓您聽聽音樂,
那怕隻聽韋唯、董文華的,
多想再與您交談交談,
那怕隻是坐坐看著您
.....


爸爸您
音容猶在,笑貌猶存,
仿佛剛剛還和您在家後院種花 ,
仿佛剛剛還和您談家鄉談往事,
好像明天又要陪您一起去釣魚,
好像明天又要帶你一起去逗風......



爸爸您沒有走,
您永遠和我們在一起。
爸爸您不會走,
您永遠活在我們的心頭。






女兒燕燕 於爸爸忌日

( 資料哥哥姐姐們提供)